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粮食作物种子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 吴海燕   欧阳西荣   来源: 作物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量   种子处理   作物   生长发育  
描述: 概述了目前在作物生产中常用的农作物种子处理方法,对各主要种子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并提出了作物种子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探析
作者: 彭洋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资源循环利用   利用方式  
描述: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现今农作物秸秆一部分用于回收,大部分都被燃烧掉,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本文从
全文:秸秆是成熟农作物收获种子后留下的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最常见的有粮食作物小麦秸、水稻穰、玉米秆、薯类穰和油料作物棉花秆、花生穰和豆秆等作物秸秆。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一种具有多用途
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牟生海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向日葵   高产  
描述: 总结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倒茬和选地、种子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向日葵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 王利民   党占海   张建平   赵利   党照   赵玮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胡麻  
描述: :胡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归纳出6对主要典型变量,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30%,在二者典型相关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性状有千粒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株分茎数
河西走廊寒旱区籽用琉璃苣丰产栽培技术
作者: 李海波   李鹏   陈学红   顾建勤   侯志刚   张付平   来源: 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子产量   河西走廊   琉璃苣   丰产栽培技术   寒旱区  
描述: 介绍了甘肃河西走廊高寒干旱区籽用琉璃苣的丰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包括播前种子处理、覆膜、播种、合理密植、苗期精细管理(拔除弱小苗和病苗)、灌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农具的演变(十)
作者: 王强   来源: 山东农机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道   子盛   王强   工作效率   赵过   三辅   创造发明   复土   崔寔  
描述: 播种工具的发展古代人们播种用的工具很简单,用木棍掘个坑把种子撒入其中,覆盖一层土就完成了。为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创
小麦黑胚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春利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黑胚病   小麦  
描述: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生比较普遍的种子病害,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等主要的小麦产区日趋严重,已经引起育种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小麦黑胚病发生的原因,详细介绍了小麦黑胚病的病原菌及其侵染机制、影响小麦黑胚病的环境因素、小麦黑胚病的遗传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陈雪燕   王亚娟   雒景吾   吉万全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小麦   地方品种  
描述: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种质资源潜力,给小麦新品种选育创造条件,对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1 225份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7个形态性状、3个农艺性状和2个抗病性
甘肃省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 刘广才   陈翠贤   张廷龙   马彦   来源: 甘肃农业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节水效果   沟播   播种量   栽培技术规程   穗粒重   精播机   半精量播种   氮肥后移   抗倒伏能力   播种深度  
描述: 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上,以扩播幅、增行距、促匀播为核心,改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为宽播幅种子分散式粒播的小麦栽培技术。该技术可避免小麦群体争肥、争水、争光照,实现分蘖
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
作者: 孙永刚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早期青铜时代   西辽河上游   植物遗存   生业方式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西辽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与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不同考古学文化时期人类活动、植物遗存与生业方式的关系。本文涉及的年代范围是距今10000-3500年间,约相当于地学界的全新世初期至大暖期结束时期,或考古学界的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
全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对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文明产生的动因与过程的探讨。 论文共分为7章: 第1章,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