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
作者: 张向红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州县城   唐代前期   城防  
描述: ch as the important town of the Silk Road, multi-ethnic coexistence and the border district administrative center. In order to ensure normal exchan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equent contact among ethnicities, and effective administration in He-xi area, it was extremely essential to establish city defense. Therefore, the Tang government built the city defense system that was mainly military defense and based on social balance. Mainly included the screen protective system of Army, Shouzhuo, City, Town, Shu, etc., which had some focal point and very wide and located out of the cities; Three layers external protective system that was composed of a deep ditch to round every city, sheep and horses cities, city wall; Multiple structure system such Luo city(outer city), Zi city(inner city), fang(residential area), Shi(markets), and so on; Garrison inside cities and out of locality system; Feng, Yi and other information systems; General's office person of ability system; Warehouse reserve and social balance system. Because of the importa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strategic and the special social security problem, the He-xi Prefecture and county city defense had formed Trinity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security defense. The city defense soldiers had a hand in Tuntian to bring about He-xi area’s agricultural advanc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of city defense formed the consumer market, ha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mmerce; The city defense ensured traffic and military assistance, made He-xi Prefecture and county cities become the rear base to administer Central Asia. However, the city defense had its limitation, such as impotent military might at times (it offered an opportunity of Tibetan expanded in north-west area), because of the condi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the locality. It, to a certain extent, had influenced on the valid function of city defense.
全文: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下,河西州县城体现出丝路重镇、多民族共处地、边地行政中心等诸多特征。为保证东西方正常交流、多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以及唐在河西地区的有效统治,城防之设极为必要。因此,唐政府构建了以军防为主、社会平衡为基础的城防体系,主要包括城外军、守捉、城、镇、戍等广阔而有重点的屏卫体系;隍堑、羊马城、城墙三重外卫体系;罗城(外城)、子城(内城)、坊(居民区)、市(市场)等多重内部结构体系;城内驻军与境外援军体系;烽、驿等信息体系;幕府人才体系;仓库储备与社会平衡体系。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和特殊的社会安全问题,河西州县城城防形成了与国防、安防三位一体的特征。城防军士屯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城防大量人口形成消费市场,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城防保障交通和军援,使河西州县城成为唐经营西域的后方基地。然而,唐代前期由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衡等因素,河西州县城城防也存在着诸如军防战斗力有时不强(为当时吐蕃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等一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防作用的有效发挥。
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研究
作者: 周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设置   作用   建制   职责   西汉   西域都护   考述  
描述: office term likely from the BC20 to BC18. Moreover, a Xiyu Duhu named Qing and he worked during AD1
全文:公元前20年至公元前18年。此外,尚有一个名为“青”的西域都护存在,其任期约在公元1年至公元3年。 最后,笔者对西域都护的职责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考证,认为“护国”是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护道”和保障
敦煌绿洲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作者: 白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   R模型   S   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农业生态安全   敦煌绿洲   熵值法  
描述: e.
全文: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地矛盾的日趋尖锐,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现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土地退化加剧,生态平衡失调,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人类正在不断面临新的威胁,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已不仅仅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由此,国内外许多学者相继扩充了“国家安全”的概念,同时提出了“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等新的概念和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以及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任务和重要领域。 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农业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少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随时间的演变,深入地了解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分析其生态安全变化的成因,对指导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敦煌绿洲位于甘肃省最西端,处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是河西走廊绿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近年来,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但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土壤盐碱化、水土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商品率低、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取敦煌绿洲为研究区,在借鉴前人所作研究的基础上,以联合国规划署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为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敦煌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以期为敦煌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明确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深入理解并详细阐述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进而论述了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了敦煌绿洲农业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首先,概述了敦煌绿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其次,结合现有数据,全面阐述敦煌绿洲农业的发展现状;最后,综合分析了该区农业系统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基于对生态安全概念以及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理解,结合P-S-R模型,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和建设能力三方面选取1981-2005年连续25年的15个指标,构建了敦煌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选用一种较为客观的权重系数赋值方法——熵值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在收集整理指标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选用多层次多目标系统模糊优选评价方法,将评价对象的相关数据代入相应的数学模型,测算出综合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第五部分在对敦煌绿洲农业生态安全现状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基于生态安全评价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敦煌绿洲生态农业具体的发展对策。 最后一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同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抗战前后陕、甘、宁三省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作者: 杜军辉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宁三省   抗战前后   国民政府  
描述: nservancy .
全文:陕、甘、宁三省干旱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其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1929年发生在甘肃和陕西的特大旱灾,在一定程度讲对陕、甘、宁三省农田水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1931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以及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又对三省农田水利建设起了极大催化作用。抗战前后,在特殊的国内外形势及诸多因素的促使之下,国民政府对陕、甘、宁三省的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颁布农田水利建设方针、政策、设立水利专门行政机构、给予巨额资金保障和培养专门水利人才。因此,抗战前后陕、甘、宁三省的农田水利建设步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该三省不仅修建了许多大型灌溉工程,而且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有渠道也进行了疏浚和整修。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开发、推广了一系列小型灌溉工程。抗战前后,陕、甘、宁三省的各项灌溉工程在兴修前都进行了详细的查勘工作、修建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引进近代意义上的机械设备,因而灌渠质量普遍较高,灌田效益也很大,对当时三省的社会及整个中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历史意义:首先,减缓了旱灾造成的影响,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其次,增加了农业产量,保障了战时军粮民食,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最后,复兴了农村经济,加速了陕、甘、宁三省的近代化进程。
明清时期三陇地区的农田水利研究
作者: 康小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陇地区   农田水利   明清时期  
描述: in agricul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Drive (WDD) has been carried out, however, the problem of lack of water has still not been solved fundamentally.
全文:我国的西北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区,缺水是这一地区农业面临的最大困难。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然而缺水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西北地区的先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缺水问题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中寻求到一些对我们有益的思路,本文选择了明清时期三陇地区的农田水利开发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中寻求到对今日西部大开发有益的帮助。 文章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交代了选择研究对象的目的与意义,历史上西北地区的总体水利开发概述及明清时期三陇地区的农田水利开发研究的综述。 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发动力及开发方式入手,概括了明清时期三陇地区的水利开发状况。第二部分分析了明清时期三陇地区水利开发管理制度及其特点。第三部分总结了明清时期三陇地区的水利开发的成就。 结论部分在正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三陇地区缺水问题的三个建议。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作者: 刘艳艳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气候变化   生育期   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  
描述: 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ops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largely dominated by light, heat, water, gas and other climatic factors.
全文:分布以及各气候资源配合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观测资料和农业统计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 经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近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 cyclopedia of west China”. Being a typ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hared by many nationalities, Huaer is a mark of spoken arts in wes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art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全文: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环境效应
作者: 张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   环境效应   历史地理  
描述: f the earth's surface.Therefore,it has great benefit for clarifying the mutual a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land and their change principles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when the land use and the land cover changes are chosen as the study perspective.
全文: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导致地表覆被变化的主导因素。因此,以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研究视角对明晰各历史时期人地互动及其变迁规律大有裨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提出把过去300年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面貌列为重点研究的问题。特别是1999年,在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起草的《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预研究报告列出了五个研究重点,明确地将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列入其中。这为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历史地理学赋予了新的使命,此后围绕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工作被迅速提上日程。 河西走廊地处祖国大陆腹地,曾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走廊文明。然而明清以降,人们对土地资源肆意开发利用,并且日益演化为一系列生态问题,由于这些生态隐患得不到根治而使生态环境愈加恶化,而这正是酿成今天河西走廊成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主要原因。本文即着眼于此,阐释了清代人们对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因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环境效应之间的关系,认为今天恶劣的生态环境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莫大的关系,探讨这些问题期望对今天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的治理有所启示。全文共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其余共五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介绍河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明确了河西走廊的区域属性,阐明土地利用开发的自然基础和人文环境。 第二部分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垦殖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并揭示由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绿洲等土地覆被的影响。同时,该部分还分析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人文驱动因子和自然制约因素。 第三部分阐释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自然植被惨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剧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三个方面。 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总结了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失调的问题;其次,鉴往知来,从清代河西走廊土地利用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提供借鉴意义。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 cyclopedia of west China”. Being a typ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heritage shared by many nationalities, Huaer is a mark of spoken arts in wes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art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全文: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考论
作者: 王欢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民俗  
描述: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lk-custom; There are massive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Earily Song Dynasties in Dunhuang, which is valu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Dunhuang area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ncient northwest area.
全文: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随之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敦煌遗书和壁画中保存有大量反映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农业生产民俗的资料,为研究敦煌地区,乃至我国西北古代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相关农业生产民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一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内容极其广泛、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敦煌农业生产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形成的习俗及其相关的祭祀风俗;二是存在大量经验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三是有关农业生产禁忌习俗;四是祭祀各类主宰农事神灵;五是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神灵的赐福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都积极参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有各类农业生产节令祭祀、农业生产神灵祭祀、风雨山川河流水神等自然崇拜祭祀。各类农业信仰祭祀贯穿于一年之中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完备而系统的的体系。 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盛行,是敦煌地区民众对自然现象作出的积极反映,表明了在当时自然经济环境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农业生产民俗又深受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本土色彩。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