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唐代的屯田与营田
作者: 翟麦玲  谢丽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农史 关键词: 唐代 屯田 营田 
描述:屯田与营田在唐代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经营人员、设置目的、设置地点、经营方式、以及转化为民田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组织管理系统方面则是不同的。长期以来,二者之所以常被混淆,一方面是由于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营田使职责也具有双面性;另一方面,史书记载有些地方比较模糊,而且自宋代起人们对二者已经不甚加区分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献以及敦煌文书中有关屯田与营田的材料,辨析唐代屯田与营田的异同,对未引起研究界重视的二者的区别以及容易混淆的原因,逐一进行辨析。
赵充国屯田及其收效
作者: 陈汉平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关键词: 赵充国 羌人 百官公卿 大司农 湟中 乡亭 屯田制度 罕羌 清文献通考 弛刑 
描述:本文对西汉赵充国在湟中屯田的史实进行了研究和考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对此次屯田作了新的评价。作者认为,赵充国屯田湟中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不尽为得谷而设,屯田的内容多非耕种,屯田也并未获得谷物,屯田所取得的胜利,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胜利。
试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原因
作者: 王红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阴山学刊 关键词: 封闭性 古代 小农经济 
描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愚民政策及屯田、均田、编户制度,农民明哲保身的封闭意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作用和影响,这些都是形成小农经济封闭性的重要因素。但究其根源,则为土地私有制。
论“徙民实边”不是屯田
作者: 刘光华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兰州大学学报 关键词: 将吏 民屯 商屯 内郡 屯田制度 有秩 元狩 西汉前期 编户 汉王朝 
描述:我国古代存在过屯田制度。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关于西汉屯田,海内外大多数学者主张有军屯、民屯两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西汉屯田乃指军屯,没有什么民屯,存在着分歧意见。主张西汉有“民屯”的学者很多,其主要依据就是“徒民实边”。例如,“文帝时,晁错首先建议屯田。他主张移民实边,一面当兵,一面屯田”:到汉武帝时,“与军屯并行,民屯也大规模进行。……竟有一次达七十万人之多者,可谓‘盛矣’。”近年
米兰古代水利工程与屯田建设
作者: 饶瑞符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新疆地理 关键词: 兵团农二师 新疆地理 古代丝绸之路 南道 专业工作者 勘察设计 九六 内部刊物 中西文化交流 古城遗址 
描述:前言米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现在保存的古城遗址是唐代的建筑。历史上米兰对中西文化交流,经济发展超过桥梁作用,今天仍是南疆通往青海的要道,未来的青新铁路将通过这里。为了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于一九六四年开始对米兰绿洲行进勘查和规划设计,从此一个新型的国营农场在这里诞生了。笔者同农二师勘察设计队的同志们一起,在勘察工作中发现了米兰古代水利工程遗址。一九六五年十一月撰写了本文的初稿。一九八一年《巴州科技》(内部刊物)第一期发表了修改稿。这次根据《新疆地理》编辑部的意见,删去了米兰史略部分。由于本人非考古专业工作者,文中缺点错误望识者指正。
炎姜、姬周两后稷的时代及其代兴考
作者: 王晖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神农氏 后稷弃 后稷柱 甥舅关系 周族 
描述:古文献中有两个不同的稷神:一个是炎姜部落烈山氏后稷柱,另一个才是姬周先祖后稷弃,二者之间为甥舅关系。炎姜部落活动的区域在陕西中部、甘肃青海的东部地区,这一地区在仰韶文化时期有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大地湾等遗址,作为粟黍类农作物正适合在这片土壤条件优越而环境条件良好的区域中生长,在这个新石器时期的大暖期,农业生产率先在黄土高原发展起来,并被称之为"神农氏"。从古史传说的炎帝到虞舜时代,炎姜部落世世代代担任农官"后稷",并以炎帝烈山氏后裔柱作为农神来祭祀。不便"弃稷不务",并窜于戎狄之间,以至于周先祖失其代数。夏后期"弃稷不务"的原因,是夏代气候恶化造成的。到夏代末年,先周公刘至古公的农业再次兴盛,...
浅析中国古代的屯田戍边
作者: 范永贤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军事经济研究 关键词: 开国皇帝朱元璋 赵充国 民屯 屯田戍边 则耕 兵农合一 《明实录》 秦皇汉武 九郡 开荒种地 
描述:所谓屯田,就是开荒种地,分为军屯、民屯。本文主要分析军屯。据现有资料看,我国古代的屯田始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了。西汉的大政治家晁错,第一个提出了“徏民实边”“屯田自给”,主张从内地移民边塞安家落户,屯田种地,建造城池,防止异族入侵。西汉名将赵充国,则是我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当时,他统率骑兵四万,屯驻五原、云中等西北九郡,所耗物资甚巨,每月需用粮199630
河湟“花儿”里的岁时节日风俗
作者: 张永鹤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土族 关键词: 赵充国 拔延山 河湟 农事节日 龙抬头 岁时节日 乐都 赵宽 化隆 八月十五 
描述:河湟地区是青海东部黄河、湟水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西宁地区一市两县和海东地区六县。1942年在乐都县老鸦城出土的汉《三老赵宽之碑》,说明至少在两汉时,河湟地区就已成为中央封建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三老碑》和史载的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说明汉族人在两汉时就已大量进入这个地区。公元609年,隋炀帝在拔延山(今乐都、化隆一带)的围猎活动,打击了同时期的吐谷浑
河州屯田
作者: 马志勇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档案 关键词: 赵充国 历代王朝 管屯 中央政权 屯寨 前凉 蕃弓箭手 青海省东南部 先零羌 巧立名色 
描述:临夏古称河州,以黄河而得名。不过古代的河州,辖区比现在大很多,譬如前凉时期的河州,辖境包括今甘肃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在这么一大块边境土地上屯田,当是中央政权的一种既定国策。所以,河州屯田自汉朝至民国,断断续续,延续了近2000年。关于这块地域的屯田,学界很少注意,有必要仔细研究。河州屯田分"军屯"和"民屯",是历代王朝解决边远地区驻军给养的一项措施。今临夏地区的屯田主要是军屯,始自汉,盛于唐,衰于清,罢于民国。
汉代西北民屯结构辨析
作者: 李古寅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民屯 朔方郡 浑邪 内郡 张掖郡 居延汉简 批评指正 匈奴人 元狩 属国都尉 
描述:汉代西北屯田包括军屯和民屯二者。现在中外学者对军屯研究比较深入,而民屯则有不少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钻研。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在各级田官管理之下的屯民(徙民)是国家的佃客,租率为百分之五十左右。这种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细究起来似很有商榷的必要。下面我们初步进行一些探索,敬希史学界同志们批评指正。首先,汉代西北民屯(徙民)究竟由什么机构管理?是田官体系,还是郡县体系?我们认为是后者。欲说明此一问题,需从汉代徙民的原始谈起。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早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