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植物染料研究
作者: 谭光万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品化   中国古代   植物染色技术   染色文化   植物染料   染料作物  
描述: Before the synthetic dye has been invented, all of the world were used the natural dye, especially the vegetable dye for dyeing.
全文:在合成染料诞生之前,全世界染色都是以天然染料为原料,而其中植物染料为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利用植物染料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掌握植物染色技术的国家。染料植物至少在夏代就已被驯化,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我国古代丰富的染料作物为植物染色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植物染色技术的发达则为染色提供了技术支持,纺织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衣物色彩的需求为植物染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植物染料逐步作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到明清时期,植物染料的商品化程度已很高。在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中,色彩与王朝更替和贵贱等级紧密相联,这就使得植物染料的生产和销售具有特殊的地位。 目前对我国古代植物染料的研究还停留在古代染料作物种类的归纳总结以及古代植物染色技术的科学分析层面,缺乏对染料作物种植技术,植物染料商品化以及古代常用植物染料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史料,试图从农业史,经济史,技术史和文化史的角度全面考察我国古代植物染料。 首先,根据我国古代农书的记载,结合现代植物学的知识,将我国古代常见染料作物按其所染色系分别进行考证,力求实现名实对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栽培、采收、储存。此外,通过对唐、宋和明清时期方志资料的搜检,考察了这几个时期染料作物在全国的种植分布概况,通过对比,得出明清时期染料作物的种植,不论种类还是地域都有很大的扩展。 其次,结合技术史和纺织史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新考察了我国古代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我国古代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先进的植物染料提取技术;多样的植物染色法;完备的植物染整工艺;齐全的染色工具和不断扩大的色谱。 再次,根据已有史料对我国古代植物染料的商品化进程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从史料的内容特点出发,将古代植物染料的商品化进程划分为汉至元、明清两大时段进行考察。汉至元,这一时期是植物染料由自用转为商品性生产并不断扩大,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时期。植物染料以贡物和商品的形式在国内和国际间流通,宋代出现政府统一收购。植物染料不仅可以充当赋税上交,而且政府开始对植物染料的贸易课税。基于明清时期地方志资料,我们对明清时期植物染料的在全国的商品性种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流通进行了考察,并重点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染料-蓝靛的种植集中区域和商品化程度。我们认为明清时期我国植物染料已经高度商品化,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为染料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空间;发达的植物染色技术为植物染料的生产提供了条件;兴盛的纺织业推动了染业的发展。 最后,从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染色文化,重点关注了古代染色管理机构的演变;“正色”及其政治文化含义;“五行学说”对各朝正色的影响;历代服饰所蕴含的色彩文化。 近代化学合成染料传入之后,传统植物染料渐渐淡出主流市场。文章结尾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探讨,并将合成染料传入我国的最早时间精确至1897年。化学染料的污染和对人体的毒害,让人们重新开始关注天然植物染料,植物染料的复兴虽然面临着技术上的难题,但使其重放光彩,并不遥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