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及构建
作者: 董洪文  日期:2012-03-15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哲学基础 构建 生态文明 
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越来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摆脱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己成为当今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民众开始积极地探求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于是,对文明发展的探讨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事实上,工业文明衰败之日,正是生态文明兴起之时。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已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特别在中国,生态文明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流文明成分和主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在新时代面对深重的生态危机和对传统文明发展模式做出深刻反思之后所选择的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模式。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正是以这样一种跨越时空的恢宏视角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和道德评价。因此,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将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轴心,通过对文明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追溯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弊端,并在对其进行一系列反思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的未来形态—生态文明的界定、内涵、特征和意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从哲学世界观、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结合的视角深刻阐释了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洞悉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并分析了其对生态文明构建的现代价值;同时深入研究和反思了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学思想,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学思想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如何构建生态文明,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敦煌五兆卜法文献校录研究
作者: 王祥伟  日期:2009-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易占 五行 五兆卜法 敦煌 龟卜 
描述:虽然“五兆”一词频繁见诸于传统文献之中,但传统文献中的“五兆”一般是指龟卜或与龟卜有关之事。目前所见文献中明确谈及五兆卜法的时间是在唐代,唐代文献的记载表明,五兆卜法在唐初已经甚为盛行,且与龟卜、易占、式占被唐代官方列为四大卜筮正术,足见其在占卜术中的地位之高。但是作为历史上一种重要的占卜术,关于其书籍古已佚失,又由于在传统文献中对五兆卜法的记载非常匮乏,这使得我们无从了解这种占卜术的具体情况。直至敦煌五兆卜法文献面世以后,学界才开始注意到这种占卜术,人们对这种卜筮正术才逐渐有所了解。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五兆卜法文献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研究。 五兆卜法不仅在唐代甚为流行,在宋代依然存在,但是五兆卜法从产生以后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唐代后期,这种占卜术就已经发生了变异而与最初的五兆卜法有所不同,至宋代更加简化,大约在南宋以后,五兆卜法最终走向了消亡。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造就了敦煌这个较为封闭的特殊环境,五兆卜法不但在唐末宋初的敦煌地区流通使用,而且依然较好地保持着其原始性。五兆卜法中的“五兆”一词最早是龟卜中术语,是指烧灼龟甲而出现的裂纹,即所谓“象”,而这些“象”后来依据其特征分别以五行命之,称之为金木水火土五兆,五兆卜法中的五兆正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兆,故“五兆”一词本来就是来源于龟卜。而随着五行理论和术数文化的发展,五行理论与龟卜和易占逐渐结合了起来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龟卜和易占之间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桥梁而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龟卜与五行易在分宫法、龟卜兆象的分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汉末期以后,龟卜逐渐走向了五行易化的道路。在龟卜易占化的过程当中,大约在北朝时期,五兆卜法从龟卜中分化出来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占卜术诞生了。正是由于五兆卜法是在龟卜五行易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故五兆卜法与易占和龟卜均有密切联系。五兆卜法不但揲蓍法同易占相似,同时还在内容上应用有关八卦学说,而五兆卜法文献与《潜虚》、《五行占》等均成了术数史上以五行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五行生成数构建自己结构体系而模仿《周易》筮法的筮法类文献的代表。同时,五兆卜法又在占卦方法及术语、内容等方面均受到龟卜的影响或有龟卜的孑遗,甚至某些内容与传世龟卜文献一致。当然,在术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占卜术出现了彼此学习、融合的现象,故五兆卜法不但与龟卜、易占有密切联系,而且还受到其它术数门类如式占、星占等的影响。由于占卜术的实用性,五兆卜法所涉及到的占卜事项很多,但由于五兆卜法是以五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故其主要的占卜事项如占盗、占行人、占病等均主要是通过五行学说来构建自己的占卜原理的,而这些占卜事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五行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
后农业税时代天水市乡镇财政问题研究
作者: 肖雪萍  日期:2009-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天水市乡镇财政 后农业税 体制改革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描述: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此中国步入后农业税时代。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问题研究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的困境与对策作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和政府经济学为指导,有选择地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哲学理论的成果,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问题,提出了我国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对策和办法。 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和相关文献综述,对后农业税时代的内涵与主要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国际国农业税政策作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然后对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的任务和困境表现进行了介绍,并引出了后农业税时代天水市乡镇财政的任务和困境。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对后农业税时代天水市乡镇财政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另外论文对天水市乡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认为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中国步入后农业税时代,中国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后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部分尤其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财政普遍陷入困境,其原因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既有乡镇财政自身的原因也有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求解破难迫在眉睫,要加快发展,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要不断地完善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适应我国、我市实际情况的新型农村管理体制;要切实减轻负担,严格控制和化解乡镇债务,树立“还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要创新方法,进一步地改革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要转变观念,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加大投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走出困境,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担。
从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看“道”与“技”的辩证关系
作者: 刘培源  日期:2010-05-01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业技术 “道”与“技” 技术构成 传统文化 
描述: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他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其中唐宋时期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其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出现了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农业生产作为一项技术性活动,其成果渗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技术的这种文化特征在古代表现得比较明显,古代欧洲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印度人的技术制品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基本范畴、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先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这就是关于“道”、“技”的认识。“道”是一个深奥玄妙的哲学范畴,先秦道家、儒家、法家、管子学派等都有论及,后来历代学者也反复探究,对“道”的思索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不过,以往人们多从万物本原、世界演化规律以及处事谋略角度来理解“道”,很少从技术发展角度去认识“道”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大缺陷。“道”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思想根基,“道”与“技”的关系是传统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的主线。 本文拟根据唐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农业技术及其构成的分析、概括和描述,阐明这一时期农业技术思想的本质内涵、哲学基础、文化价值和社会要求,力图对其意义和局限性做出评价,并对“道”与“技”的辩证关系予以阐释,将有益于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提供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借鉴。
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
作者: 张志勇  日期:2010-04-01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制度建构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制度价值 制度 
描述: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视野审视、研究人与制度的关系,既是哲学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中的社会人,人的生存发展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且受到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离不开制度。制度是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属人的存在,是人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等社会关系规范化的产物,是调整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这种创新是哲学对实践的自觉理论反思与超越,对制度进行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迫切要求加强人与制度关系的研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在一个压缩了时空的背景下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所实现的社会变革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变迁,也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凸显,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靠的是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制度机制,制度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具有优先性。因此,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意义重大。每一种制度都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制度价值观是制度的核心与灵魂,制度价值观要求中国当前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面对实践的要求,理应做出理论的回应,遗憾的是充斥学界的是西方学者特别是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牢牢掌握着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领域处于尴尬与失语状态,还未能建立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因此,这就构成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与动机:一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制度,以人的生存发展为逻辑起点,建立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的框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审视、反思、求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当代中国无论是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解决,还是社会的现代转型、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在于坚持制度创新,制度的创新与安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终极价值目标。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制度比较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去安排论文的行文结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为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首先确定论文的逻辑起点,即从人的生存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制度,从制度起源、本质、变迁机理、影响因素、价值原则、建构目标与评价尺度等方面来探讨制度与人的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终极目标与最高价值。第一章,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讨论制度的起源与本质,把制度作为人的交往实践、社会关系的产物,把实践作为人与制度统一的基础。第二章,依据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把制度的变迁看作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为中心的综合动力系统。第三章,从人的利益、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制度变革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从创新角度讨论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制度创新的路径。第五章,从价值论的角度讨论制度建构的原则,并重点分析了发展、公正、自由、和谐等价值导向。第六章,提出制度评价的一般标准与最高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在深入研究人与制度关系的过程中,本文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在人与制度的关系上,提出实践是人与制度关系相统一的基础,无论是人与制度的产生还是人与制度本质的确证,都是在实践的基础完成的,制度与人的异化与复归也离不开实践。第二,提出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中关于制度变迁动力既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而是综合动力论。第三,提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个概念,认为未来国际竞争的重点是制度创新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四,提出制度的建构与创新应该以发展、公正、自由、和谐为价值原则,以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
五行学说与《黄帝内经》
作者: 罗曼  日期:2009-04-01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五行学说 哲学基础 中医学 《黄帝内经》 
描述:本文主要考察的是《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通过考察五行学说与《内经》的关系,分析作为哲学思想的五行学说与古代中国医学的关系。本论题主要来源于对现实问题的考察:即中西医论争问题。同时又涉及到中医学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问题。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以考察历史的源头作为对回答现实问题的参照。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以对原始材料即《内经》中五行材料的解读、分析,从中发现五行学说是怎样进入古代中国医学的。 本文是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在绪论中对本文所论述问题的来源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背景做了简要的交待及分析。 前三章主要就本文的核心问题来论述。第一章是分析《内经》中的五行思想。首先是对《内经》中涉及到五行的所有文字材料加以归类、整理、分析,得出五行学说在《内经》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但比较单一。主要是把当时人们所能认识到的事物及观念以“五”归类,并与五行说相配,对五行之间的关系的运用还主要以五行相胜说为基础。第二章分析《内经》中的非五行思想,主要包括天人相应观念,气,阴阳,及其它属于医学的理论。第三章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五行学说与《内经》关系的分析,得出在《内经》成书时期,五行学说在《内经》中的使用是当时人们对散乱的医学实践作整体认识的需要,进而得出五行学说进入中医学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它与气、阴阳等其它哲学思想一样对当时的中医学发展起到了总结的作用。这也是《内经》中的医学思想奠定后世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原因所在。 第四章是以《内经》中的七大论所展示的运气学说为例,与《伤寒杂病论》比较来展示《内经》之后五行学说的演变脉络,为回答现实问题做准备。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待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进入到第五章的总结及回答现实问题的阶段。最后得出结论: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在一定的运用范围内是有效的,超过了这个范围,便会成为中医学发展的阻碍。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作者: 郭庆  日期:1989-12-01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工业化阶段 现代化历史 生产函数 农业剩余 劳动就业 农业生产 土地生产率 农业部门 二元经济理论 农业劳动力 
描述:一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是新的生产资源发现,新的生产函数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发生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原有的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重组的过程。在这后一过程中,劳动就业结构的改变和居民居住方式的变迁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今年已整整一百五十年了。150年来我国新的生产资源不断出现,新的生产函数已被引入,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是从劳动就业结构和居民居住方式来看,中国经济尚未出现根本性的改观。长期以来我们处于一种二元结构的状态下,与广大农村中落后生产方式和大量农业人口并存的是,城市中先进的大工业孤军突进,封闭发展,同农村间发展差距日益拉大。 为什么中国经济今天仍处于二元结构状态下;为什么中国今天仍有近7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有大约1.3亿农业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出路;归根结底也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为什么这样艰难曲折?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当然,中国现代化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课题,它不仅是中国学者近一个世纪以来研究,探讨和争论的课题,而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哲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全面研究这一问题,非本人所能胜任,这篇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历史经济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结构变迁问题。 然而,与现实大多数学者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角度不同,本文研究的重点不是探讨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流向,而是试图把转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探寻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这种转移的内部机理和矛盾,并试图阐明在我国特殊国情和宏观政策环境制约下转移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第二——六章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面对的种种制约因素和内部矛盾,同时评介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几种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模型;第七章讨论未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若干战略问题。
中国古代水能利用研究
作者: 许臻  日期:2009-06-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自然资源 水能利用 农业科技史 机械史 
描述:古代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很早就对水能的作用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并对这一自然资源加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中动力的重要来源,并在形成了一套特点鲜明的应用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不仅对我们古代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甚至对于世界历史和科技的进步也起到过积极的促进意义。 中国古代水能利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商周时期,先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进行水能利用。春秋战国,伴随着古代哲学思想的成熟及社会生产的需要,引水、调水、控水等水能利用原理及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至汉代,水能机械的发明标志着水能利用取得了根本性的进步。魏晋以后,水能机械在北方广泛运用于粮食加工。五代以后,伴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北方水环境的恶化,水能利用开始转移至南方。宋元时期,古代水能利用进入全盛阶段。进入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水能利用的发展进入停滞阶段。在宏观历史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水能利用的具体技术手段—即水能机械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根据具体用途将其归纳为五个部分。农田灌溉机械,如:水转翻车、筒车等;粮食加工机械,如:水碓、水磨等;手工业生产机械,如:水排、水转大纺车;引水器具,如:连筒、架槽;调水装置,如:水闸、水栅。还原我国古代水能利用的真实面貌、生动具体地展示我国古代水能利用的技术水平。结合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考察,从思想、环境和经济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能利用发展的主要社会历史因素,总结历史规律。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水能开发利用的经验、技术及思想对今人而言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笔丰富的历史遗产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天人观”与当代生态价值观的建构
作者: 孙静  日期:2009-04-01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建构 生态价值观 天人观 
描述:中国古代“天人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的重要伦理问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同伦理学基本问题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而且构成环境伦理的逻辑起点。中国古代“天人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自然之道与文明之仁的协调,强调生养万物的仁慈之德,也突出了人对天地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关怀。中国古代“天人观”所反映的生态思想不仅保留着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样本,而且突出了与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天人对抗状态的思想的鲜明对比,从而为人类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传统,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天人失和的现时代,人类处于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考验之下,中国古代“天人观”中的生态价值可以作为反思当今世界生态危机之根源的人类智慧之一,值得人们的深思和借鉴。但是由于文明类型的根本限制,中国古代“天人观”所反映的生态传统缺乏现代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缺乏理性思维的方法,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证,也缺乏当代的生态实践基础,因而需要结合当代知识的发展成就和实践要求来建构适合当代的生态价值观。 我们重新建构的生态价值观,追求人与自然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的和谐相处、共同进化的价值目标,不仅要求我们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对所有生物的生生之德和养育之恩,从生物圈整机能上维护其健康、稳定、完整和美丽,而且还要探讨和选择合理利用自然价值的方法及工具,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去探索全面、深入地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物质技术手段,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