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河州屯田
作者: 马志勇   来源: 档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历代王朝   管屯   中央政权   屯寨   前凉   蕃弓箭手   青海省东南部   先零羌   巧立名色  
描述: 临夏古称河州,以黄河而得名。不过古代的河州,辖区比现在大很多,譬如前凉时期的河州,辖境包括今甘肃南部和青海省东南部。在这么一大块边境土地上屯田,当是中央政权的一种既定国策。所以,河州屯田自汉朝至民国,断断续续,延续了近2000年。关于这块地域的屯田,学界很少注意,有必要仔细研究。河州屯田分"军屯"和"民屯",是历代王朝解决边远地区驻军给养的一项措施。今临夏地区的屯田主要是军屯,始自汉,盛于唐,衰于清,罢于民国。
古代“屯田积粟”的军事经济思想
作者: 谢守和   李益敏   来源: 军事经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治粟都尉   思想宝库   军事经济理论   军事经济研究   军民结合   因粮于敌   古代文化   古代军事   中国特点  
描述: 我国古代的军事经济同古代文化一样,是我国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它,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提高军事经济理论水平,促进军事经济研究的健康发展。粮草是古代作战中的头等重要物资,“军无粮食则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纵观古代战争史,历代军事家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精心谋略,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古代军事经济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是在内“屯田戍边”、在外“因粮于敌”。本文拟对我国古代“屯田积粟戍
中国古代的“屯田戍边”
作者: 张运富   来源: 国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赵充国   历代王朝   宣帝   弓马   移民实边   屯田戍边   北部地区   西羌   西汉初期  
描述: 在中国古代史上,一些擅长于弓马骑射的游牧民族,如匈奴、西羌、突厥、蒙古等先后崛起和称雄于中国北部地区,它们动辄牧马南下,骚扰中原,给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带来极大威胁。为了稳定统治,巩固边防,历代王朝除了不断修筑长城,增治壁垒,重兵布防外,采取的另一重大措施就是"移民实边",进行屯田。移民实边,就是将内地民众迁移到边疆安置定居,而屯田则是政府利用军队或农民垦种土地,征收赋税
中国古代军屯叙论
作者: 周凯军   来源: 军事经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宋略   正始   塞下   农官   军事经济史   屯田制度   农业生产   边兵   陇右  
描述: 军事屯田,是古代驻屯边塞的军队从事有组织的农业生产,以获取军粮,保障军队供给的军事经济制度。军屯在中国军事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军屯发端于西汉时期。最先提出这一主张的是当时的著名政论家晁错,他在《募民徙塞下书》中倡言:“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汉文帝采纳这一建议,于公元前178年颁诏试办军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
浅析中国古代的屯田戍边
作者: 范永贤   来源: 军事经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国皇帝朱元璋   赵充国   民屯   屯田戍边   则耕   兵农合一   《明实录》   秦皇汉武   九郡   开荒种地  
描述: 所谓屯田,就是开荒种地,分为军屯、民屯。本文主要分析军屯。据现有资料看,我国古代的屯田始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了。西汉的大政治家晁错,第一个提出了“徏民实边”“屯田自给”,主张从内地移民边塞安家落户,屯田种地,建造城池,防止异族入侵。西汉名将赵充国,则是我国历史上组织大规模屯田戍边的创始人。当时,他统率骑兵四万,屯驻五原、云中等西北九郡,所耗物资甚巨,每月需用粮199630
赵充国屯田及其收效
作者: 陈汉平   来源: 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羌人   百官公卿   大司农   湟中   乡亭   屯田制度   罕羌   清文献通考   弛刑  
描述: 本文对西汉赵充国在湟中屯田的史实进行了研究和考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对此次屯田作了新的评价。作者认为,赵充国屯田湟中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不尽为得谷而设,屯田的内容多非耕种,屯田也并未获得谷物,屯田所取得的胜利,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胜利。
河湟“花儿”里的岁时节日风俗
作者: 张永鹤   来源: 中国土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拔延山   河湟   农事节日   龙抬头   岁时节日   乐都   赵宽   化隆   八月十五  
描述: 河湟地区是青海东部黄河、湟水两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西宁地区一市两县和海东地区六县。1942年在乐都县老鸦城出土的汉《三老赵宽之碑》,说明至少在两汉时,河湟地区就已成为中央封建王朝直接管辖的地区。《三老碑》和史载的西汉赵充国河湟屯田说明汉族人在两汉时就已大量进入这个地区。公元609年,隋炀帝在拔延山(今乐都、化隆一带)的围猎活动,打击了同时期的吐谷浑
赵充国屯田及其收效
作者: 陈汉平   来源: 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羌人   百官公卿   大司农   湟中   乡亭   屯田制度   罕羌   清文献通考   弛刑  
描述: 本文对西汉赵充国在湟中屯田的史实进行了研究和考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对此次屯田作了新的评价。作者认为,赵充国屯田湟中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不尽为得谷而设,屯田的内容多非耕种,屯田也并未获得谷物,屯田所取得的胜利,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胜利。
赵充国治羌
作者: 郑铁巨   来源: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充国   宣帝   羌人   后将军   战功赫赫   罕羌   上邽   西汉王朝   奴隶主贵族   先零羌  
描述: 赵充国(公元前137——52年)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他是西夺王朝身经百战的老将,以英勇善战著称。由于他在反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中战功赫赫,官拜后将军。他经历武、昭、宣三世,并受命与霍光同辅宣帝。赵充国善于治军,“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汉书·赵充国传》,下同)他能征惯战,而且颇通羌人之事。尤其在他主持处理羌人问题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