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研究
作者: 周全霞  日期:2009-03-01 来源 :江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民食 康雍乾时期 粮食安全 
描述:民以食为天,民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古今中外都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的人口大国,其民食安全状况在整个世界粮食安全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人均耕地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的基本国情使中国的民食安全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曾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中国民食问题的大讨论,也促使相关学者对此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清代康雍乾时期被称为我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同时也是一个人口激增和灾荒多发时期,其民食安全保障的难度及取得的成效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研究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对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民食安全,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部分和整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文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如下: 首先对康雍乾以前的民食安全做一回顾,把康雍乾以前分为夏商及其以前、两周、秦至魏晋南北朝、隋至两宋、元明五个历史阶段,分别就各阶段的民食安全进行总结梳理,为深入研究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问题做历史铺垫。 其次,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康雍乾时期影响民食安全的因素。自然因素方面,先分析中国所处的宏观地理状况,进而具体分析康雍乾时期特有的地理环境;社会因素方面,从清代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非生产性消费与民食的阶层分配差距等角度一一展开论述,提供了一个认识影响这一时期民食安全因素的全景视野。 再次,梳理总结了康雍乾时期保障民食安全的思想和政策措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具体体现,梳理康雍乾时期保障民食安全的思想,便于深刻认识这一时期保障民食安全的历史现实。它可以总结为:以一贯之的重农富民追求,崇尚节用的俭约取向,重视粮食的区域调控。政策措施是本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民食生产、节约积贮、流通、仓储、赈济等五个主要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民食安全保障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最后对康雍乾时期民食安全政策与措施加以评析,在评析过程中没有采用传统的正反两方面分析法,而是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历史学科的研究中,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赈济标准、赋税蠲免、禁酒政策、仓储规模等进行分析研究。
核桃文化及其休闲农业开发研究
作者: 孙宜莉  日期:2012-11-01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赏玩文化 休闲农业开发 价值体现 核桃文化 
描述:核桃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首,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长寿果”、“万岁子”之称。核桃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勤劳而又智慧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所创造的核桃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索核桃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文化的深度挖掘对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目前休闲农业开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核桃作为我国传统栽培作物,探索核桃传统文化对于休闲农业开发无疑具有有益的启示和帮助。目前,关于核桃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核桃种质、基因、选育等的研究,但对于传统文献中核桃文化价值的探究却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总结。因此,核桃文化的挖掘工作尚待深入。 本文立足于充分利用古籍资料,探讨古代人民对核桃的开发和利用,具体从核桃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论述,与现代旅游业中最受重视的休闲农业开发相结合,不仅是古籍资料中核桃文化的现实应用,而且为休闲农业中的文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首先探究核桃的起源地以及我国核桃栽培扩大分布的变化轨迹,主要体现在核桃栽植地域延伸和古代人民对核桃认识的变化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沿着历史这一主线逐步探索古代人民对核桃适用性的发掘以及文化的创造,并论述现代核桃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现状。其次,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重点研究核桃文化价值,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饮食文化、药用文化、把玩文化;精神层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并从中总结三个方面的核桃文化休闲农业开发价值,分别是:园艺观赏价值、抗体保健价值、艺术赏玩价值。最后,总结我国核桃休闲农业开发现状及其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核桃休闲农业开发的原则与对策,选择安徽宁国甲路镇为案例区,在深入分析该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将上述总结的核桃文化以及价值,应用于休闲农业开发中。
新疆棉区棉花铃库特征的研究
作者: 勾玲  日期:2001-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产量 不同棉区 气象因子 棉铃 品质 
描述:1999~2000年,利用三个不同棉区(即西北内陆棉区北疆早熟棉区—石河子、南疆中早熟棉区—库尔勒和黄河流域棉区—河北南宫市)自育主栽品种进行双向异地种植,探讨棉花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异规律,研究主要气象因子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揭示了新疆棉区棉花高产、优质的原因。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棉区种植生育期的变化表现为,北疆自育早熟品种在黄淮海棉区种植生育期缩短8~18天,黄淮海棉区的中早熟品种在新疆棉区种植生育期增长20~27天。铃期日均温对铃期长短影响较大,铃期总日照时数对中早熟品种铃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2.不同棉区棉花子棉产量表现显著差异,其顺序为石河子>库尔勒>南宫市;单位面积上总铃数亦表现为石河子>库尔勒>南宫市,但地区间差异未到显著水平。铃重表现为库尔勒>石河子>南宫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衣分表现出石河子>库尔勒>南宫市达极显著差异。最终皮棉产量表现为石河子>库尔勒>南宫市。 3.铃期总日照时数是影响早熟品种铃重增加的主要气象因子,铃期日温差是制约中早熟品种棉铃增重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早熟棉区的石河子,铃期日均温对铃重的直接影响最大,而且低温对中早熟品种影响大于早熟品种;在属于中早熟棉区的库尔勒,早熟品种对日均温、总日照时数反应灵敏,中早熟品种对日温差反应灵敏;在中熟棉区的河北,铃重受控于日温差,并且中早熟品种反应较早熟品种敏感。 4.纤维品质性状均一致地表现为石河子>库尔勒>南宫市,而棉籽性状均一致地表现为库尔勒>石河子>南宫市。单铃纤维重、衣分、衣指和马克隆值、纤维长度、比强度和籽指直接受铃期总日照时数影响大;≥15℃活动积温对纤维伸长度、纤维整齐度和种仁脂肪含量直接影响比较大,而且其对纤维伸长度和籽指作用为显著正效应,对纤维整齐度为显著负效应;铃期日温差对单铃棉籽重的直接作用为显著正效应;而种仁蛋白质含量直接受日平均最高温度的影响较大。 5.早熟品种棉铃铃壳、纤维、棉籽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纤维伸长速度均比中早熟品种快,到达最大值时间较早,但各自高峰值均比中早熟品种低。铃期内平均日照时数和空气相对湿度对棉纤维积累有明显影响;铃期温度因素与棉籽干重积累呈极显著相关。空气相对湿度提高,日照充沛,有利于棉籽干物质积累。 6.棉铃铃壳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几乎是同步的变化;纤维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铃期的温度,特别是最低温度对纤维中可溶性糖的转化和纤维合成影响最大,铃期日照时数与纤维合成的特征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且温度对纤维可溶性糖转化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纤维素合成。 蛋白质对外界环境温度(包括最高温、最低温)反应灵敏,蛋白质合成的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明显大于脂肪与温度的相关,蛋白质积累比脂肪积累需要较高的温度。而脂肪的积累可能需要温度低而凉爽的气候条件。
中国古代植物染料研究
作者: 谭光万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商品化 中国古代 植物染色技术 染色文化 植物染料 染料作物 
描述:在合成染料诞生之前,全世界染色都是以天然染料为原料,而其中植物染料为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利用植物染料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掌握植物染色技术的国家。染料植物至少在夏代就已被驯化,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我国古代丰富的染料作物为植物染色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植物染色技术的发达则为染色提供了技术支持,纺织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衣物色彩的需求为植物染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植物染料逐步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到明清时期,植物染料的商品化程度已很高。在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中,色彩与王朝更替和贵贱等级紧密相联,这就使得植物染料的生产和销售具有特殊的地位。 目前对我国古代植物染料的研究还停留在古代染料作物种类的归纳总结以及古代植物染色技术的科学分析层面,缺乏对染料作物种植技术,植物染料商品化以及古代常用植物染料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试图从农业史,经济史,技术史和文化史的角度全面考察我国古代植物染料。 首先,根据我国古代农书的记载,结合现代植物学的知识,将我国古代常见染料作物按其所染色系分别进行考证,力求实现名实对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栽培、采收、储存。此外,通过对唐、宋和明清时期方志资料的搜检,考察了这几个时期染料作物在全国的种植分布概况,通过对比,得出明清时期染料作物的种植,不论种类还是地域都有很大的扩展。 其次,结合技术史和纺织史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新考察了我国古代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我国古代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先进的植物染料提取技术;多样的植物染色法;完备的植物染整工艺;齐全的染色工具和不断扩大的色谱。 再次,根据已有史料对我国古代植物染料的商品化进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从史料的内容特点出发,将古代植物染料的商品化进程划分为汉至元、明清两大时段进行考察。汉至元,这一时期是植物染料由自用转为商品性生产并不断扩大,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植物染料以贡物和商品的形式在国内和国际间流通,宋代出现政府统一收购。植物染料不仅可以充当赋税上交,而且政府开始对植物染料的贸易课税。基于明清时期地方志资料,我们对明清时期植物染料的在全国的商品性种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流通进行了考察,并重点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染料-蓝靛的种植集中区域和商品化程度。我们认为明清时期我国植物染料已经高度商品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为染料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空间;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为植物染料的生产提供了条件;兴盛的纺织业推动了染业的发展。 最后,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染色文化,重点关注了古代染色管理机构的演变;“正色”及其政治文化含义;“五行学说”对各朝正色的影响;历代服饰所蕴含的色彩文化。 近代化学合成染料传入之后,传统植物染料渐渐淡出主流市场。文章结尾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将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最早时间精确至1897年。化学染料的污染和对人体的毒害,让人们重新开始关注天然植物染料,植物染料的复兴虽然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但使其重放光彩,并不遥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