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国时期甘肃灾荒研究
作者: 杨洪远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绝对贫困   甘肃   民国时期   灾荒   社会保障  
描述: 灾荒是影响中国历史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直到今天它依然困扰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灾荒史的研究已相当多,但是对甘肃在民国时期的灾荒却没有一个整体上的研究,本文尽力去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其次笔者认为灾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绝对贫困,因此本文从分析导致甘肃民国时期绝对贫困的各种因素来考察民国时期的甘
全文:灾荒是影响中国历史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问题。直到今天它依然困扰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关于灾荒史的研究已相当多,但是对甘肃在民国时期的灾荒却没有一个整体上的研究,本文尽力去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其次笔者认为灾荒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绝对贫困,因此本文从分析导致甘肃民国时期绝对贫困的各种因素来考察民国时期的甘肃社会,希望从这个新的角度来诠释近现代的西部地区,为现在的西部开发做出学人应有的贡献。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揭示历史的真相,笔者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还尝试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民国时期的甘肃灾荒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和定位的研究。限于才疏学浅,笔者并不奢望本文对学术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只是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回顾,引发更多的学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一、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对学界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甘肃灾荒研究的概况做了简要的回顾和概述,并对甘肃、灾荒等相关概念和理论方法作了界定和辨析。 二、民国时期甘肃的自然灾害状况。在这一部分以列表的方式考察了民国时期甘肃的自然灾害状况,并对具体的几种主要自然灾害做了详尽的研究,发现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远远重于以前的各个时期。此外,笔者还探讨了这几种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不良影响,并从灾害预防、灾荒救济等角度对灾荒的扩展状况做了分析。 三、灾荒的成因探悉。在这一部分,笔者认为导致灾荒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绝对贫困,灾荒只是绝对贫困的外在表现。因此笔者主要从自然和社会两类角度去分析导致民国时期甘肃民众日益贫困化的具体原因。 四、灾荒对民国时期甘肃社会的危害和影响。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灾荒对民国时期甘肃社会的具体影响:灾荒打击下的饥民、灾荒导致的人口停滞不前和土地荒废、灾荒衍生的不安定因素。同时还指出灾荒是导致民国时期甘肃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民国时期甘肃地区对灾荒的社会保障措施。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政府和民间在民国时期甘肃严重灾荒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由于种种因素,往往无力赈灾或者对灾民的赈济行动严重投入不足,而民间也是由于实力不足的原因,对灾荒的救治也是治标不治本。但是从制度建设角度来看,灾荒的社会保障已经逐步走向现代化。 六、结语。通过对民国时期甘肃灾荒的研究,笔者得出结论,灾荒的核心问题主要是贫困问题,只要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民的社会最低保障制度,也就解决了困扰中国数千年之久的灾荒问题。
1950—1952年甘肃定西土地改革研究
作者: 苏琰李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定西县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土地改革  
描述: 从1950年末至1952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往的土地改革运动不同,这次土改运动是在全国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开展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利局面,新区土改发生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 其时,在拥有2
全文:从1950年末至1952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新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往的土地改革运动不同,这次土改运动是在全国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开展的,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利局面,新区土改发生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 其时,在拥有2.64亿农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尖锐矛盾依然存在,农村中的封建旧势力蠢蠢欲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妄想改天换日。完成土地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农村人民基层政权的需要。加之当时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变中,国内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中央要实现我国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迈出的重要一步便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定西县的土地改革为个案研究对象,在查阅档案资料、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土改当事人口述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客观考察了定西县在土改时期的农民、地主、农村干部、政府和国家政策等情况,并分析了土改进程中乡村社会、农民、农村干部以及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 全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言,分析了建国初期定西县土改的研究价值和进行了土改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二部分交待了中央及省地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地方进行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三部分阐述了建国初期定西县进行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从减租减息运动,到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到对土地占有状况的调查,这些准备工作的进行,为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四部分,介绍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运动首先从试办乡开始,经过试验的成功,继而推向全县,从而取得较大成功,加上土改复查阶段的纠正,最终完成了土地改革的任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第五部分总结了定西县土地改革运动,肯定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运动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六部分结语。
汉代河西人口分布系统考述
作者: 杨芳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   人口分布系统   汉代  
描述: 本文主要依据河西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前辈学者的相关论著,对汉代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前研究概况等。 第二部分为汉代河西的民政系统人口及数量,包括内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奴婢。主要论述了移民、少数民族和奴
全文:本文主要依据河西地区出土的汉代简牍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和前辈学者的相关论著,对汉代河西地区人口分布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前研究概况等。 第二部分为汉代河西的民政系统人口及数量,包括内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奴婢。主要论述了移民、少数民族和奴婢的来源、管理、生活及待遇等问题,并对民政系统人口数量进行了推算。 第三部分为汉代河西的军屯系统人口及数量,包括军队成员(戍卒、田卒、骑士、庸卒、应募士、谪卒、良家子)、士卒家属、葆子、私从者等,主要对这些人的身份、来源、活动等进行了考证,并对军屯人口的数量进行了推算。 第四部分为汉代河西司法系统人口及数量,司法系统管理下的人口主要有囚犯、囚犯家属和恶少年,主要对囚犯的来源、管理和生活,以及恶少年的身份、活动进行了考述,并对司法系统的人口数量进行了估计。 第五部分为流动人口,包括是客民、流民、商人、外国使团等,主要对客民的身份、活动及流民、商人、外国使团的活动等问题进行考述。 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依以上各部分的考述为基础,对汉代河西人口的构成特色及其影响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
作者: 赵丽娜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龙蛇崇拜   西北地区   女娲文化   蛙崇拜  
描述: 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成过程中,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中的蛙崇拜信仰有密切关系,也同这种文化区域中生活的古羌戎民族
全文: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成过程中,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中的蛙崇拜信仰有密切关系,也同这种文化区域中生活的古羌戎民族的文化融合形成结构性关联。西北女娲文化就是在古代西北特有的原始文化环境中形成,依托炎黄文化背景向周边扩散,进入中原、西南等地。以羌戎民族为主体的西北女娲文化在东渐中,由于受东部华夏主流文化中的龙蛇崇拜因素影响,原有的蛙崇拜信仰衰落,最终走向“龙蛇化”的演变之路,上升为人类始祖母神的女娲也被定格为人首龙(蛇)身形象。随着非遗保护和文化商业化时代的到来,以文化经济为导向的文化传承理念,将女娲文化推上了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产业开发之道。如何协调与学术研究导向、现代文化氛围和文化经济发展等各种关系,走传承创新和文化生态之路,是西北女娲文化乃至于整个传统文化发展应共同面对的问题。
敦煌吐鲁番出土古代剪纸艺术品研究
作者: 张玉平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丝绸之路文化   吐鲁番   敦煌   出土剪纸艺术品  
描述: 随着汉代对西域的经营,这条从长安出发途经甘肃、新疆通往波斯及古罗马等地的国际性商贸古道逐渐繁荣,在汉唐时期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今甘肃敦煌和新疆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及中转性作用,随着中原农耕文化向边缘地区的传播
全文:随着汉代对西域的经营,这条从长安出发途经甘肃、新疆通往波斯及古罗马等地的国际性商贸古道逐渐繁荣,在汉唐时期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今甘肃敦煌和新疆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及中转性作用,随着中原农耕文化向边缘地区的传播,民间剪纸艺术在丝绸之路西段出现。20世纪,中国古代民间剪纸遗存随着考古工作深入而陆续浮出水面。其中,位于中国境内古丝绸之路文化带上的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等地区,因为特殊自然条件等因素,在丝绸古道上给我们留下了北朝、唐五代两个历史时期的剪纸艺术品实物。 本文以“敦煌吐鲁番出土古代剪纸艺术品研究”为题目,从敦煌与吐鲁番文化传播的路线古“丝绸之路”为写作背景,站在文化融合这样一个高度来探讨出土的古代剪纸艺术品。拟从出土剪纸品概述、流变、类型用途、价值意义等方面对魏晋以来敦煌吐鲁番地区出土古代剪纸进行考察。 笔者试图探究当时丧葬习俗、宗教活动与剪纸的相关问题,从而丰富了解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形成的多维轨迹。并从美术学、文化学的角度,结合传播学等相关学科,旨在对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和吐鲁番出土的古代剪纸艺术品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敦煌与吐鲁番出土古代剪纸品的研究得出,出土剪纸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多元交汇的一个反应;剪纸艺术品与纸明器存在某种关联性;这些剪纸艺术品主要用途为丧葬、功德布施等方面;当代剪纸艺术品与古代剪纸某些元素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地域性文化及汉文化融合过程有借鉴意义。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
作者: 程琴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花儿   女性  
描述: 本文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以花儿唱词中的女性、女性演唱的花儿和演唱花儿的女性为考察基点,通过对文本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实证性研究,考察社会性别观念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上编,花儿中的女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花儿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两部分
全文:本文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以花儿唱词中的女性、女性演唱的花儿和演唱花儿的女性为考察基点,通过对文本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实证性研究,考察社会性别观念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上编,花儿中的女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花儿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入手,探寻花儿中女性形象特征的成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女性的阴性特征和依附性特征在花儿中的体现。 中编,女性的花儿,运用社会性别理论,从演唱场合、演唱内容、演唱曲令等七个方面探讨女性与男性在演唱花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 下编,目前演唱花儿的女性状况,笔者把演唱花儿的女性分为普通农家妇女、民间歌手和茶园歌手,通过个案调查阐述三者的生存状况,并对三者分化的原因、演唱花儿的不同之处和文化社会意义做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花儿作为西北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大多从花儿的渊源、内容、类型、格律、曲令等音乐本身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但就有关花儿中女性的问题,尚无人探讨。本文希望以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对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做出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加致力于详实记录花儿流行地演唱花儿的女性的现状,以此来来说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影响。
临夏砖雕艺术
作者: 张伯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砖雕   画像砖   镂空雕   河州砖雕   门罩   小麦加   浅浮雕   线雕   真教寺   伊斯兰文化  
描述: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素有“小麦加”之称,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伊斯兰文化和穆期林风情独具特色。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更是民族特色浓厚、深受回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奇葩。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
全文: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素有“小麦加”之称,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伊斯兰文化和穆期林风情独具特色。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更是民族特色浓厚、深受回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奇葩。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和风格特点。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于砖雕艺术中,形成了中国砖雕艺术博大精深的面貌。回族砖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时回族先民们所建清真寺和他们墓地的建筑中,如元代所建的杭州真教寺大殿砖砌的墙面上伊斯兰风格的砖雕,非常精美,显示了回族先民们高超的砖雕艺术。明清以来,回族在吸收我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临夏回族砖雕艺术从汉代祠堂、墓室、宫殿等建筑物上的雕刻、画像砖演化而来,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能工巧匠辈出,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细,构图严谨,立意新颖,形象生动,古朴多姿,富于极强的想象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寺院庙观和民居建筑中,在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它既具有独立的的观赏价值,又和整体浑然一体,以景拖情,幽雅飘逸,具有强烈的生活趣味。 临夏砖雕的制作工艺主要分“捏活”和“刻活”两种,一软一硬。“捏活”就是捏软泥,即先把配制好的粘土泥巴用手工或模具捏制、倒压成各种图案,然后入窑烧制为成品,作为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屋脊、墙面、墙角等处使用。捏活好做,关键靠烧窑师傅掌握火候。其图案多为龙凤虎狮、花卉禽鸟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所谓“刻活”,即在烧好、打磨光滑且土质良好的青砖上用刻刀镂刻成各种图案,通常一个图案由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砖雕用砖一般使用长宽各25厘米、厚7厘米的大块方形绵砖,由砖雕艺人分头按图纸雕刻,最后组合必须达到巧合无缝,这种砖雕艺术作品大多装饰在门庭、照壁之间,山墙、台阶及槛墙、须弥座等部位。穆斯林传统中青色蓝色是上上色,所以,一般砖雕工艺都用青砖。砖雕艺人的功夫主要看他的刻活,刻活在硬砖上刻,匠人的刀法一目了然,图案的棱角线条很流畅,质感强,而且细腻,像花卉的瓣和蕊,叶子枝干的展开部分的动态,鸟兽的神态,都能刻画出来。刻活的工具都很锋利,镩,专门用来镂绷处,平刀专门刻长线纹,斜刀往深往侧面拉,粗处细处斜面侧面都到位,效果就出来了,花草树木就是一片叶子都很精致,动态十足。雕刻制作过程分制胚、烧砖、粗刻、细刻、对接五道工序,其中细刻工艺最为考究,要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多层次雕刻,即阴线雕,凹面线雕、凸面线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等等,多层次雕刻也
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 贾文雄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潜力   生态环境   可持续农业   定西地区  
描述: 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它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 环,而且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归纳了可持 续农业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内涵、基本特征,并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农业研究
全文:可持续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它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 环,而且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 展有助于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归纳了可持 续农业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内涵、基本特征,并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农业研究的进 展作了回顾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可持续农业理论为指导,对定西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发展 现状进行了公正、合理地评价,并深入分析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出制约 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即: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化肥、农药污染日益蔓延; ③农业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循环失衡;④自然灾害频繁;⑤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⑥区域经济结构与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⑦人口增长过快、文化素质低下;⑧农业资金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⑨城镇与市场体系不健全。随后,本文又对定西地区农业发 展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全区农业发展存在着很大潜力,主要表现在:①作物产量 提高还有很大空间;②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③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④畜牧业 发展条件较好;⑤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良好;⑥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定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与农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生 态环境建设保证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最后,本 文提出了全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以及农业发展的方向,并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和潜力,提出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西北神话初探
作者: 鲁小娜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   西北  
描述: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关于西北神话与自然界及日、月神话体系的形成研究: 西北神话的发生与流传与西北自然界密不可分,因此本章重点阐述西北自然风貌、地理环境与西北神话之间的联系。探索昆仑文化与西北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通过古文献中“明夷”与“石夷”以及日、月之母、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的记载梳理西北日、月
全文:、农业文化两方面之间的关系: 1、西北神话反映了民族战争与民族迁徙的历史现象。本文结合历史学知识,讨论禹伐三苗之战,黄帝、蚩尤争战以及西王母的历史迁徙轨迹与神话色彩分析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神话中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