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作者: 张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环境效应   历史地理  
描述: f the earth's surface.Therefore,it has great benefit for clarifying the mutual 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land and their change principl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when the land use and the land cover changes are chosen as the study perspective.
全文: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导致地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以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研究视角对明晰各历史时期人地互动及其变迁规律大有裨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提出把过去300年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面貌列为重点研究的问题。特别是1999年,在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起草的《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预研究报告列出了五个研究重点,明确地将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列入其中。这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历史地理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此后围绕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 河西走廊地处祖国大陆腹地,曾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走廊文明。然而明清以降,人们对土地资源肆意开发利用,并且日益演化为一系列生态问题,由于这些生态隐患得不到根治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化,而这正是酿成今天河西走廊成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本文即着眼于此,阐释了清代人们对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因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认为今天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莫大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期望对今天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治理有所启示。全文共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其余共五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明确了河西走廊的区域属性,阐明土地利用开发的自然基础和人文环境。 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垦殖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并揭示由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绿洲等土地覆被的影响。同时,该部分还分析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人文驱动因子和自然制约因素。 第三部分阐释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植被惨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剧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个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总结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失调的问题;其次,鉴往知来,从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水经注》的历史地理考证成就
作者: 孙钦善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阳   御史中尉   善长   道元   萧宝夤   《水经注》   关右   州刺史   《魏书》   历史地理  
描述: 郦道元(?—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历任御史中尉、荆州刺史、关右大使。雍州刺史萧宝夤反,郦道元被执遇害。传见《魏书》,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
《水经注》
作者: 郑连第   来源: 中国水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谋玮   刘献廷   合校水经注   《水经注》   历代学者   四渎   片语只字   妙绝古今   博极   历史地理  
描述: 《水经注》是一部系统记述我国河道水系的历史地理名著,成书于公元六世纪初期,北魏郦道元撰。全书共40卷(原书在宋代已散失5卷,现在所见40卷为后人分割改编凑成),约40余万字。此书以《水经》为纲,作了40倍于原文的注释,所以称《水经注》,实际是一部新的创作。清初学者刘献廷称赞说:"郦道元博极群书,识周天壤。其注《水经》也,于四渎百川之源委、支派、出入、分合,莫不定其方向,纪其道理。数千年之往迹故渎,如观掌纹
浅谈农田水利史的几个问题
作者: 汪家伦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灌溉水源   农田排水系统   研究工作   我国农业经济   农业史   农业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   水利史   陈浅   历史地理  
描述: 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历史悠久,成就巨大,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利史、农史以及历史地理等学科从不角度对古代农田水利问题开展了认真的研究,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对水利史上的一些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认识。笔者不揣固陋,拟就以下几个问题,略陈浅见,以供进一步探讨的参考。
祖国历史地理文献述略
作者: 靳生禾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依据   地理总志   地理知识   地理学史   地理志   殷商甲骨文   历史时期   汉晋   地理文献   历史地理  
描述: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悠久的文明古国,古来我国人民的地理知识与我国文明史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殷商甲骨文已有大量具有地理价值的地名,在后来的几千年历史时期中,我国地理文献内容宏富,体制斑烂多彩,并具有绵绵数千年的连续性。发掘、研究和利用这些地理学遗产,可资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的地理视野,探索祖国地理学的前进踪迹,以及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历史依据。我们古代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相互渗透,彼此内涵十分丰富。古代地理撰述,以地志和图籍为主,游记和方志更不可胜致。以下按先秦、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四个阶段,举列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理名著,附以简单的介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