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
作者: 李如彬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化   新世纪文学   乡土小说“庄稼”书写  
描述: 乡土小说以其强烈的底层关怀意识和时代责任感,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反映乡村面貌和城乡关系的作品层出不穷,在这类作品中出现了一批集中描写“庄稼”的小说。“庄稼”在此被赋予新的内涵,为我们解读乡村面貌和城乡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划分,对这类作
全文:乡土小说以其强烈的底层关怀意识和时代责任感,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反映乡村面貌和城乡关系的作品层出不穷,在这类作品中出现了一批集中描写“庄稼”的小说。“庄稼”在此被赋予新的内涵,为我们解读乡村面貌和城乡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划分,对这类作品进行分类解读。在以农耕为主的乡村,农民对庄稼有着天然的依赖感,这种依赖感随着城市化的冲击发生了质的改变。在乡村:农民对庄稼的依赖弱化,执著的庄稼捍卫行为变得无望,告别庄稼的选择使乡土发生裂变。在此,“庄稼”不再是农耕文明的单纯参与者,更是乡土裂变的见证者,农民在城市化的冲击下逐渐弱化了对“庄稼”的依赖,也弱化了对农业与农村的依赖。 在城市:庄稼将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并置在同一空间,见证了城乡的冲突与互补。在此,“庄稼”不仅仅是农耕文明的符号,更是农民寻求自我安慰的情感寄托。农民对“庄稼”的依赖感增强,对农业与农村也有些许怀念。庄稼在城市空间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心中的乡村记忆。在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的当代,告别城市回归乡土成为农民的又一次选择,只是这种回归具有明显的抽象意义,农民对“庄稼”的依赖也更加精神化。本文正是以庄稼作为研究视角,以它在乡村与城市的不同遭遇作为分析的基础,借此把握农民对庄稼的依赖感变化。城市化彻底打破了农民与庄稼的依赖关系,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农民都不可能恢复与庄稼的原始依赖感,但是这种依赖感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其它方式呈现出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