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
作者: 温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0世纪20   救灾   西北地区   灾荒   40年代  
描述: 20世纪20—40年代是民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灾荒发生最频繁、最惨烈的时期,几乎无年不灾,无时不灾、无处不灾。各种自然灾害连续并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水旱等灾害呈现出与邻近省份的相同性。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西北灾害的发生具有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严重的灾荒不仅使得西北地区人口锐减,体质下降
全文:20世纪20—40年代是民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灾荒发生最频繁、最惨烈的时期,几乎无年不灾,无时不灾、无处不灾。各种自然灾害连续并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水旱等灾害呈现出与邻近省份的相同性。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西北灾害的发生具有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严重的灾荒不仅使得西北地区人口锐减,体质下降,而且极大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传统伦理与道德;灾荒还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和耕畜减少,土地荒芜,农业生产萎缩等,最终导致农村经济几乎陷于破产的境地。在严重的灾荒压力下,当时的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尽管存在种种局限,但都曾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既继承了传统的救灾经验,又效仿西方的救灾模式,建立了较为有效的新型救灾管理制度,在救灾中实行标本兼治,防救结合,推动了中国救灾体系的日益科学化、现代化。以华洋义赈会为代表的民间救灾团体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成为这一时期西北救灾活动的新特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