马疏及“日损益斋”诗文研究

日期:2009.05.01 点击数:126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忠禄 

【中文关键词】 马疏 农事诗 唱和诗 陇右地域文化 陇右文学精神 日损益斋古文 陇右文学 日损益斋古今体诗 题画诗

【英文题名】A Study of Ma shu's Poem and Prose

【中文摘要】本文共分四章。绪论部分,结合陇右地域文化,对陇右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陇右曾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作家和著名作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相较于其突出贡献而言,学界对陇右文学的关注是十分不够的,尤其对唐以后作家、作品的研究更其如此。我们应从陇右文学的实际出发,对其应有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陇右地域文化与陇右文学的发展紧密联系。陇右文化,是在西北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像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和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牧业等,都属于地理环境。陇右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形成这种文化的基础。同时它也塑造了陇右特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充满生气,不拘一格和刚毅豪放等。与此同时,农牧文化的劣性在陇右文化中也体现得很充分,如循规、念旧、保守、容易满足等。 陇右文学是陇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陇右古籍十分丰富,张维《陇右著作录》著录甘肃文献约1575种,其中清人著作占近一半。《宣统甘肃新通志》的《艺文类》,收录陇右文献798种。甘肃省图书馆现有藏书270万册,其中古籍10778种,385115册,尚有1900余种,21万册正在遴选分编。如此浩瀚的古籍中有相当一部分与陇右、西北或甘肃有关,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就作家、作品来说,可以说陇右群星灿烂、名作荟萃。《诗经》中歌咏西北的篇什,以及王符、赵壹、秦嘉、徐淑、阴铿、李益、李朝威、李梦阳等,都是闻名全国的陇右作家。就作品形式、体裁而言,陇右边塞诗、传奇小说、敦煌变文、陇右歌谣、花儿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特色独具,无可替代。可见,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陇右作家及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清代陇右著名作家马疏,诗文作品颇丰,艺术水平很高,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点,得到时人和后来许多人的好评,但学界对他的关注不够,仅有的一点研究,远不能反映这位作家的创作及贡献。 从第一章开始,论文进入对马疏的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马疏的家世、生平事迹及交游。马疏(1789-1853),字经帏,号南园,巩昌府安定县(今定西市安定区)人。《甘肃通志》有传。马疏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考中进士,入词垣,成为翰林。散馆后,铨授江西龙南县,因父亲请求改任近县,即改铨陕西府谷知县。此后,历任洛南、富平、咸宁等县知县。在陕西府谷、洛南两县,他的治绩突出。他勤于公事,在府谷期间,办理了许多多年未结之案件。因此,这里的老百姓都称之曰“马青天”。道光十一年十月(1831)题调咸宁后,任事一月有余,丁父忧去职。从此遂誓墓不出。后半生在家乡过着躬耕、授徒的生活,是清代陇右著名作家,在当时颇有影响。 马疏归田后生活俭朴,务农之余,还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了许多工作。其学生如王笠天、翰林院编修王作枢等,都是陇右著名人物。同时,他在家乡还办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比如,曾主持捐修了许铁堂祠。自丁忧归来后的整个后半生,马疏一直在家乡生活,在劳动之余,常与乡绅、乡贤及好友饮酒赏月、诗词唱和。卒于咸丰三年正月十七日(1853年2月24日),享年六十五岁。 据《陇右著作录》载,马疏的著作有《日损益斋古文》八卷,《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十八卷,《日损益斋试帖》四卷,时文一卷,《花萼唱和集》一卷。其古文有121篇,主要是代人写的家传、寿序、碑记、祭文等。诗歌1328首,《花萼唱和集》为马考、马疏同著,其中收马疏诗作58首。 本章还对马疏的家世、谱系作了考论。其祖先从河北迁至陕西兴平,后由兴平移到甘肃安定。并对其交游情况进行了考述。马疏的交游,根据其生平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中进士之前之师友,如张澍、陆平泉等。第二类,回乡以后之乡友,如李竹坞、苏检斋、安半霞、王杏村等。马疏后半生退隐家乡,于耕种讲学之余,常常与他们诗酒往来,或赏菊、或宴集、或游玩,甚得其乐。第三类,其他。主要指当时定西的地方官员,如王铁山,周古愚等。因资料的缺乏,这些人的情况主要从马疏的诗文考知。 第二章,介绍马疏诗文集的成书及版本,并对其创作分类作了研究。重点研究《日损益斋古今体诗》和《日损益斋古文》。文章从农事诗、题画诗、赠答诗等三个方面,对其诗歌内容及特色进行论述。马疏的农事诗,来自于他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和躬耕田亩的生活实践,诗歌中所描绘的一幅幅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画面,朴素清新。马疏农事诗为当时诗坛带来不少清新气息,与满纸考据、义理的清诗迥然不同。作为清代陇右著名诗人,马疏的赠答诗亦不容忽视。他继承了前代诗人优秀赠答诗传统,抒写真情,使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马疏题画诗数量较多,内容亦颇为丰富。虽然它取材多是人物、山水、走禽、竹菊等,直接触及社会的风俗画很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几乎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化了的人物、山水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而且还从这些灿烂夺目的折光中,看到社会风俗之一斑,从中给人以可贵的思想启迪和高尚情操的熏陶。第三节对他的散文成就作了概括。马疏散文以应用文为主,其中寿序、墓志铭、祭文等占了大多数,但不乏可读之作。他学习《左传》《史记》和唐宋古文家的优秀篇章,创作出具有一定特点的散文作品。 第三章,对他的文学观作了详尽的阐述。马疏的文学观颇值得关注,其理论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文学创作应有“风骨”、“风雅”。二、文学创作应抒写“性情”。三、文学创作当求创新。他既是清代甘肃很有影响的作家,又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理论家,他的“风骨”、“风雅”主张,提倡抒写性情和创新理念,不仅指导了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其作品达到了“醇乎其醇”的艺术高度,而且直接体现了有清一代作家的文学思想,应当受到学界的重视。 马疏的诗文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这种意蕴包括:一、反映陇右历史,尤其是他的家乡陇中地区的历史。二、文化价值。在他的有些诗文中,保存了秦陇地区的一些珍贵史料,对现在修地方志很有用处。《定西县志》中的许多人物传,都来自于他的《日损益斋古文》。三、民风、民俗方面的价值。陇右地处内陆,以农为主,这里民风朴素,人情厚道。从马疏诗文,可以看出陇右人的思想和精神。以上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通过对马疏创作的详细研究,得出许多具有地区性特点的启示。第四章,从对马疏这个个案研究引申到对陇右文学的宏观把握。马疏的文学具有突出的地域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他的文学同时也体现了清代陇右文学的创作现状和陇右文学精神。通过他的创作情况,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清代陇右作家创作的一般性。 清代陇右,不仅诗歌、散文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而且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亦有一定的尝试。一些作家透过封建盛世,写出了暴露社会现实,反映人民苦难的作品。当然,此时的陇右文学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作家反映个人思想及生活的作品较多,有的作家传统思想占主要地位,甚至具有迂腐的忠君思想。而反映新的时代气息的作品较少(如民族压迫、商业及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等)。陇右清代文学的现状,大体有如下特点: 其一,文学体裁单一,但诗歌成就突出。清代中叶,社会进入全面繁盛时期。这时候,统治者对表现盛世气象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儒家注重诗歌政教作用的传统得到统治者的进一步提倡。[1]所以,相较于其他样式的作品而言,诗歌创作更多。陇右作家也如此。 其二,继承传统多,创新少。政治、思想上的种种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作家们的创作。所以,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上,较少创新,“继承多而创新少”。陇右因地处内陆,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其三,描绘陇右山河风貌的多,关注社会现实的少。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满清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文化专制政策,不少文人脱离现实,埋首于考据之学,文坛上多是粉饰现实的作品。陇右作家也不例外。虽然,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但其深度、广度都显欠缺。可他们对陇右山川景物的描写则相当多。尽管如此,但清代陇右文学的走向衰微,则是不争的事实。 第三节,论述了陇右文学精神。陇右文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世风真淳。“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悲叹反映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和对精神家园的选择。作家们对现实世界无能为力,就在文学作品里构筑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进行抗争。2、关心民生疾苦。中国古典诗歌极多的一个题材,就是反映民生活疾苦。他们有的是作为受疾苦人群的一部分、当事人来反映的;也有些诗人秉承诗骚传统和儒家思想,有意识地创作。3、克俭于家的优秀品质。陇右自然条件艰苦,人民生活困难。他们只有辛勤劳动,克俭于家,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下去。陇右人刚强、劲悍、纯朴、诚实,但同时又安贫乐道,易于满足。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双重合力的结果,但主要得力于陇右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含孕化育。[1]4、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每一个实践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性,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奋发图强的精神。5、尚武精神。陇右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自古战争多发,人们有习武的习惯。 最后是附录部分。将马疏年谱、有关马疏的研究资料和“日损益斋”诗的校点附于文后,以便同仁作进一步研究之用。

【专业名称】无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09

【导师姓名】郝润华

【合作导师姓名】无

【英文摘要】无

【英文关键词】 Longyou literature; Mashu; poems for paintings; Poems for singing and versifying(赠答 诗);Poems and prose of Risunyizhai; poems of farming; making friends; writers in Qing dynasty; cultural exchange;

【语种】无

【基金】无

【UDC】无

【中图分类号】无

【正文总页码】207

【学科】无

【研究方向】无

【全文挂接】 全文阅读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