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的变迁与农耕技术的选择
作者: 王大宾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变迁   农耕技术选择   中原   秦汉  
描述: 环境对农耕区域及其技术的形成有明显影响。除去社会生产关系因素,制约农耕技术的环境因素大体有气候、水资源、土地和土壤、植被以及人口环境,耕作技术处于多种环境因素的中心。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代表传统农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技术水平及其发展程度是我们认识其分布规律的基础。这一基础形成于先秦时期
全文:环境对农耕区域及其技术的形成有明显影响。除去社会生产关系因素,制约农耕技术的环境因素大体有气候、水资源、土地和土壤、植被以及人口环境,耕作技术处于多种环境因素的中心。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代表传统农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技术水平及其发展程度是我们认识其分布规律的基础。这一基础形成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的积累,即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转变和一系列农耕理论与技术积累。适应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农耕技术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程度逐步提高,实现方式逐渐具体。 秦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一般认为是前汉温暖湿润,后汉出现一定的变化。从农业技术和物候学的研究来看,大势如此,其间多有波动并伴有极端气候。气候条件及其变迁直接影响到农耕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间接影响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口的数量及分布。秦汉时期中原的地表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呈现出较大的由北向南递增的南北差异和区域特点,北部多沟渠,南部多陂塘。这种分布特点造成了精耕细作实现形式的差异,以及植被和人口的分布。秦汉之际中原地区森林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大面积农用耕地被开垦出来,自然植被被农业植被代替。中原地区是汉代人口重心之一,各区域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但变化各不相同。人口充裕常促使农业垦殖的扩张和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人口分布的时空差异成为农耕技术类型的重要选择条件。人口激增的压力和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势必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选择奠定了传统农业的技术基础,农业理论完备的同时,技术体系也逐步形成;中原地区不同环境区域内的农耕技术都呈现出上升势头,并表现出不同的实现方式。 环境的变化和农耕技术的进步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农业及其各项技术对环境因素的依赖关系,因此不同的环境条件就有不同的农业耕作方式和与之相应的农耕技术。总体说来,环境变化对于耕作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综合多样的。农耕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势必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是并存的。
汉代中原诸郡农耕技术选择趋向
作者: 王大宾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代   农耕技术选择   中原诸郡  
描述: 两汉农业之发达、技术之高明已为众家所论。牛耕之推广,铁器之使用,乃至代田区田之发明,皆证明传统精耕细作体系之初成,中原诸郡之农耕技术堪为其代表。然细考文献之记载与出土之铁器可知,精耕细作技术在中原诸郡的农业生产中并非唯一选择,其原因与表现皆非常复杂。本文认为,汉代中原诸郡的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各不相同,经济与技术发展颇不平衡,因此其地旱作与稻作、牛耕与耒耜、精耕与粗放并存,交错发展,致使各地存在多样的技术组合并有复杂的表现形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