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作物起源及其在南北朝以前的栽培
作者: 夏奇梅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农史 关键词: 混合选择法 品种类型 栽培经验 冬麦区 种麦 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早期 品种资源 麦类作物 春性 
描述:我国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从考古研究推断,距今约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古代农业十分注重粮食生产,粮食作物统称“五谷”。古代曾先后以黍、禾、菽、麦、稻等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麦类作物一般包括小麦、大麦和元麦,俗称三麦。其中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分布范围遍及全国,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苏联。勤劳智慧的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步提高,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麦作栽培经验,创造了十分珍贵的麦类品种资源。研究农业的历史经验,至今仍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价值。本文拟对我国麦类作物起源及其在南北朝以前的栽培与选种经验作一初步探讨,以供从事麦类作物研究的同志参考。
青海大麦地方种质资源的评价
作者: 陈丽华  王燕春  李高原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青海农林科技 关键词: 评价 大麦 种质资源 青海 
描述:对青海省的388份大麦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连续3a的农艺性状鉴定和连续2a的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出优异地方种质资源10份。鉴定结果表明:1、大麦在其适宜种植区域是优势作物,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抗病性,可作为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2、具有很强的地域生态特点。
陕西省玉米品种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分析
作者: 张仁和  薛吉全  赵静  张兴华  李凤艳  师幺贤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玉米科学 关键词: 杂优模式 玉米 品种 杂优类群 抗逆性 适应性 
描述:分析1991~2005年陕西省审定和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玉米主要杂种优势群由塘四平头、Reid、Lancaster演变为塘四平头、Reid、外杂选;主要杂优模式相应由旅大红骨×Lancaster演变为Reid×塘四平头、塘四平头×外杂选、综合种×外杂选杂优模式,但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仍占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剖析以Reid×塘四平头杂优模式选育的主栽玉米品种户单4号、陕单902、陕单911、郑单958的系谱,认为陕西玉米育种应以塘四平头和Reid两个杂种优势群为基础培育本土化的种质,强化逆境人工选择,采用密植育种策略,增强品种的适应性,...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陈雪燕  王亚娟  雒景吾  吉万全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麦类作物学报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小麦 地方品种 
描述: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1 225份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3个农艺性状和2个抗病性状都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三个地区小麦12个性状的比较发现,在株高、千粒重、颖壳颜色3个性状上,陕北地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存在较大的变异;关中地区小麦品种在穗粒数、粒色、穗型和赤霉病抗性4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表现较大的变异;陕南地区小麦品种则在冬春性、成熟期、芒长、硬度和条锈病抗性5个性状上遗传多样性指数(H′)较高,变异较大,并且性状内的变异也相当丰富,...
陕甘川豫主要后备小麦品种对中国条锈菌优势种群苗期抗性的聚类分析
作者: 王保通  李高宝  李强  王芳  康振生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植物保护学报 关键词: 条锈菌 小麦 聚类分析 抗条锈性 
描述:为了弄清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后备小麦品种的抗锈性,选用6个条锈菌优势菌系,对陕、甘、川、豫四省近年来培育的200份后备小麦品种进行苗期和成株期鉴定,并分别对不同省份后备品种的抗条锈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我国条锈菌优势种群的抗锈性表现为:四川省后备品种抗锈性最强,对供试菌系全免的品种占80.82%;其次为陕西省和甘肃省,分别为52.73%和50.00%,河南省的最弱,全免的品种仅占22.22%;从抗性类型种类和分布来看,陕西省后备品种抗性分化明显,中间类型少,甘肃省品种的抗性类型分布比较均匀,表明陕西省后备品种的抗锈基因较单一,甘肃省后备品种中所含的抗病基因类型复杂,显示甘肃省...
镇原县玉米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
作者: 董博  江晶  郭天文  张东伟  蒙德学  慕兴中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土壤通报 关键词: 玉米 生态适宜性 种植区划 镇原县 
描述: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本理论,利用GIS技术、模糊数学等方法,充分利用镇原县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通过对研究区玉米生理生态特性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对照国家耕地地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下66个指标,建立了≥10℃积温、海拔、年降水量、地貌类型、有机质、坡度、速效钾、有效磷、坡向等9项因子的评价指标,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镇原县玉米产业发展布局。结果表明,镇原县县域内88.15%的耕地均适合玉米生产,其中高度适宜种植玉米的区域分布在镇原县东南部塬区,其中包括城关镇、开边镇、临泾乡、孟坝镇、南川乡、平泉镇、上肖乡、太平镇、屯子镇、新城乡、新集乡、中原乡等12个乡镇的49614.69 hm2耕地,占全...
近五百年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
作者: 韩茂莉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文化研究 关键词: 玉米 中国境内传播路径 近五百年 
描述:玉米是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的重要农作物,在近五百年的传播历程中,形成东南海路、西南陆路、西北陆路三条入境传播路径。本文在肯定三条传播路径并存的前提下,指出经由东南海路一线完成的传播空间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且无论经由哪条路径,以移民为主要形式的人口流动是推动玉米在中国境内传播的主要动力。并强调经由三条玉米入境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区域与中国自然地理格局十分吻合,这样的结果与作物在传播历程中通过环境适应,选择适宜生存的品种直接相关。
蚕豆
作者: 张德纯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蔬菜 关键词: 农书 浙江吴兴 栽培种 《图经本草》 豌豆属 二年生草本植物 非洲北部 起源中心 黍稷 《救荒本草》 
描述:蚕豆为豆科豌豆属结荚果的栽培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胡豆、罗汉豆、佛豆。一些学者认为蚕豆原产于亚洲西南到非洲北部一带,传播途径有4条:传入欧洲;沿北非海岸到西班牙,再由西班牙传到南美;沿尼罗河到埃塞俄比亚;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印度。第二起源中心为阿富汗和埃塞俄比亚。
甘肃主产小麦3种成分分析
作者: 韩杰华  杨敏  张克平  赵亮宏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甘肃科技 关键词: 脂肪 灰分 小麦 蛋白质 
描述:以甘肃主产的8种小麦为原料,测定了其灰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主要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甘肃主产小麦中皋兰和尚头灰分含量最高,为2.33%,陇春26灰分含量最低,为1.51%;陇春26脂肪含量最高,为3.06%,甘春20脂肪含量最低,为1.07%;甘春20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46%,陇春26含量最低,为8.92%。该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小麦的种植和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作者: 颜勇刚  任纬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关键词: 群体 遗传多样性 玉米 种质资源 
描述:综述了近年来育种工作者就玉米种质资源在遗传多样性、种质类群的划分、群体配合力、抗胁迫性、品质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及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