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 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
全文: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 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
全文: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探讨研究
作者: 张庆新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景观类型   符号学   农耕文化  
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
全文:中国古典园林诞生于封建社会,其雏形阶段便具有农业生产功能,说明从初期开始农耕文化与古典园林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一方面农业景观可以提供生活物资,另一方面园林中创造的田园生活意境能够满足园居者亲耕务农的归隐情趣。具体如皇家园林艮岳中的西庄、圆明园中的北远山村等是有农业生产性质的景致,上林苑中的茧观、西苑中的丰泽园等是与农事活动相关的祭祀场所,私家园林辋川别业、归田园等反映的是田园隐逸之意,这些都是蕴涵农耕文化的园林形式。由此可见,农耕文化渗透在古典园林之中。 本文拟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分析其园林表现。以农耕文明的起源为契机,阐述农耕文化对于园林形成的意义,然后从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蚕桑意象谈起,分析其在古典园林中具体应用。此外,试图寻求农耕文化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隐逸思想之间的联系,剖析老庄的农业哲学观念和孔孟的重农思想对园林中农耕文化的影响;阐释田园文学浸润下隐逸思想的发展变化,文人雅士从最初的隐逸田园到隐于园。探析农耕文化思想对古代造园观念所起的作用,并利用古典园林的著作理论及现存园林实例,归纳整理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园林表现,总结其中蕴含的原则规律,同时借鉴符号学的研究方法,探求这些共同原则的文化渊源,研究相同意象主题在不同园林实例中的造景手法,以及表现农耕文化的不同景观类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古典园林,体验古典园林所带来的非凡感受,期望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
作者: 包玉山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牧文化   平等   农耕文化  
描述: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
从语言词汇看白马藏族的农耕文化特征
作者: 魏琳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经济结构   白马藏语   农耕文化  
描述: 白马藏族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词汇范畴,透过这些语言词汇层面,这个民族的农耕文化形态便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反映了白马藏族早期所从事的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农具制作工艺水平,并与其他几种生产方式彼此互补,构成了具有多元化特色的经济结构类型。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结果·反思——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的意义
作者: 包玉山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游牧文化   平等   农耕文化  
描述: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
从语言词汇看白马藏族的农耕文化特征
作者: 魏琳   来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经济结构   白马藏语   农耕文化  
描述: 白马藏族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词汇范畴,透过这些语言词汇层面,这个民族的农耕文化形态便赫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反映了白马藏族早期所从事的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农具制作工艺水平,并与其他几种生产方式彼此互补,构成了具有多元化特色的经济结构类型。
甘肃省陇东地区“耍社火”习俗——以静宁县仁大乡为典型的考察
作者: 李军   来源: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火   民俗   农耕文化   陇东地区  
描述: 甘肃省陇东地区的"耍社火"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内涵。然而,在农业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之下,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在当地农村正在日益淡化,而官方组织的社火比赛,尽管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但在传统内涵方面已明显变味。
论中国影戏的农耕文化特性
作者: 李跃忠   来源: 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出目的和功能   中国影戏   农耕文化  
描述: 从中国影戏的起源地及其流布地区来看,影戏应是农耕文化的产物,至于围绕农业丰产仪式所形成的大量民俗活动,则是影戏的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作为农耕文化里的产物,它具有一些农耕文化的特性:影戏的演出季节、演出剧目、影戏的演出目的和功能等都是与农耕文化相适应的。
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 刘艺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价值   农耕文化   乡风文明  
描述: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各种不良风气的挑战,其根源在于农村传统道德文化日益缺失。农耕文化产生于农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道德文化品格,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感召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农耕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以此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