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绘画构图浅析
作者: 杨玉山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构图 审美 绘画 
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极混乱,人生极痛苦,同时又极具艺术氛围,极富有艺术创新的时代。随着大汉帝国的崩毁,知识阶层被逐渐边缘化,在多年的政治厮杀中,士人中的一部分开始对社会政治采取了一种疏离甚至弃绝的态度。他们或是走向抽象思辨的领域中,或是隐遁山林、寄情艺术,总之,这些人以一种卓尔不群的傲骨和智慧,体认或者诠释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他们追寻着生命、人格、情感、心灵等自我的一面,将“人的自觉”的因素渗透到对艺术的理解、阐释和表现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创新历程,并奠定了中国画几千年来的基本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事业中,使得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整体上具有了方向性。顾恺之“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用线结构方式、“笔才一二,像以应焉”的“陆家样”还有如“曹衣出水”的“曹家样”先后成为当时中国画坛的经典样式而受到众星捧月般的追模仿效,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国早期艺术家们(文人士大夫画家与画工)共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中国画构图形式问题进行着探索和表现,先后提出了“置陈布势”、“经营位置”、“悟对通神”、“自然之势”等理论观点并创造出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使我们得以领略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逸标举的绘画风貌,并且大量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遗存也为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本文将以这些绘画作品、画论著作等为研究资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构图形式从理论与作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进一步揭示绘画构图形式所体现出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
马家窑文化与黄河上游农业文明
作者: 费晓华  日期:2012-04-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原始农业 马家窑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通过对马家窑文化原始农业遗存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黍等农作物;制造和使用以石器和骨器为主的农业生产工具;还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从事以农业开发为中心的经济、文化活动。总之,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已自成体系。同时,原始农业的发展也解决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问题,给当时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对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农业的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西北史前农业考古的内涵,深化中华农业文明研究,同时亦可为我们澄清许多史前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极大地推动中国农业文明史的研究进程。可见,在中国农业考古中,特别是在远古人类农业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聚落遗址研究
作者: 习通源  日期:2014-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游牧 东天山 半农半牧 聚落遗址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描述:公元前二千纪开始,在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兼营一定程度的畜牧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属于半农半牧经济模式。这一时期,哈密盆地绿洲地带和巴里坤的河湖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遗址。在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进入了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气候的剧变,经济模式的改变,游牧经济和游牧民族开始逐渐出现。东天山地区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也在同时期逐渐进入游牧经济时代,出现了游牧民族,在东天山两麓出现了大量的游牧聚落遗址。这个时期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给古代东天山地区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对于这一时期东天山地区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游牧聚落遗址特征的研究很少。作者希望通过自身从2005年以来在东天山地区所做的调查、发掘工作掌握的基础资料出发,结合以往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二千纪以来聚落遗址的变迁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八章。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作者首先划定了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总结了以往对东天山地区古代遗存的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论文中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在第二章,详细描述了东天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环境背景。第三章针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调查资料,对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根据其考古学文化特征,结合年代学分析结果把这些遗存划分为五组不同类别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将东天山地区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向游牧经济模式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该地区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之间部分人群因气候、人口压力或绿洲承载能力的原因越过东天山到达巴里坤湖湖畔开始定居。公元前1200年左右气候的又一次干冷化时期,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早期的游牧活动,并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一千纪晚期。第四章对分布于哈密盆地绿洲地区和巴里坤湖畔的两种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的聚落遗址选址、等级、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分布于东天山南北两麓的游牧聚落遗址因不同功能造成的选址、布局特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东天山北麓以大中型聚落遗址为主,少见小型聚落遗址,反映了这种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古代游牧民族在夏季牧场的统治中心。南麓同样分布有少量大型聚落遗址,但以中小型聚落遗址为主,其选址布局都是以保证人畜度过酷寒的冬季为前提的,是游牧民族的冬季营地。此外还对大中型遗址周边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遗址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对公元前一千纪的农业聚落遗址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聚落遗址延续了前期的传统,其分布、布局和等级等特征变化不大,体现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在第七章限于资料的缺乏,对公元元年左右进入东天山地区的外来草原游牧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一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居住遗迹比较少见,主要为墓葬遗存,说明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游牧文化时代。第八章在前文各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分布的农业聚落遗址和游牧聚落遗址进行了对比分析,推演了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演变的过程,最后分析了东天山地区聚落形态变化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关系。
试论寺洼文化
作者: 宋江宁  日期:2001-04-30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渭河上游 夹砂陶 双耳罐 底径 鼓腹 九站遗址 西周中期 辛店文化 徐家 宝鸡地区 
描述:本文以寺洼文化徐家碾墓地、九站遗址、栏桥墓地、寺洼山墓地的出土资料为基 础,并结合其他遗存的资料,将寺洼文化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寺洼山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夏商之际到商晚期(先周晚期)。后期以九站、徐家碾、任家坪类遗存为代表, 时间从先周晚期到西周中期。前后两期之间似有缺环。 寺洼文化前期主要分布于定西地区东南部的临洮和会川,天水地区西南的武山县, 武都地区西北的岷县境内,即洮河中下游与渭河上游地区。后期向东发展,洮河流域 至今未发现后期遗存,其中徐家碾类遗存分布于平凉地区西部的庄浪县和天水地区的 栏桥县、武都地区的武都县境内,即渭河上游和其支流与白龙江及西汉水上游地区。九 站类遗存分布于平凉地区、庆阳地区和陕西咸阳和宝鸡地区的北部边缘,即泾河上游 和渭河上游部分地区。任家坪类遗存主要发现于武都县和宕昌县境内。即白龙江上游。 关于寺洼文化的来源,本文认为其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和岷县大族坪等遗 存相近的遗存发展而来。甘肃洮河中下游和渭河上游的齐家文化晚期应是这类遗存的 来源。 关于寺洼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寺洼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洮河中上 游和渭河上游向泾河上游、白龙江、西汉水上游发展,即从东向西发展,在此过程中 与辛店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与先周和西周的关系则趋向密切。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日期:2010-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的使用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葬式、随葬品及其他埋葬现象的综合统计分析,将葬人现象分为两类,即殉人类和非殉人类,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本文就两类葬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各种假设,并通过实证材料逐一检验。本文重新审视以往关于成年男女合葬墓中女子为殉人的论断,提出即便葬人皆为一次葬的形式,女子也未必是在男子死后随之殉葬的,因为多人多次合葬也有可能形成这样的结果,故以往关于女子作为妻妾殉葬的论证不甚严密。 本文认为磨沟齐家文化殉人现象已不能单纯用男尊女卑或墓葬等级观念来解释,殉人类现象存在的原因可能与战争有关。殉人的普遍出现说明在齐家文化,人群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阶段也进入到一个更为复杂的层次。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周静  日期:2010-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分期 齐家文化 磨沟墓地 分区 
描述:磨沟墓地的发现,丰富了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研究的资料,为深入探讨齐家文化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提供了新材料,而该墓地中向寺洼文化过渡遗存的发现,为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将以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新发现为基础资料,对磨沟墓地的分期、分区及过渡性遗存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全文包括六部分: 一:绪论。归纳齐家文化发现与研究概况,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2008年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发掘概况。重点阐述墓葬叠压打破关系、随葬陶器组合与分类。 三: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研究。通过典型陶器分类与型式划分,确定典型陶器型式演变与组合特点,进而通过典型陶器演变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分期。 四: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区研究。首先分析整个墓地的墓葬排列顺序及规律,确定整个墓地的布局特征;然后通过每一期陶器组合的差异确定墓地的区域特点。 五: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时代与特征。根据典型随葬陶器的早晚演变,通过已发现的同类器物分析磨沟墓地的年代上下限;然后通过分期分区的结果探讨磨沟墓地的文化特征。 六:相关问题讨论。根据分期分区研究的结论,探讨磨沟墓地对齐家文化研究的作用,进而讨论齐家文化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生命律动的艺术脉搏
作者: 谢菲  日期:2009-03-01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画像砖 时代背景 艺术价值 汉代 审美情趣 
描述:汉代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艺术史上占有不朽的地位。汉代在中国绘画的发展长河中,代表着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成就,更是一颗夺目璀璨的明珠,开创出一个博大雄浑,丰富多彩的黄金时代,奠定了汉文化的基石。 而表现这一时期艺术精神文化最好的代表,就是汉代最具代表意义的艺术形式--画像砖。画像砖是真正属于汉代的审美奇观和艺术奇迹,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一枝瑰丽夺目的奇葩。 本文尝试从多方面的角度出发,探究画像砖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背后所蕴藏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价值,以及汉代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画像砖作为汉代独特的时代产物,与当时社会历史的特殊背景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从大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汉代的政治经济因素,人民的心理因素,及信仰因素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发现汉代人民独特审美观念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对画像砖的图像特征进行具体的剖析,从构图空间,绘画方式,体态刻画,雕刻手法以及画像内容的表现中,寻找汉代人民审美意象背后所体现的精神文化风貌。画像砖之所以可以成为是中华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不仅表现在它崇高的艺术价值,也表现在珍贵的史料价值方面。第三部分,即从画像砖所具有的,高超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史料性质两方面进行阐述,解释了画像砖作为汉代艺术代表的重要地位,对中国艺术发展史和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具有的双重作用。 汉画像砖拓展了早期美术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早期美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风格,充实了早期墓葬艺术的图像体系和观念形态,表达出独特历史时期下产生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象和审美理想,将中国美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从汉代人民高度发挥与超越时空的创作特色中得到启示,对汉代所形成的雄浑朴实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提升进一步的认识。
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
作者: 陈苇  日期:2009-04-01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西南山地 考古学文化 甘青地区 互动 
描述:本文分别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仰韶时代中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性质、分期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详尽比对了两地之间相近似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甘青地区仰韶中晚期至战国晚期诸考古学文化对西南山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传播影响以及在这些影响下西南山地文化格局的变迁。? 通过分析认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的文化传播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庙底沟文化对西南山地的岷江、大渡河上游的影响。第二阶段为半坡四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对岷江、大渡河上游的影响;马家窑文化和宗日遗存对澜沧江上游的影响。第三阶段为半山文化对大渡河中游的影响,同时西南山地内部文化开始出现明显互动、演变现象。第四阶段主要为齐家文化对雅砻江上、下游的影响。第五阶段为寺洼文化对岷江、青衣江流域的影响;辛店文化、唐汪式遗存对大渡河上游、雅砻江上游的影响;卡约文化对雅砻江、金沙江和澜沧江上、中游的影响。? 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得出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之间存在“四纵三横”的平面交通路线和“西进、南下—南下、东渐”的阶段性特征。最后,针对甘青地区和西南山地考古遗存自身特点,并结合自然、社会环境分析了这种文化传播的模式和原因。??
甘肃省孔庙遗存状况研究
作者: 刘袖瑕  日期:2010-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 孔庙 文庙 孔庙遗存 
描述:孔庙,又称文庙、夫子庙、至圣文宣王庙、先师庙等,是奉祀孔子及其门人的祭祀场所,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和象征。自第一座孔庙于公元前478年在山东曲阜发端起,历朝历代均有修建,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经过清末社会动荡、民国时期的战乱频仍和新中国建设中的一系列破坏,现在还能保存完好的孔庙已经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孔庙只是保留着其中一部分建筑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各地方也开始重视起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许多被曾占用的孔庙重新得以重视和保护,得到维护、修复。学术界对孔庙的研究探讨也相应增多,但是在对地方孔庙资料的整理方面进展略显落后。目前,学界对甘肃省孔庙的研究仍然是空白,本文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通过对甘肃省的各类方志、石刻资料、实地调查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的研究,将甘肃省现存孔庙及孔庙遗存的历史、现状及风貌尽可能完整而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在略述孔庙发展历史及孔庙功能后,本文着重介绍了甘肃省现存的武威文庙、会宁县文庙、秦安县文庙、兰州府文庙、甘谷县文庙、静宁县文庙、两当县文庙、皋兰县文庙、天水文庙、徽县文庙、礼县文庙、正宁县罗川文庙、镇原县文庙、陇西文庙(府文庙、县文庙)、临洮文庙、西和县文庙和灵台县文庙等十八所孔庙及孔庙遗存。此外,本文亦收录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收集到的部分甘肃省其它孔庙之情况,希望能有助于甘肃孔庙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能对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所裨益。
甘肃清水宋(金)墓画像砖造型艺术研究
作者: 陈彦平  日期:2009-06-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画像砖 清水 宋墓 造型艺术 
描述:画像砖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源自于民间,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凝结了他们淳朴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画像砖艺术早在汉代就已经发展到了高峰。到了宋代,画像砖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感受。甘肃清水县是宋(金)时期画像砖的集中出土地之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在清水县境内发现墓葬画像砖以来,已经出土各类画像砖1000余件。 清水宋(金)墓画像砖内容相当丰富。有反映中国传统孝道故事的“二十四孝”图,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如舂米、推磨、打柴等的题材内容以及一些动植物图案等。 在制作技法上,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跟甘肃宋(金)时期其它地区出土的画像砖一样,大部分是模制,也有一些是刻制而成。版面图形以阳纹为主,也有阴阳纹相结合的。 在造型风格上,清水宋(金)墓画像砖造型夸张,人物体态丰满、笨拙而朴实,形象而准确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毫无拘束的写意风格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