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作者: 苗峰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九曲黄河灯会   黄河流域  
描述: The Jiuqu Yellow River Lantern Festival is one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in Yellow River Basin.
全文:九曲黄河灯会是盛行于我国黄河流域元宵节期间的一种民俗活动。从活动仪式来看,它弥漫着一种庄严、古朴的节日气息;从活动内涵来看,它包含有地理、军事、生育等方面的文化遗存;从地域分布来看,它明显受到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在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对历史风俗与社会心理地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论述和界定;然后以九曲黄河灯会的个案研究入手,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起源以及道教对灯会的影响和改造;通过灯会以及灯会里的宗教信仰的考察,可以考察明清时期九曲黄河灯会在黄河流域的传播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运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考察元宵灯俗的区域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地理特性;最后,本文分析了九曲黄河灯会的本质属性,论述了九曲黄河灯会的现代意义。根据本文的研究,我认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群体对灯会的选择是九曲黄河灯会盛行的重要因素,民俗往往受到地理环境和特定区域社会群体选择的双重规范。
历史时期灌溉农具水车的演变及地域应用
作者: 王为华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车   筒车   地理分布   龙骨车   水车  
描述: opment, the kind had
全文:水车,又称翻车,是我国古代使用最广泛、效用最好的农业灌溉机械。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其种类也得到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尤以筒车、龙骨车最为著名。对于灌溉农具的研究,历来学者关注不少,或从科技史角度,对水车的演进及机械特点作进一步的考释;或从农业文明着眼,探讨水车对农业经济生产的推动和促进。而至于其在历史时期具体的地域应用状况,很少有学者作专门研究。本文即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探讨历史时期水车这一灌溉农具的产生、发展、地理分布状况以及形成这种分布的各种可能原因。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系统的考证翻车的起源与创制以及其是否为龙骨车之疑。第二、三章分别对龙骨车、筒车这两种典型灌溉农具的自身特点及空间应用拓展作进一步的探讨,是本文的主干内容。第四章,附加探讨连筒、井车、机汲等广义水车的发明和适用。
论唐代驴的管理与使用
作者: 陈浪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赁驴   使用     管理   价格  
描述: 驴早在汉朝就引入使用,泱泱大唐之风更赋予其新涵义,驴在唐代的交通运输、民众生活、经济发展、体育娱乐运动中都得以广泛使用。本文主要对唐代驴的管理、驴的价格、官、私驴的使用进行探讨。驴的管理横向上可分为生产和使用系统,纵向上可分为中央和基层系统,通过材料的挖掘使管理系统得以清晰地显示出来。驴的价格并非一
全文:驴早在汉朝就引入使用,泱泱大唐之风更赋予其新涵义,驴在唐代的交通运输、民众生活、经济发展、体育娱乐运动中都得以广泛使用。本文主要对唐代驴的管理、驴的价格、官、私驴的使用进行探讨。驴的管理横向上可分为生产和使用系统,纵向上可分为中央和基层系统,通过材料的挖掘使管理系统得以清晰地显示出来。驴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的,故只能通过史料考证出其大致的范围,即3000—5000文。官驴作为唐代军事及驿传系统的重要畜力,为军务及政务交通运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私驴方便了一般群众的出行及商业运输,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唐代赁驴业的繁盛。
休闲与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意义生成
作者: 余翠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   山水田园诗   休闲   盛唐  
描述: 休闲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休闲首先意味着人们终于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束缚,在现实生活的基本需求满足之余,转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开始从有限的、单一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休闲”与审美创造之间也有着不容质疑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将盛唐山水田园诗放入休闲文化
全文:休闲是人类永恒的精神现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休闲首先意味着人们终于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的束缚,在现实生活的基本需求满足之余,转向在精神层面的追求,意味着人们开始从有限的、单一的发展转向全面地发展自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休闲”与审美创造之间也有着不容质疑的紧密联系。本文试图将盛唐山水田园诗放入休闲文化的大视野下,将其与人类精神永恒的休闲需求联系起来,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看作文人休闲人生的自觉创造,将山水田园诗的繁荣与当时的休闲文化土壤联系起来,与文人士子的休闲心态、娱乐需求联系起来,考察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传播发展过程中,休闲精神所体现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通过强调休闲确实对审美创造产生影响,以当代视野和休闲美学的理论话语回望中国古典美学,探求中国古代文人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间与走进休闲状态的关系,以及这样一种休闲对他们的文学艺术创造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山水田园诗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以及文学艺术实践中汲取思想资源,重新审视文学休闲这一休闲方式,挖掘古代文人休闲人生中蕴含的传统审美文化精神,以此来鉴照现代人的休闲生活。
茶与唐代诗之探究
作者: 梁先润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茶诗     白居易   唐人饮茶之风      
描述: ortant role in advocating it
全文:

唐人饮茶之风,随着茶叶普及和饮茶经验的累积而兴盛起来,陆羽《茶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所及,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饮茶。唐代茶文化的研究相当多,包括茶学专著、饮茶历史、茶具发展、茶人茶事、茶道茶德、饮茶方式的流变、饮茶活动所呈现的文化现象……等等,成绩十分超卓。然而,近代学者对于唐代茶文化的研究,大多侧重在整体历史层面的流变介绍或有关社会文化层面的思想内蕴。至于茶与唐代文人诗的作品在一般综合性茶学著作中,虽有立篇说明,但都是琐碎论述茶诗、茶文化相关文学作品,零星而无系统,尚未有专篇针对唐代个别文人之茶诗进行深入考察。所以,对唐代个别文人之茶文学作品的研究,正待进一步的开拓,是相当具有研究价值的题材。 白居易是唐代文人的代表之一,在唐代文学艺术方面,无论是诗、词,他都有其重要地位,他对音乐、舞蹈也颇多研究。凭借全面的学养、卓绝的才华与丰富的人生经验,他把与茶有关的大量事物移入诗坛,从白诗中,我们看到茶在文人中的地位逐渐上升、转化的过程。因此,可以断定,使茶与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的是白居易,他以生花妙笔将茶事点化出唐代文化的处处胜景。 在唐代与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没有一位能像白居易那样对于种茶、烹茶、品茶均有心得,又创作了很多茶文学作品,因此,白居易的诸多茶诗,必然成为了唐代茶文化、茶文学研究所关注的焦点。白居易的作品不仅在质、量上有一定的水平与份量,而且其中蕴含的生命力能和作者紧密结合,透过这些茶诗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文人饮茶活动,以及由文人自觉而着意创造的一种「雅化世俗人生」的生活方式。 有鉴于此,兴发本人从事本论文研究之动机,拟以茶和白居易之茶诗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探讨白居易茶诗的创作背景,茶与文人和僧人活动的关系,便利读者了解他们的饮茶生活与茶文学内蕴。白居易与茶一生结缘、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快乐之道,这是他爱茶的又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仅饮茶,而且亲自开辟茶园,亲自种茶。唐代茶诗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白居易应是其中一位重要的探寻者,他对茶文学的缔造确有许多贡献与深远影响。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意在阐明研究动机、目的及方向,并对「茶」字的历史缘起作一探讨,以厘清唐代之前「茶」字的意义,概述唐代是饮茶风气兴盛的重要时期,僧人生活尤其助长了饮茶之风。 第二章论述唐代文人茶诗与茶道生活。对友朋互动的茶文化交往作出探讨。 第三章考察唐代饮茶之风盛行,以见唐代的茶诗、尤其是文人诗中的茶形象(包括茶园山水),重点论诗中对茶色、香、味的刻画。 第四章论白居易饮茶的生活情趣,白居易茶诗的生活美学,茶诗的美学意境,主要由白居易茶诗中的各种情境和心境来作区隔。白居易的茶诗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提供了生动的图画,从他的茶诗可见:在文人才气纵横的大唐时代,文学创作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茶诗作品纷纷出炉,藉由彼此的交流互动,已帮助饮茶艺术的提升,同时也促使诗歌的发展落实在日常生活美的寻觅之中。 第五章结论。总结全文,期能将唐代「茶」能成「禅」、以「茶」代「酒」等各种茶文化,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修炼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