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后套开垦试论
作者: 王毓瑚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关键词: 后套 五加河 清朝政府 互不相容 王同春 专制政权 无政府状态 农业发展 汉族移民 清朝中叶 
描述:后套地区的开垦,从清朝中叶开始持续地进行着。由于那里事实上处于无政府状态,进入垦区的老实的农民落到了商人和冒险分子的控制之下。后套的土地辟成农田的前提是引黄河的水灌溉,冒险分子夺取了开渠的专利。他们通过暴力和欺诈驱使垦农挖渠,对他们进行超经济剥削。那些统治者都是事实上的封建诸候,相互攻夺兼并,但最后剩下的胜利者还是不得不屈服于官府打击之下。这就说明在中国这个封建农业社会中,专制政权的威势是如何突出。此外由于简单地把内地的那种单打一的农业移植到草原,与当地原始的养畜业(游牧)不能结合起来,而是互不相容,因而失去了在新垦区向一种综合的、新型的农业发展转变的机会。
清代西宁府田赋考略
作者: 赵珍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罗卜藏丹津 西宁县 西宁办事大臣 收获物 河湟地区 西宁府 土地占有 军户 赋考 乾隆朝 
描述:河湟地区有文字记载的田赋征纳始于元忽必烈统治之初,以前,则史无明文记载。中统八年(1267年)规定,西宁州赋税与僧道同,即“白地(旱地)每亩输税三升,水地每亩五升。”然而迨至明代,河湟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仍以各种形式的屯田为主,其中以军屯最为常见,其收获物除了军户食需外,悉以“屯田子粒”的名义为国家征取,以供军需。“屯田子粒”是土地税与地租的合一物,不是纯粹的田赋。到明中后期,屯田多被军官吞噬,军
清代的土地开垦与社会经济——《清代土地开垦史》述评
作者: 陈锋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经济史研究 关键词: 农业经济 雍正朝 土地开垦 康熙朝 起科 财政收入 乾隆朝 彭雨新 社会经济 治乱兴衰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皇室易姓、朝代更迭所显现的治乱兴衰特征,似乎亦与人口的流亡与归复、土地的抛荒与垦辟相吻合。在这个意义上,历代的土地开垦也就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系结在了一起。换句话说,透过土地开垦的表征,不仅可以窥察统治阶级的有关政策、国家的财政收入以及土地所有权的重新分配与劳动力的调动等问题,而且可以体味农业经济乃至社会经济在跌落之后艰难复苏的意蕴。新近出版的彭雨新先生的力著《清代土地开垦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称《开垦史》),在这方面,具有开创之功。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述评,若有不妥,望读者教正。
宋代的赋税问题——读《文献通考·田赋考》
作者: 王瑞明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江汉论坛 关键词: 经界法 樊知古 范浚 文献通考 赋考 科敷 诗云 道德化 香溪集 方田均税 
描述: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捐税,是中国历史上饥饿的老百姓贫困的根源。老百姓对饥饿和死亡倒能处之泰然,而对赋税负担往往非常惊惶失措,宋人有诗云:“饿死填沟自不辞,只愁逋负官家税”(范浚《香溪集》卷三《叹旱》)。
北宋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地开垦与黄河下游河患
作者: 韩茂莉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人民黄河 关键词: 史料分析 无定 黄河中游 镇戎军 环庆 土地开垦 土地面积 窟野河 北宋王朝 河道淤积 
描述:北宋时期,在黄河中游今洛河、泾河、渭河上中游地区及无定河、窟野河沿岸地带驻军屯垦。驻军多达四十万,屯垦土地面积不下十数万顷,使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增加,河道淤积严重,决溢灾害日益增多。文章利用较多的史料分析认为,北宋时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面积土地垦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黄河下游的河患。
《荒政辑要》的成书原因及其地位
作者: 刘亚中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清朝 版本 《荒政辑要》 汪志伊 
描述:《荒政辑要》是清代前期诸多荒政著作中的重要一部,作者汪志伊是乾嘉年间的著名官僚。该著是在一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写成的,其问世以后曾多次再版,代表了清前期士大夫阶层对荒政的认知水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