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亚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伊犁   社会经济  
描述: After unifying Xinjiang,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General governance system to govern Xinjiang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Qing dynasty.
全文: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成为全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沙俄侵占大片土地,伊犁遂为边城,首府也迁往乌鲁木齐。新疆建省后设立府县制,伊犁九城中的绥定成为伊犁府的治所,中心城市由惠远转为宁远城。清代伊犁在整个新疆以至在我国西北边疆中具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其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专门史、历史地理学中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有清一代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其在清代各个不同时段的经略思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民族和人口的迁移分布、农业屯垦及水利建设的兴衰、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开垦范围的消长和移动、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工矿铸造业、商业贸易和城镇交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力求真实地反映其变化过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找出其中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对在人类的开发活动影响下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以伊犁河谷的研究为典型“个案”,为专门史、区域历史地理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伊犁地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有益的历史借鉴。
魏晋南北朝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武冠芳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   北方  
描述: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metimes changed the process of the history of society" .
全文: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之一,“生态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有时曾经改变了社会史的进程”。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环境变迁与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相互影响。从东汉至隋唐的这一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寒冷期,是一个气候异常期。经过先秦两汉的开发与无数次战争的涂炭,平原地区已无森林可言,深山地区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该期水资源甚为丰富,野生动物也广为分布,但也呈下降态势。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频数最高的是水旱之灾,其次为地震、风灾、霜雪、疫灾、蝗灾等。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人为地对生态的破坏有战乱狩猎、垦田伐木等人类行为,这些行为较之自然因素为害之烈更加严重。 该期寒冷干旱的气候直接影响着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使其不得不向南迁移,从而加剧了与汉族社会的矛盾。气候的变迁对农业社会的影响更加严重,因农业欠收,兵祸连绵,中原地区农业人口或死于天灾人祸,或逃往他乡,人口急剧下降。游牧民族重又迁入,经济再次由农转牧。由于畜牧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一些被开垦的地方重新成为牧场,秦汉以来形成的农耕景观又恢复为草原景观,客观上对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还以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为例,进行了气候学原因的分析。北魏的迁都,由北而南,从生产生活方式来说,是由游牧社会渐转为农耕社会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移民南下的根本目的是希冀通过新的经济活动空间的开拓,调节由于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条件的恶化,造成人口相对过剩与生产资料来源相对缩减的矛盾,缓解游牧民族为此而面临的生存危机。
民国时期西北移民垦荒事业研究
作者: 王永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民思潮   民国时期   垦荒   影响   西北  
描述: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large body of insightful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issue in recent years, ye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unsolved in the field.
全文:民国时期的西北移民垦荒是民国时期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一项重要事业,近年来,专家和学者对这一事业做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搜集民国时期遗存下来原始数据、参考今人论著,对民国时期移民垦荒思潮、移民情况、垦荒状况以及这一事业的历史影响分析研究,是本文的主要论述内容。 首先,本文论述了移民垦荒思潮兴起的原因、国人对移民问题的讨论以及移民殖边筹划。通过对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分析,得出国人对边防问题、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忧虑是产生移民思潮的主要原因。在分析移民思潮问题时,文章主要论述了两种观点,一为主张大量向西北移民;二为“罗致人才先于大量向西北移民”。关于移民殖边的筹划上,主要介绍了垦殖区域的划定、移民的选定、移民机构的设置和经费问题。 其次,本文对荒地的调查与领垦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民国时期编修的内政年鉴、中国经济年鉴等各种年鉴,对西北的荒地面积及各省的荒地面积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这部分论述里,还对国民政府的领垦条例、各省领垦办法、各省领垦情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本文又通过对原始资料和今人论著整理分析,统计了移民数据,分析了移民概况,得出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向西北移送的难民人数庞大,但是农民所占比例不大,垦荒性质的移民相对很少。 最后,本文运用人口社会科学、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论证了西北移民殖边思潮、西北荒地的开垦、移民等问题时应谨慎行事,一定要结合西北地区的特殊情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建设方法。民国时期的西北移民垦荒事业,对西北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长远的负面影响较大。今天我们在思考开发西北、建设西北时,一定要有科技眼光,不能太迷信人多力量大的思想,人才才是西北地区所需要的。
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来霞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吐谷浑   吐蕃   青海草原  
描述: t Territories distributed a few mature Minority forces,for example: TuYuhun, Tibet, Party items.
全文: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王朝一度开疆扩土,而此时在西北地区,也分布着几支成熟的民族势力:吐谷浑、吐蕃、党项等。隋朝初期,吐谷浑趁隋朝无暇顾及之机,经常寇扰隋朝西北边境。隋炀帝即位后,西征吐谷浑。吐谷浑处于唐朝与吐蕃的中间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唐蕃双方争夺的重点。对于唐朝来说,控制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道(又称青海道、吐谷浑道),与丝绸之路北道(又称河西道)并进,为进一步深入西域打下基础。更重要的一点就防守而言,如果广大吐谷浑地尤其是赤岭附近被吐蕃占领的话,就是以唐朝骑兵的速度,吐蕃也可以在六七天内到达长安附近。所以说吐谷浑是唐朝西北的屏障,吐谷浑与唐朝唇亡齿寒,一旦失去吐谷浑,唐朝的陇右地区就会面临吐蕃极大的威胁。对吐蕃来说,能否控制吐谷浑,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隋唐时期在青海草原上的战争相当频繁,根据史料记载统计,隋唐与吐谷浑之间规模较大的战争共有7次,吐蕃与吐谷浑之间有3次,唐与吐蕃之间有12次。战争过程中,军队的兵马对草原植被的践踏和对植被的砍伐给草原的生态造成了影响。军队驻扎后的草场,要经过长时期才能恢复。若是草皮遭到严重破坏,在生态脆弱的青海草原恢复起来就更加困难,很可能使那一地区的草场荒漠化或沙化。在战争中火烧草原的方法也屡见不鲜,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屯田开垦,对青海草原尤其是青海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农牧交替的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轮番替换,开垦、耕种、弃耕、放牧、沙化、再开垦,使草原的生态受到影响。当农耕民族统治这块地区时,开垦种田,当游牧民族主宰这块地区时,弃垦放牧。这些开垦的土地,一旦抛弃,疏松多沙,且地表裸露季节,正值少雨和大风季节,周围又被大面积的荒漠风沙所包围,沙漠化的发生就接踵而至。 青海草原虽地域广阔,江河横流,但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生长期短,牧草因受低温、强辐射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草群普遍低矮,畜牧条件差,草原的承载力也比较低。战争的迭起,使草原生产力遭到破坏,不同程度地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破坏性的影响日积月累,加上在青海草原农业垦殖的迅速发展,使这一地区草原承载压力加大。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有一定的周期性,对这种周期性影响很大的因素便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恢复这个周期。以战争为直接动力,完成“生态移民”后,人们在一个新的社会组织体系和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人口迅速膨胀、耕地大量开发,社会获得进步,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资源质量逐渐降低,人们的生存受到环境和资源的严重限制,在战争的催化作用下,人们又轻易地开展了另一个新周期下的生产。 历史时期以移民屯垦为模式的西部开发都是粗放型方式,尽管其军事和政治意义重大,但经济和环境意义却难以一言以蔽之,如与气候变化相叠加,很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退化的结。且军事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反作用,大多是破坏性的。我们可以从军事活动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的学说。 历史时期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启发我们在今后制定开发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顺应环境变化规律,特别是要用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评判一切土地开发活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应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任务。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的变迁与农耕技术的选择
作者: 王大宾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变迁   农耕技术选择   中原   秦汉  
描述: 环境对农耕区域及其技术的形成有明显影响。除去社会生产关系因素,制约农耕技术的环境因素大体有气候、水资源、土地和土壤、植被以及人口环境,耕作技术处于多种环境因素的中心。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代表传统农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技术水平及其发展程度是我们认识其分布规律的基础。这一基础形成于先秦时期
全文:环境对农耕区域及其技术的形成有明显影响。除去社会生产关系因素,制约农耕技术的环境因素大体有气候、水资源、土地和土壤、植被以及人口环境,耕作技术处于多种环境因素的中心。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代表传统农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技术水平及其发展程度是我们认识其分布规律的基础。这一基础形成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的积累,即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转变和一系列农耕理论与技术积累。适应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环境的变化,农耕技术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程度逐步提高,实现方式逐渐具体。 秦汉时期的气候变化,一般认为是前汉温暖湿润,后汉出现一定的变化。从农业技术和物候学的研究来看,大势如此,其间多有波动并伴有极端气候。气候条件及其变迁直接影响到农耕技术体系的形成并间接影响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口的数量及分布。秦汉时期中原的地表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呈现出较大的由北向南递增的南北差异和区域特点,北部多沟渠,南部多陂塘。这种分布特点造成了精耕细作实现形式的差异,以及植被和人口的分布。秦汉之际中原地区森林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大面积农用耕地被开垦出来,自然植被被农业植被代替。中原地区是汉代人口重心之一,各区域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但变化各不相同。人口充裕常促使农业垦殖的扩张和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特定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人口分布的时空差异成为农耕技术类型的重要选择条件。人口激增的压力和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势必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选择奠定了传统农业的技术基础,农业理论完备的同时,技术体系也逐步形成;中原地区不同环境区域内的农耕技术都呈现出上升势头,并表现出不同的实现方式。 环境的变化和农耕技术的进步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农业及其各项技术对环境因素的依赖关系,因此不同的环境条件就有不同的农业耕作方式和与之相应的农耕技术。总体说来,环境变化对于耕作技术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综合多样的。农耕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势必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是并存的。
晚清政府的劳动力就业政策
作者: 谢飞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就业   实业教育   移民实边   晚清政府  
描述: reme ruler of the country' s attention,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is no exception
全文:无业劳动力的就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历来受到国家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晚清政府也不例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成为他们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西方廉价商品开始在中国倾销,导致中国的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农村开始出现大量的无业劳动力。大量无业劳动力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清王朝的统治。为了解决这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晚清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劳动力就业政策。由于晚清时期,正是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力就业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传统性和创新性。 本文运用整体研究和区域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晚清时期劳动力就业政策的复杂性。晚清无业劳动力产生三个主要原因: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战争因素的影响,然后归纳了晚清政府的主要就业政策及意义。首先,在手工业领域创办工艺局,对失业贫民进行教养兼顾的方法,解决贫民的失业问题。其次,在农业领域主要采取开垦荒地,增加耕地的绝对数量,缓和人口的增长与土地不足的矛盾。另外,还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革,具体扶持政策包括改进农业技术,介绍新式农具、推广技术农作物。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最后,发展实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此基础上,更深入探讨晚清政府的就业政策绩效及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根本之策。
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
作者: 邵侃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灾害史   农业灾荒文献   减灾技术   灾荒赈救   灾害预防  
描述: n the 1920s when China was called “the Land of Famine” by an American relief worker, the phrase immediately gained currency.
全文:农业灾害是灾害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所有以农立国的国家而言,灾荒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1926年Walter H. Mallory的China: Land of Famine一书问世以来,“饥荒的国度”这一称谓便被冠之于中国。据本文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农业气象灾害的年次为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我国历史时期的农业灾害频次之高,强度之大,世界各国历史上鲜有能相比拟者。 古代人民在承受各种灾害打击的同时,也开始了认识灾害、防治灾害的探索和实践,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措施防灾抗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救荒制度建设和减灾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本文以历史时期的抗灾救荒活动为基本参照系,按照现代灾害学原理,将中国古代农业灾害治理条理析分为经验与科学共同支撑的农业灾害防测机制、技术特点鲜明的农业减灾系统和政府主导下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三大部分,在具体把握中国古代各类农业减灾备荒方略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减灾效果,进而构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 首先,按照传统农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把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农业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包括灾种结构、不同灾种的灾害发生年次、灾害发生频率等,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灾害发生频率图以及古代农业灾害发生频率趋势图。由此观察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农业灾害系统中水、旱、雹、风、蝗五大灾种发生频率最高、危害范围最广、致灾作用最强烈;各个灾种的发生频率在整个历史时期基本上都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析其原因有三:一是作物种植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农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灾害系统逐步完善;二是人口的增多和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灾情不断恶化;三是灾害监测技术的进步和文献记载的增多,也在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上升。 第二,从灾象特征的识别、气象仪器的使用和防灾物种的引进三个层面剖析古代农业灾害防测机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拥有丰富的农业气象知识,尤其擅长把握一些灾象特征,通过经验的积累和科学的推理做出天气预报和丰歉预测,主要包括物象测天、天象测天、节气测天、农事安排防灾四个方面;在定性分析的同时,还使用测风器、量雨器、天平式湿度计、地温表等气象仪器对农业气象进行定量观测,使预报更加精准;引进与推广种植高产、易种作物品种,以备灾荒,是灾害预防机制在农业技术层面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三,古代农业减灾系统由农业减灾、工程减灾和生物减灾三大主体组成,是历史时期防灾减灾活动的核心部分。把农业生产和减灾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以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防治病虫草害的田间管理措施和耕作制度、选育和引进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为中心构建而成的农业减灾技术体系,是中国传统农业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减灾工程技术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旱灾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农田排灌器具的设计使用、治河工程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南方水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三个方面;历史时期的生物减灾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成本低廉,安全性高,较能维持生态平衡,主要应用于蝗害治理活动中。 第四,传统社会多主体的农业灾荒赈救体系是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各阶层和灾民自身也积极参与。由于占有绝对比重的社会资源,政府的救荒活动将直接决定救荒成效的大小,历代政府均积极加强以“荒政”为主体的灾荒赈救体系建设;贵族官吏、富商大户、宗族、宗教等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民间力量,通过赈济钱粮、施医济药等多元化的方式救荒济民,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填补了政府赈灾的真空地带和不足之处,构成了古代社会颇具特色的民间社会非制度化的赈救网络结构;农业灾害的主要承载体——灾民也积极的进行自救,包括筹措食物、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等各个方面。 第五,在精读代表性古农书、救荒书、占候书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农业救荒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收书范围,分析其内容体例特点,详论其中所蕴含的减灾科学技术资料分布,并对其史料价值进行评估,以弥补农业救荒文献综合性研究之不足。古代农业救荒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含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灾害防减活动和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论文最后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恶化,人类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又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全当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提高农业自身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大对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的投入和提高灾害防减活动中的科技含量等。
论施粥与乾隆朝的赈灾政策
作者: 左玉莲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赈灾政策   施粥   乾隆朝   评述  
描述: people's life brings great destruction and influence.
全文:清代乾隆年间水、旱、蝗、火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灾害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自然灾害的状况、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探究它们的成因及其社会影响。有清一代,最重救灾,到了乾隆朝赈灾措施更为完备。在众多赈灾手段中,“施粥”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办法,在大灾之年,施粥有利于救济流民,防止发生流民起义,巩固统治;对于拯救垂死饥民,为社会保全劳动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施粥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吏胥作弊,因而在救荒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立求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乾隆朝的施粥以及赈灾政策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对当时所采取的防灾、救灾措施进行深入总结,从而为今天的防灾、备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乾隆朝的自然灾害进行梳理,给予灾害相对准确的定义,进而讨论乾隆朝的自然灾害以及政府面临大灾时所采取的主要的赈灾办法。 第二部分对乾隆朝的“施粥”政策进行系统的考证,阐述了施粥的前期准备工作,施粥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施粥的经费来源等等。 第三部分是对“施粥”政策的评价,分析了施粥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效果的同时,对施粥政策存在的弊端作了阐释。由此对乾隆朝所实行的赈灾政策进行客观的评述。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历史灾害研究与当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历史灾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流民入山和山地开发上,偶有对区域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的研究也只是零星寄寓其它内容之中,专门、系统地对历史灾害研究并不多见,至于对灾后的社会应对——清廷和地方官府赈灾救荒的研究内容更为少见。而对该区域清代水旱灾害频发与大量外来流民垦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有利于加深认识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期灾害复原为切入点,通过对清代安康地区诸多地方志资料的查阅、解读和分析,深入考察区域历史灾害概况、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和灾害社会应对等问题。 文章整体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为灾害概况、影响、特征与成因,以灾害发生为中心;二为灾害的应对,包括灾后的拯灾救荒与灾前的防灾备荒,以应对措施为中心。全文分为四章,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是阐述本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主要介绍选题依据、本研究的时空界定、相关研究评述,以及研究思路、方法、意义。 第二章主讲孕灾区概况与灾害的影响。该部分以各类灾害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影响为中心展开。就孕灾区概况而言,文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灾害概况三个方面对孕灾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总结出了清代安康地区水、旱、地震、风、雹等灾害发生的特征,即:反复性与伴生性,区域不平衡性,成灾范围大、影响程度深等。就灾害影响而言,表现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为:区内人口巨大伤亡,城防、田舍、水利设施的严重损毁,民众伦理精神的极端扭曲与区域社会秩序混乱。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持续不断的灾害冲击之下,人们环保意识开始萌发。 第三章主讲灾害的特征与成因(以水灾为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水灾是安康地区发生频率很高且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为典型的暴雨型洪水灾害。从时空分布上说,清前期水灾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清中期水灾发生较少,持续将近一个多世纪;清后期水灾与清前期相似,仍大致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另外,清前期水灾发生突变性强于后期;而清后期的水灾次数则较前期多,且涉及区域广,灾害的影响也较重。从灾情和致灾原因上说,清代安康地区水灾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主要表现为粮食减产与绝产、道路冲毁、田庐漂没、人口损减、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凸显。灾害形成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其中以社会因素为主导。自然原因表现在气候、地貌、地表覆被状况、河流水文等方面,社会原因则主要表现为“流民”涌入改变了清代安康地区的人口增长与分布状况,垦殖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各种环境效应。具体表现为:流民“涌入”引发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从而使区域景观由自然景观向着人文景观方向发生巨大转变,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为主)和环境灾害的频发(水灾为主)。 第四章主讲灾害的应对。整体内容以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为中心展开。就灾后救荒而言,清代安康地区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等环节;主要措施包括抚恤、蠲免、缓征、赈济、平粜、捐输(劝输)、借贷、遏籴、安置流民以及备荒(防灾)等。可以说,清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固定的程序,基本上已经走上制度化、固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和清中前期相比,该区清代中后期才真正是古代荒政比较完善且实施力度较大的时期。就灾前备荒而言,其措施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则以仓贮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为主要对象展开。在仓贮方面,文章对三类仓库(以常平仓和社仓为主)设置规模与灾害发生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水利设施方面,灌溉设施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为:超过一两千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持续发挥作用;与“流民”涌入而引发“垦殖扩张”相对一致,以灌溉、御水为功能的水利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山区灌溉“堤堰”的建造呈现出“型号趋小与数量增多”的趋势。
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研究
作者: 郑庐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立法效果   灾荒救济法制   荒政  
描述: 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法制,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之所以选择清代进行研究,概因
全文: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法制,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之所以选择清代进行研究,概因清代是历代王朝中灾荒救济立法成果最丰富、内容最详备的朝代。清代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继承了以往各朝代的荒政立法成就并有所发展,研究清代即可窥见整个中国封建时代荒政立法的特征和面貌。可以说清代各项救灾措施乃至防灾减灾设施的使用管理皆有法可依,如遇灾荒,各级政府和官员仅需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事项展开救灾活动即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不仅立法成就高,且在指导清政府的救灾实践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另外一个研究原因是清代乃距今最近的封建王朝,其灾荒救济法律体系中应有一些积极有益的成分,有一些反映救灾客观规律的内容,这些对于仍在遭受灾害侵袭、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救灾法的我们而言仍有借鉴意义。而对于这个领域的法律制度,以往无论是经济史学者还是法制史学者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既少且浅。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整理研究,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本文研究对象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律体系及其实效,文章结构分为导言、正文、余论三部分。 导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荒政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研究意义,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进行本文研究的必要。理论意义即尚未有人从法律史的角度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本文希望弥补这个遗憾;现实意义即我国现在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救灾法,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清代救灾法,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第三部分是现有研究成果介绍,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荒政学著作《救荒活民书》以及近现代以来一些有重要地位和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在最后提出,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荒政中的法律制度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将深化此方面的研究。 正文分为四章: 一、灾荒救济法制概念、立法原因和目的。本章首先明确什么是灾荒救济法,其与类似概念如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的关系如何。其次考察灾荒救济立法之所以受到重视的原因和立法目的。 二、灾荒救济法历史流变及清代灾荒特点与应对。本章简要叙述了我国传统荒政及灾荒救济立法的起源(春秋战国)、形成框架并初步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较为完备(唐宋)、继续发展达到鼎盛(明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归纳了清代灾荒的特点及其应对,引出下文。 三、清代灾荒救济及御防法律体系。本部分将清代灾荒救济方面的法律规定整理归类为救灾法律体系和防灾减灾法律体系两大部分,然后以各个救灾程序、各项救灾措施和各种防灾减灾办法为分类标准将相关的法律进行了归类整理,指出清代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救灾法律体系。 四、清代荒政书的作用及灾荒救济立法效果。本章首先考察了清代荒政书对于灾荒救济法律的影响和作用,然后在上一章整理归类的基础上具体考察清代灾荒救济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效,以清代中前期和末期各举一救灾实例加以说明法律执行的效果与政治环境、经济条件是密切相关的。本章还考察了清代官方立法和民间救灾行为的关系以及民间救灾行为表现。 余论参古酌今,讨论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的现实意义,指出通过研究清代灾荒救济法制,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确定新救灾法的立法原则和立法内容都有所助益。
< 1 2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