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
作者: 雷婷  日期:2010-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陕西省 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 
描述: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的核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和稳定民心的镇定剂。本文以陕西省为例,期望通过分析找到农业现代化系统中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从而找出主要从农业技术角度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进而实现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改善民生、安稳民意的目标。首先对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劣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做了大致分析,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全面的农业现代化指标,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权重,构建一个农业现代化指标评价体系。选择浙江省为参照物,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通过与标准值的对比来衡量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之后建立一个理论框架假定陕西农业现代化(以生产条件、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科技水平为代表)对农民收入存在正的影响作用,再用这四类因子和农民收入的30年平减数据建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系统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8%,其中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33%和18%,而生产条件水平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各因素系数之和为0.4小于1,说明陕西农业现代化系统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正作用呈规模递减效应。结合规范的和实证的分析,概括提炼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即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多种经营种植业、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和进一步优化果业品种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即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加快农业组织化建设;增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财政支农效果;培育新型农民,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机械化大农业与劳动密集型的园艺小农业并举,重建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卢小雅  日期:2009-11-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战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 陕北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描述: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陕北地区(以下简称为陕北)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的地貌类型,加之陕北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做好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工作,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陕北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宏观管理失控等,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农业、特色农业、土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系统的观点、动态的角度考察了陕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并对今后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论述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构建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针对性地提出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以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 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基础理论 系统地梳理了农业、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 第三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论述了陕北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实施跨跃式发展,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陕北特色农业发展的内容和模式;分析了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先进的旱农技术。 第四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蔓延、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结构不合理、科技发展滞后等方面阐述了主要的问题。 第五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内容和主导产业选择 本章从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内容和主导产业果业、大棚菜、羊产业、加工业以及小杂粮产业等入手,详细的阐述了陕北地区的特色农业的发展主导和行业选择。 第六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发展科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结构调整,这些都是保障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清代河西仓储研究
作者: 王玉春  日期:2014-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西 清代 救荒能力 社会保障 仓储 
描述:清代河西仓储系统已经趋于完备,除官仓、常平仓、义仓外,河西地区还有大量的社仓,且仓法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可以说清代是河西仓储制度的完善时期。本人将河西诸色仓依照其性质分为官仓(包括常平仓)和民仓,并对其发展状况、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社会保障职能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具体结构如下: 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学术史回顾、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清代河西走廊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第一章,首先对清代河西官仓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可知清代河西官仓经历了由恢复与重建、到迅速发展至繁荣、再到后期的腐败亏空和战争的毁灭、最后出现短暂复兴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其次,从数量和规模两个方面分别对官仓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总结出官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分布广泛;二、分布不平衡。然后,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人口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主要论述清代河西民仓,民仓包括社仓和义仓,所以分别对二者的兴起、发展、衰败以及清末的短暂复兴等发展过程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一、从数量上来看,社仓设置比较普遍;二、分布比较严整;三、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带及交通要道地区。义仓在清末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间仓储,义仓也得以行社仓之制,这使得义仓的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化,作用发挥得以更大化。 第三章,论述仓谷的来源及仓储的职能发挥与社会保障。清代河西官仓的储备主要依靠捐纳、采买、征收三种途径。清代河西民仓的储备有些许不同:社仓是动用耗羡银建立,故起步较快,随后则主要依靠劝民捐输;义仓兴起较晚,也主要依靠劝民捐输。同时,清代河西诸色仓的职能有着鲜明的时段特征以及地域特征。官仓在平准籴粜、灾荒救济的同时,还为当地驻军提供大量军需。民仓力量在平时贷给农民籽种,扶持农业生产;灾荒饥歉之时,发挥其社会保障的功能,赈济饥民,安定民心,对维护地方社会统治秩序,帮助恢复生产作用很大。除此之外,民仓还可以在战时提供军饷,平时为学校提供经费。 第四章,以嘉庆十五年那彦成赈济甘肃大旱为例,分析河西仓储的救荒能力,得知清代河西仓储在其繁盛时期救荒能力相当可观,在其它时期则要主要依靠国家统筹与周边调剂,赈济能力相对较弱。仓储救荒能力的不足,刺激河西士绅积极参与救荒救灾活动,对河西灾年一方百姓的存活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地处西北,农业环境差;二、军队消耗过大;三、灾害频发,远远超过了河西仓储的承受能力;四、晚清仓储制度的衰败。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日期:2010-05-08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新疆库尔勒垦区机采棉(陆地棉)综合农艺关键技术的研究
作者: 姜鸿君  日期:2005-09-01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棉花 品种 机采棉 
描述:棉花是新疆兵团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目前已在耕地、播种、施肥、中耕、喷药等方面实现了机械化。但棉花收获大部分仍依靠手工作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棉花生产和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棉花收获问题已成为阻碍兵团实施棉花发展战略的瓶颈之一。兵团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机采棉农艺技术是机采棉作业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影响机采棉作业的关键农艺技术主要为株行距配置方式、品种筛选和脱叶催熟技术。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研制出各垦区的机采棉农艺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根据库尔勒垦区的气候特点和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安排株行距配置试验、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脱叶剂筛选试验。通过小区试验与大区示范,结合室外调查与室内考种,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以下结果: 库尔勒垦区机采棉最适宜的株行距配置方式为3膜12行(66+10)×9.5cm,每膜4行,膜上行距10+66+10cm,膜行间距55cm,接幅66±2cm。 适合机采作业且产量和品质优于现有主栽品种的棉花品种为巴棉3号和K31。 最经济实用、且综合性能较好的脱叶剂配方为450g/hm~2瑞丰脱叶剂+1050g/hm~2乙烯利。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温度为目平均温度在18~25℃,最佳喷药期9月10~15日,吐絮率达到40%时即可喷施。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
作者: 朱世桂  日期:2012-06-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 科技管理 农业史 科技体制 近现代 
描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 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 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 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 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