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拉石磨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震后重建中村落生产—生活空间的整治模式研究
作者: 王懿娜  日期:2010-06-01 来源 :天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震后重建 村落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防灾减灾 
描述: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据统计,中国因各类自然灾害的死亡人口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4%,而我国80-90%的地震发生在农村地区。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基础建设差、抗灾能力低等因素,致使地震的侵袭给农村带来及其严重的危害。为了在震后快速有效地进行农村地区震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震后农村地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同时提升震后村落的防灾能力,就需要在震后重建中对村落重建进行相关研究。 论文首先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对国内外发生地震情况的认知以及震后重建工作的学习,吸取国内外震后重建的宝贵经验教训。论文主要分三部分对村落生产-生活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生产”发展、“生活”保障、“生命”安全。 首先从“生产发展”入手,亦即是村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对村落震前震后的人口、就业情况、收入、用地等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震后工作给农村地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游客和知名度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预测震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同时也会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村落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其次是“生活保障”,主要是指村落的空间布局。从村落的整体结构开始,一直研究到住宅区的布置形式以及商业的布置形式,再细化到建筑的组合形式乃至建筑的单体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影响规划设计的各种因素(其中不乏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分析,再综合得出各层面设计的规划建议。同时结合考虑村落的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以及绿化开敞空间规划,得出一个总的规划建议。 第三是“生命安全”,即村落的防灾减灾规划。结合农村地区的特色以及村落空间布局的特性,为村落重建中防灾减灾规划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包括硬件上的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和意识上的提升。同时这些规划措施也会反过来对村落空间产生一定的指导和影响,会反馈在村落空间布局上,甚至对产业的发展也会提出一定的要求。 最后,在对村落空间模式研究进行理论分析后,将以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结合实际工程阐述理论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希望通过对灾后重建村落空间的模式研究,为防震减灾以及震后重建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也增强人们对防震减灾的认识,从防震减灾中吸取经验教训,提升村落乃至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为抵御未知的自然灾害做好理论及实践的准备。
迎春灯会·黄河水车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论生产实践对生活方式的规约性影响
作者: 李奴英  日期:2009-06-01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规约性 生活方式 影响 生产实践 
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而作为回答人们“怎样生活”和“生活怎样”的生活方式,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实表现。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的框架中,研究了生产实践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而最后指出了生活方式的提升途径。 本文共分三大章。第一章,“生活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实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影响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生产方式。基于这一理论,本章第一节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出了作为生产力发展主要形式的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由于作为人存在形式的生活方式必定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反映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同样表现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状况,这也正是第二节所论证的内容。 第二章,“生产实践是生活方式变化的基础”。我们认为,生活方式的核心要素包括生活主体、生活资料和生活时间、空间。其中,生活主体在生活方式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定阶段的生活资料及其利用形式构成了一定阶段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构成以及对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的利用形式反映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鉴于这些构成要素在生活方式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论证生产实践对这些核心要素的影响,正是由于生产实践对这些核心要素的规约作用,才使生活方式最终发生变化。 第三章,“全面发展生产实践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保障”。基于生产实践决定生活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生活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作用,这部分论证了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保障条件。其中,加快科技的发展是生产实践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生活方式最关键的部分。但是,作为人的存在形式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必须在合理制度的保障下才能有效进行,因此,合理的制度建设是生活方式途径提升的制度保障;生产实践和生活方式的主体是人,生活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价值指引下,在生产实践活动提供的客观基础上所做出的能动选择,这就要求用先进的文化重塑人,以便更好地指导人们选择与其精神文化需求相符合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西部农业劳动力结构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 赵磊  张雅丽    日期:2016-12-05 来源 :北方园艺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影响 农业生产 农业劳动力 
描述:
裕固族生活方式变迁的研究
作者: 王莉丹  日期:2009-04-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变迁 裕固族 生产与生活方式 
描述:本文是笔者在三次深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双海子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完成的。本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农牧民视角对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变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原来从事牧业的裕固族,在转换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后所产生的生活方式的变迁,并试图从中探索变迁规律。 本文首先概述了调查点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自然和人文背景。其次详细论述了在移民搬迁之后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引起的生活方式上的种种变化。本研究主要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裕固族牧民在搬迁后生活方式的变迁,其中包括移民搬迁后牧民日常生活、子女教育、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种种变化。最后,通过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笔者的一些浅见和思考,以期对我国人口较少的裕固族的发展有所裨益。
甘南牧人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
作者: 顾月琴  日期:2009-04-01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识字 职业教育 社会变迁 杂字 明清 教材 
描述: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思想古已有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教育一般是贵族的特权,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与文化底蕴。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后,学优则仕便成为普遍法则,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更成为士子读书进仕的法定教科书。他们希冀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封建社会的主流阶层,因此往往追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英文化,重人文政务而轻自然科学及技能技艺的学习,导致中国古代农工商等实科教育不发达。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辟土殖谷的农民,作巧成器的百工,通财鬻货的商人,为应对写信记账等生活需求,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愿望与可能。而科举竞争的激烈,产生了大量的落第文人,这些受过精英教育的落榜者由雅入俗,与市井中人同流,冲破儒家思想约束,编写了大量的杂字教材。这类杂字是我国古代流传在民间与“三百千”并行的识字教材,一般句式短小,语言通俗浅显,内容简单实用。与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鄙视工商的思想不同,杂字较少引证古代圣贤言论,除介绍人情世故及自然科学外,还大胆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商业经验、百工技艺等实科内容,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及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百科全书,促进了中国古代民间教育的发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杂字成书从体例到内容都是对汉代以来“经学”传统的背叛,元代政府甚至明令限制乡塾使用“杂字”教学,似可作为历代统治者对其抱有偏见的旁证。但由于杂字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迎合百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观念,因此明清时期杂字种类增多,内容也日益丰富,它的读者不限年龄,不拘身份,成为当时中下层百姓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发展到明清时期,杂字已逐渐突破识字教材的功能,成为对底层百姓进行知识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实用教材。由此,儒家精英教育与杂字大众教育相结合,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中国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使中国传统文化以无所不在的力量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及教育的普及。杂字非但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而且还被少数民族学习采纳,出现了少数民族杂字。杂字甚至还跨洋越海,远播台湾、日本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中国民间俗文化的一部分,杂字在中国教育史及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其功不可没! 本论文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追溯杂字从古至今的历史轨迹,力求透析商品经济发展下,明清杂字盛行原因及其特点,并寻求杂字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张力,以期为当今中国的教材改革、扫盲教育及农村教育提供借鉴作用。全文包括正文和结语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五章: 第一章:分别论述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 第二章:主要追溯了杂字的历史轨迹。杂字作为书名起源较早,远在汉魏时代已有所见,《隋书·经籍志》就著录多种杂字,但这批早期杂字多已亡佚。宋以后识字课本丰富多样,杂字也成为当时百姓子弟农闲时接受教育的常用教材。明清时期杂字获得长足发展,其种类渐趋繁多,内容也日益丰富。民国期间新学兴起但依然有百姓使用杂字教学,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为配合扫盲教育全国各地也编写了多种杂字教材。 第三章:讨论明清时期杂字在民间盛行的原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乡生活的变迁,人们日常经济生活需要一定的读写能力。价值观念的转变,科举竞争的加剧,“弃儒经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市民阶层的壮大,激发了市民阶层主体本身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他们对通俗娱乐的需求,包括对读物的需求日渐明显。北宋以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为杂字的刊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明清时期私塾教育极大发展,杂字也被大量用作补充教材。因此明清时期杂字种类渐趋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四章:系统分析杂字与其他蒙学教材相比的不同特点。传统蒙学教材注重灌输儒家伦理道德,尤其是两宋后受理学思想影响,许多蒙学教材更多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杂字教法灵活,内容多为日常事物名称及农工商等实科知识,贴近百姓实际生活,多用方言口语,通俗易懂,有的还蕴含敦亲睦族、勤俭节约、惜时上进、反对迷信等思想教化,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大大便利和丰富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我国古代民间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研究了杂字在国内外的流播情况,包括中原西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及台湾、日本等地的杂字,介绍了与杂字类似的明清商业书,分析了杂字与传统识字教材“三百千”的异同。民国期间新式学堂普遍建立但杂字依然为百姓所接受,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为配合农村扫盲教育,全国编写了各类杂字教材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都体现出杂字对后世教育的深远影响。 该论文结语部分指出杂字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它不仅是民间识字课本,更是对底层百姓进行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用教材。杂字与儒家经典命运迥异,虽然没有受到封建统治者应有的重视,但对普及我国大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民国时期包括建国后的农村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收割小麦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小麦玉米间作带田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