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
作者: 肖学俊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迁   锡伯族   多重认同   族群意识  
描述: This thesis is a special study on Handucun, traditional opera of Sibe ethnic community of Chabuchaer, Yili Zhou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全文:本论文是对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群民间戏曲艺术汗都春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论文的写作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本人较为深入的田野工作,对汗都春艺术及相关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采录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从历史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角度,力求对汗都春作出历史的梳理、艺术的分析和文化的解释。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锡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概说;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平调与越调艺术特征研究;汗都春与新疆小曲子的对比分析;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有关锡伯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建议。 论文所呈现的创造性成果和新的学术见解主要包括:对汗都春的来源及各种称谓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首次找出汗都春(handucun)一词的源头并对其涵义作出注解:通过实证,明确了汗都春之平调声腔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移居新疆的汉、回艺人传入的曲艺和戏曲艺术,纠正了同时存在的平调“源于东北”之观点;较为详尽地描述了锡伯族群各个社区汗都春(平调和越调)传承的历史与现状,采录到了现有的曲牌和部分剧目,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音响和60余部剧本;首次将汗都春与同源剧种新疆小曲子作了全面比较,强调了汗都春作为新疆曲子剧的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分支的基本标志和特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笔者根据所获历史音响及本人所采访的录音,为汗都春90个曲牌中的84个作了重新记谱,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在论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即第五章“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中,通过对锡伯族历史上在与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民族、汉族等强势民族以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周边民族的文化碰撞中所持有的多重文化认同,以及西迁新疆后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自觉的观察和剖析,指出了汗都春现象背后的文化机理所在,即锡伯族群所具有的“兼容并蓄、不失本我”的文化品格。用锡伯族群这一族性特征来解释汗都春现象的产生,应该是本文所努力作出的学术探索并可望从中提出新的见解。
金农书法研究
作者: 刘秀伟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体成因   书法   金农   艺术观   风格渊源  
描述: d the fame of being the master to prose, poem and draw in the history.
全文:金农,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名噪一时的“扬州八怪”之一,其无论是学识、艺术修养、书画造诣,皆当推为翘楚。以前,对于金农的研究大多涵括于“扬州八怪”的研究之中,且多集中在诗词和绘画方面,而对于其书法方面的研究则比较零散,也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金农诗集和题跋中关于书法方面的论述,从金农生平经历、艺术观、书法风格及渊源、书体成因和书法影响五个方面,对其书法进行全面细致地探讨。 第一部分介绍金农的生平经历。金农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求学时期。金农少时才华横溢,从而得到了书家前辈们的鼓励和支持,使他的人生道路和书画创作有了很高的起点。第二阶段是中年漫游时期。有着高起点的金农并没有能像其他士人一样走上科举仕途之路,而是选择了遍走大江南北,投身于鉴赏收藏、诗书绘画等艺术爱好之中。近二十年的阅历使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选择,同时也为他的书画创作积累了很好的素材。第三阶段是晚年寓居时期。金农五十岁后逐渐结束了远程的南北漫游,过上了寓居扬州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此时,他的思想更为稳健和成熟,因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部分介绍金农的艺术观。金农的艺术观主要包括“不趋时流,不干名誉”、“师法造化,意造其妙”、“返璞归真,以拙为妍”等三个方面。“不趋时流,不干名誉”体现了他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的独特个性;“师法造化,意造其妙”体现了金农追求自然的朴素审美思想;“返璞归真,以拙为妍”则体现了金农内心世界的“率真”以及他为人为艺的质朴。 第三部分介绍金农的书体风格及渊源。金农一生的书法,大致可分为“渴笔八分”、行草、隶书、写经体楷书、楷隶混合体等五大类。金农大胆吸收汉简倒薤笔法并将其发挥,再加上他多年八分书及飞白书的创作变革,从而形成“渴笔八分”的奇特风貌;金农抛弃二王行书,转而师法北齐石刻文字,形成了其行草古朴苍茫的独特风格;金农的隶书最初以临习汉《华山庙碑》为原型,而后发展变化出多种形态;金农的写经体楷书,是其“耻向书家作奴婢”的变革产物;金农的楷隶混合体在用笔趣味上特意追求木版雕刻的“版味”,使字体趋于美术化,有一种亦隶亦楷的特殊韵味。 第四部分介绍金农书体成因。金农书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与自身性格、清初书风、广泛交游、扬州八怪、扬州商人以及禅宗的影响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对金农书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自身性格”是金农书体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因为他具有别人认为的“狂”、“怪”性格,才使得他在书法创作中能大胆创新,别具一格,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清初书风”则影响了金农书体的发展方向。“广泛交游”使得金农眼界更加开阔,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受到了影响,又因为他取舍得当,从而对其书体的形成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扬州八怪”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对金农书体的形成影响深远。“禅宗”对金农书体及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能在书画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大大丰富了金农的艺术观。“扬州商人”为金农的书画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为金农及在扬州的其他书画家营造了艺术氛围。“扬州商人”的欣赏水平及喜好影响着金农书体的取向。 第五部分介绍金农书法的影响。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金农“怪异”的书风,不仅要学其奇怪的外形,也要懂得其追求“怪异”的深层原因和入古出新的创新精神。其次,金农书法独标一格,清新自然,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清代碑学乍兴到碑派书法兴盛并最终取代帖学的过程中,金农书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
作者: 何岩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秉绶   清代   书法   碑学  
描述: ng Dynasty.
全文:阶段:1、启蒙期(以帖学为主);2、发展期(碑帖并重);3、成熟期(以碑为主)。 第二部分通过对伊秉绶书法及思想渊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成为清代开宗立派的人物,除了他自身的勤奋刻苦以外,其中
明清以来文人书画对竹刻艺术的影响
作者: 严宏达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书法   艺术语言综合   竹刻艺术   文人画  
描述: Scholar artist involves all the process of this transformation. This also created a unique art form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brush painting and bamboo carving.
全文:中国早期竹刻是以手工艺的形式存在的,在明代以后有一部分竹刻作品审美价值提高,成为艺术品。文人艺术家参与了这个转变过程,中国文人书画艺术也与竹刻技艺达成了完美结合。
佛教对米芾书画艺术的影响
作者: 马建梅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佛教   米芾   书法   绘画   禅宗  
描述: ns style to have a certain representative, then don't stick to an ancient method, only express soul, oppose persisting without change, brave to nnovate.In addition, Mi Fu place of ages-north Song, Buddhism especially the Chan is blazing, the Buddhism thought goes deep into each realm of thought cultural.
全文:米芾作为宋代著名的书画大家,其书画美学思想与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不拘古法,独抒性灵,反对因袭,勇于创新。此外,米芾所处的时代——北宋,佛教特别是禅宗炽盛,佛教思想深入到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书画方面出现了文人、禅僧所共同适合的一种“墨戏”,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加之,米芾又参禅研佛。因此,佛教思想必定对其书画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试从米芾接受佛教的缘由——社会因素、个性特点、友朋影响、佛典熏染入手,来探讨佛教对其思维方式、处身行事的影响;尤其是对其书画艺术的影响。关于佛教思想对其书画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其书画创作观的影响:在创作构思阶段米芾注意到了“他好俱忘”、“身与竹化”、“胸有成竹”这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米芾提出了“无刻意做作乃佳”的创作心态;米芾抒写主观性灵,形成了自然天真的艺术风格,营造了平淡、含蓄朦胧的意境;米芾“无法之法”的创新观。其次是对其书画鉴赏品评观的影响:米芾提出了“诗书画‘本一律’的审美趣味”、“包容无碍的‘圆融’之美”、“‘形神’观与‘中道’之美”。再次是对其书画功用认识观的影响:米芾“墨戏”中的“游戏”和“自适其志”的功用。米芾这些理论的提出与佛教中的某些有些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美学探缘
作者: 邓维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陶瓷   传统   美学   绘画  
描述: rcelain decoration.
全文: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在伴随着陶瓷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陶瓷绘画成为了陶瓷装饰的主要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本文从陶瓷绘画的概念属性出发,通过对陶瓷绘画工艺性和艺术性的探讨,研究其概念界定。通过陶瓷绘画与传统书画的发展脉络,探讨陶瓷绘画原始彩陶艺术对中国书画起源的重要意义。研究传统书画美学在陶瓷绘画发展中的影响。通过陶瓷绘画艺术与传统书画美学在几个美学命题上的联系区别以及艺术本质的异同点研究二者之间的“缘”。最终提出结论:陶瓷绘画是传统书画艺术的源头。陶瓷绘画在自然美、艺术美,色彩美学和造型观念上与传统书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陶瓷绘画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是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陶瓷绘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的最终形成深受中国传统书画美学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工艺属性形成独特的面貌。
呼麦艺术的音乐心理学研究
作者: 贾威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呼麦   心理依据   发声技巧   传承保护  
描述: art form in northern nomads, which is rare to see, as the form of vocal music, that one person can sing two musical parts simultaneously.
全文:“呼麦”,是图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译,又称“浩林·潮儿”(Holin-Chor)。是北方游牧民族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种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声乐演唱形式。由于受到语言及演唱技巧的限制,现仅存于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了解、研究呼麦的人还不是很多,对其独特的演唱发声原理、演唱方法和技巧、演唱历史与风格特征等的研究就更加薄弱。这种状况与其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和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符。这一学术研究的薄弱现状和研究的必要性成为摆在音乐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本研究将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对“呼麦”艺术的独特发声原理、演唱方法和艺术特征等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丰富对这种宝贵艺术遗产的学术成果,对其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笔者研究本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目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论文部分参考文献的来源,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呼麦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对呼麦的历史发展做了一个整体的梳理,论述了呼麦与其他蒙古族音乐的异同与联系。对呼麦的发展现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记述。 第二章,呼麦演唱的发声原理与演唱技巧。从呼麦演唱发声的物理原理和演唱技巧两个方面对呼麦演唱方法做了总结性的研究与分析。 第三章,呼麦艺术产生的心理依据。追根溯源,从呼麦最初的原始形态寻起,结合呼麦产生年代的历史背景,探寻它生根发芽的土壤以及缘何能够进一步产生发展出呼麦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文化宗教根源,进而更深入的探究呼麦艺术产生发展的心理原因。 第四章,呼麦艺术濒临失传的原因及传承保护。针对呼麦目前的发展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本民族成员对呼麦艺术的漠视、甚至“遗弃”以及其他民族成员对呼麦艺术接受的限制性两个方面做了研究和阐述。并且在传承保护方面提出了自己看法。
甘肃“花儿”的艺术形态及演唱特征探究
作者: 罗冠琼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花儿”   传承   演唱特征   艺术形态   保护  
描述: f eight nationalities folk songs.
全文:“花儿”是广泛流传于中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汉族、回族等八个民族中的一种民歌。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与艺术风格。本文所研究的是甘肃的“花儿”。 首先,本文对“花儿”进行了概述。从“花儿”的历史溯源,剖析“花儿”最初的流传方向及传播方式。“花儿”的流派更能详尽的阐述其特点及不同的风格。因为“花儿”是一项大众的、集体的娱乐项目,因此对“花儿”的场所就很有研究的必要,而“花儿会”则是“花儿”传播传唱的重要形式。 其次,从文学、艺术、音乐的角度分析甘肃“花儿”的艺术特征。先运用文学的色彩来分析“花儿”的内容,然后立足于音乐的本体,分析“花儿”的调式调性。最后从笔者的专业出发,探究“花儿”的演唱方法及特征。 最后,就“花儿”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导向,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本文通过对甘肃“花儿”的研究,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这项西北民间瑰宝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为甘肃“花儿”的发展与传承尽一点绵薄之力,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
当代人类学视野下的“花儿”及其研究
作者: 马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学   花儿   文化遗产  
描述: n the mountains. "Huaer" is such kind of song which is popular in the areas of Gansu, Qinghai, Ningxia provinces. It is a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the most unique regional charm and features with rich contents in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全文:我国民间歌曲中,有一类体裁的歌叫做“山歌”,山歌是人们在山间自由抒唱的一种抒情小歌。“花儿”便是这种抒情小歌,是甘、青、宁三省(区)相毗邻的一大片地区内所流行的山歌,更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和政县科托村的调查,把“花儿”这种民歌看作一种文化系统放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全面展现了1950年以来,“花儿”这一区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变迁、如何与社会结构产生互动的过程,以及与当前的政治、经济、商业、旅游以及全球化的关系的探讨。 全文分六个部分:一“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的贡献”:主要论述了人类学整体观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二“花儿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描述了河州花儿的历史、和政县松鸣岩的历史地理、以及田野点科托村的地理、历史与文化背景和作者进入田野的过程。三“1950年以来的‘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学者视野中的‘花儿'”是对1950年—2008年间“花儿”搜集和“花儿”研究历史的回顾,同时也描述了“花儿学”研究、“花儿”文本与国家政治形势、文化思潮之间如何发生互动的过程,并对以往“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进行了反思。四“当地人心目中的‘花儿'”:主要是对1950年—2008年间一个民间“花儿”歌手的生活史的研究。从生活历程、冲突事件、花儿艺术学校、他的学生、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将人物的事件与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起来,融合历史记忆与自我评价,表现了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联系。五“‘花儿会'的时代变迁”:(一)主要讲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历史起源及神话传说;(二)对1950—2008年间松鸣岩“花儿会”变迁过程的概貌性描述。(三)通过参与观察对2006年松鸣岩“花儿会”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活动进行了深度描述。(四)通过个案访谈讲述政府部门近几年对“花儿”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动向以及文化再生产领域的“花儿”的分析。六主要是对“原生态”概念的反思。 本文强调,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花儿”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也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本文认为,人类学的整体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生态”的理解有重要的启示。“花儿”的存在有着它们的载体,即“花儿”歌手及当地的民众,他们是“花儿”赖以存在的基础,离开源于心灵的声音(唱腔)、表情(传情于眉目)、动作(行为与追求)、大自然(高山、峡谷、草滩、森林)的庇护以及庙会的净化、虔诚寄托和保护、人头攒动的热烈氛围等等主体和客体的组成的文化环境,“花儿”的生存和传承的基础将不复存在;“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系统,它们与“花儿”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即活态的、多元的、群体性、口头表述性,构成了“花儿”这个区域文化的整体。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 cyclopedia of west China”. Being a typ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hared by many nationalities, Huaer is a mark of spoken arts in wes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art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全文: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