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及其对我国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启示

日期:2009.12.01 点击数:1224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裴夕 

【中文关键词】 现代家庭伦理 启示 儒家家庭伦理 建设

【英文题名】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family ethics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family ethics Inspiration

【中文摘要】家庭伦理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出现了一些新的走向和趋势,这些新情况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对这些冲击,进而处理好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邻里关系,建立和谐、美好、幸福的家庭已成为学术界需要解决的紧要问题。本文从动态的视角,在考察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兴盛、式微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当代家庭伦理问题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探讨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恒常价值,找出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结合点,思考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途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界定了“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所谓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人伦关系;伦理涉及“伦”与“理”即人伦关系与关系之理两个方面;家庭伦理是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家庭伦理的功能主要是对于未成年人的情感、道德想象力、理智能力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章描述了中国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兴衰。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本文认为传统家庭伦理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封闭的地理环境;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群体本位的价值导向是传统家庭伦理赖以生存的土壤。这种家庭伦理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它是以家庭为本位,以父子人伦为主轴,以孝为核心的宗法人伦。其主要内容是“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这种家庭伦理的教化,是中国社会保持稳固的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 然而历史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传统发展轨道被打破,开始被纳入到现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之中。中华民族为抵御外辱,挽救民族危机,回应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踏上了艰难的现代化路程。传统家庭伦理文化也被裹挟着进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受到西方思想的猛烈冲击,进入式微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分为二个阶段:近代社会阶段(从鸦片战争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文革”结束),本文对这一时期家庭伦理特点作了整体性把握,分析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衰落的原因。 第四章分析了现代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中国人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而对传统的家庭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家庭伦理的主流形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而生的一方面是大量的家庭伦理问题的出现,如婚外恋、非婚生子、单亲家庭、婚外性关系日渐增多,离婚率居高不下,甚至重婚纳妾等违法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家庭代际关系失衡,重幼轻老,“孝道”错乱,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兄弟之间由于利益分配、相互竞争、赡养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拔刀相向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对家庭生活秩序进行有效调节的功能愈发式微,家庭生活的失序又严重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本文在对现在家庭生活的变化机理、家庭伦理的失范状况以及伦理控制机制的弱化等问题进行反思,分析问题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促使家庭由封闭走向开放,家庭观念淡化。而人际关系网络急剧增大,相应地淡化了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家庭结构逐渐松散。个人独立意识加强,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家庭关系呈现出民主平等化的趋势,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家庭成员过于强调自己的利益,导致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乏。社会上,首先是社会政策方面,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不健全,极大的增加了养老的负担。其次是父子人伦规范的变化,家庭伦理轴心由父子转向夫妻;家庭伦理重心由长者转向幼者。文化上,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既不同于自然经济时期的小农社会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社会,又尚未进入“现代化社会”,而是一种“过渡型社会”,它决定了现代中国文化的“过渡性”特征。兼有新旧两种社会文化类型的因素,形成一种二元化的文化结构。它表现为:家庭道德评价的失范性;家庭伦理道德选择的矛盾性;家庭道德的调控机制弱化。 第五章探讨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思想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的有机融合。本文在现代的视角中重新审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从“原源之辨”揭示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离不开对传统儒家家庭伦理的继承,而作为现代家庭伦理之“源”的传统,则必须经过现实之“原”的筛选、检验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分析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成员间的责任义务的现实意义;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强调“和谐”,对于消除当今家庭中的紧张状态的价值;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中的慈、孝、贞、敬、悌等规范,对今天的家庭伦理建设的启迪意义。并且在探讨传统儒家家庭伦理恒常价值的基础上,找出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伦理思想的结合点,把传统儒家家庭伦理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进行有机融合,揭示“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悌”对于现代家庭伦理建设,维护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文章最后,确定了现代家庭伦理的定位:首先应该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人格和个性;其次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双向性;再次是注重感情性和自律性。在现代家庭伦理规范的建设上应该遵循:第一确立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和准则;第二正确处理新旧家庭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保持家庭伦理的相对独立性。 在研究方法上,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了解当前中国家庭问题现状。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角度和进行评判性分析上,研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以挖掘其现代价值。二通过多元分析法。本文力求把社会学的综合分析,哲学的理性思辨,伦理学的规范概括有机结合起来,并以西方社会家庭伦理的演变为参照、合理因素为借鉴,建设适合现代家庭发展的家庭伦理。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本研究的总方法论,贯穿于本文的每个部分。 本文转换视角,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通过综合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社会学的问题意识及研究方法,以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进行历史与现实的整合,提炼传统家庭伦理的普适性内容,同时以西方家庭伦理的演变特点和规律为参照进行合理的借鉴。把现实分析和哲学思辨相结合,从当代家庭伦理问题意识出发,以传统家庭伦理为背景和依托,对传统家庭伦理的缺失和当代家庭伦理问题频出进行反思和梳理。力求使本文既有伦理学的理论深度,哲学的思辨精神,又有社会学的问题意识。

【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10

【导师姓名】谭亚莉

【合作导师姓名】无

【英文摘要】无

【英文关键词】Traditional Confucian family ethics, Modern family ethics, Construction, Inspiration

【语种】无

【基金】无

【UDC】无

【中图分类号】无

【正文总页码】70

【学科】无

【研究方向】无

【全文挂接】 全文阅读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