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成  日期:2014-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史前至两汉时期 面食加工技术 黄河流域 小麦 种植 
描述: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等方法,分析梳理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时期与小麦有关的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对该时空范围内的种植与推广历程、特点、因素及影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脉络,以及技术创新、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史前至两汉时期小麦在黄河流域的种植与推广历程划分为试种、劝种和广种三个阶段。试种阶段从龙山时代至西周,该时期小麦分布呈“西少东多”的特点,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种植面积多于其他地区;小麦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例极为有限,表明当时人们对其缺乏重视。劝种阶段从春秋至西汉早期,该时期小麦在黄河下游及附近地区的分布有所扩大,但同时关中地区却出现了“不好种麦”的情况;“五谷”的出现反映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小麦的重要性,而政府“劝种”冬小麦则标志着其地位的提升。广种阶段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该时期小麦栽培除了在黄河下游附近继续得到较快发展之外,还在关中及河西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而从小麦在政府颁发的农事诏令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亦可看出当时其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第二部分,对小麦种植与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因小麦生长特点与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自然环境相矛盾,导致其长期无法得到广泛种植;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气候与降水条件更为适合小麦发育,是其试种阶段分布特点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带动了黄河流域小麦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冬小麦由于生长周期的季节性差异,在作物体系中逐渐凸显出互补性优势,使得统治者意识到其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西汉中期以前,由于转磨普及程度的低下和面粉生产的滞后,使小麦的食用方式难以为人们所接受,导致其缺乏种植积极性;西汉晚期至东汉,转磨形制及筛粉工具的发展提升了面粉磨制的质量,发酵技术的成熟也令面食加工技术得到了显著进步,不仅使小麦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并被社会认可,还促进了其在黄河流域的广泛普及。 第三部分,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古代新疆地区的小麦种植和面食制作技术特点,并分析其与同时期黄河流域技术系统的差异。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食品加工技术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使黄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麦面食系统,进而对小麦种植在该地区的普及产生了推动作用。这一历史进程充分反映出文化多样性与互补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 第四部分,探讨汉代以后小麦种植业从黄河流域向各地区扩张的情况、及其对于古代社会人口增长的影响,进而揭示各历史阶段小麦地位的变化。尽管两汉时期小麦推广未能动摇当时粟在农业的优势地位,然而其栽培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以后麦作农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唐代中期以后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确立,小麦也取得了与粟同等重要的位置。 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农学、食品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从技术手段和实践应用层面对资料证据进行比较;同时在宏观上把握小麦种植与推广历程的整体脉络,探讨各种因素内在的相互联系。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甘肃省景泰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作者: 林长伟  日期:2009-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景泰县 可持续发展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描述:能值分析为生态系统和复合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研究的新方法,提供了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综合尺度和综合分析各种生态流的统一标准。通过能值分析可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使过去干旱、荒芜的景泰川逐渐被建成具有全国意义和西北地区实际意义的粮食生产基地、瓜果生产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然而随着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景泰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促进景泰县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景泰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景泰县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应用能值理论从静态(2007年)和动态(1991-2007年)两方面对景泰县农业系统各种生态流投入、产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反映系统结构功能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环境负载率等指标及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能值评估,针对景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通过对景泰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能值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景泰县2007年农业投入总能值及产出总能值分别为7.65×10~(20)sej、9.65×10~(20)sej。投入能值中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所占比例最大。产出能值中种植业和畜牧业能值产出占总产出的比例分别为52.23%、47.67%,林业和渔业的产出能值较低。 (2)景泰县农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为1.58,对购买能值的利用效率相对低下;能值投资率为4.21,低于意大利但高于瑞士,说明系统的经济发展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但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仍较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为2.15,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对农业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可持续指数为0.74,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 (3) 1991年到2007年间,景泰县农业系统的总投入和总产出均呈增长趋势。投入能的增长以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增长为主:可更新有机能投入量趋于下降;农业系统的总产出能值仍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出为主,二者的增长幅度均超过100%,种植业产出中经济作物的能值产出量逐渐超过粮食作物。林业和渔业的能值产出仍较低。 (4) 17年间,景泰县农业系统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资率、人均能值用量及能值使用强度等指标均呈上升态势,表明景泰县农业系统正由传统农业系统向现代化农业系统方向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但各指标的增长值较小,且有较大波动,表明系统的发展不稳定,在利用本地资源和利用外资、技术和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 (5)景泰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在1991~2007年间呈增长态势,受其影响可持续发展指数趋于下降,表明该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所承受的环境压力增大,系统的可持续能力减弱,应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研究
作者: 牛婷婷  日期:2010-06-01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 产业链 小杂粮 产业竞争力 
描述:小杂粮作为甘肃省特色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8.0%,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发展农村地方经济、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各个小杂粮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竞争势必变得更为激烈。甘肃小杂粮的种类较多,分布较广,但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和地膜玉米大面积的推广,小杂粮的种植规模出现了下滑趋势,且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足,甘肃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 本研究主要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调查,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产业经营主体以及政府与相关政策等五方面对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甘肃省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科研基础较好,市场需求增加,为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源优势和需求环境。但同时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且产业信息闭塞,种植仍然以小规模为主,中介机构组织不健全,流通不畅,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较强竞争力的小杂粮经营主导企业缺乏,影响产业的发展。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力,基于农业产业竞争力理论,以谷子为例,从产业链角度对其核心竞争力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甘肃小杂粮产业的产业链短而窄,且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农户得到的利润最少。同时调查发现农户的种植意愿不高,导致谷子质量和品质不稳定,从而严重制约谷子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一个瓶颈。并通过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户的种植意愿进行了分析,发现农户的种植意愿主要受小杂粮收入的影响,其次受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较大,比较收益较低是影响农户种植小杂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调动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成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关键。 针对上述的分析,为提高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力,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初级(传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培育高级(现代)生产要素来提升甘肃小杂粮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强产业链的管理,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通过完善政策管理体系来拓展小杂粮的销售渠道;通过加快绿色无公害小杂粮的生产,完善扶持政策等措施引导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日期:2009-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气候变暖趋势下甘肃省粮食供需问题研究
作者: 王海强  日期:2010-06-01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甘肃省 粮食供需 气候变暖 
描述: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发布的《气候变化综合报告2007》中指出气候变化将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农业生产将面临较为严峻的水资源匮乏等困难。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之间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降水不足,森林覆盖率低,是一个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薄弱的内陆省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很大,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以旱灾最为严重。甘肃省粮食长期处于产不足需的状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状态。在气候变暖趋势下,如何提高甘肃省粮食自给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变暖对甘肃省各个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得出气温上升与降水量变化对各地区粮食产量与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并对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下如何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和对策如下: 1、甘肃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气温上升对以小麦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夏粮种植影响较大,同时使秋粮产量增加。气温上升也是陇中地区粮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秋粮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影响陇东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对该地区夏、秋粮食作物的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对于陇南地区来说,气温和降水对陇南地区夏粮生产影响不明显,气温和降水增加能够提高该地区秋粮产量。 2、总体来说,旱灾是影响各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导致旱灾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其中,陇中地区和陇东地区粮食生产对旱灾最为敏感,河西地区次之,陇南地区最小。如果在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下,粮食生产将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3、河西地区和陇南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是决定其产量的主要因素。在提高甘肃省整体粮食产量来说,陇中地区和陇东地区是重点需要提高产量的区域,今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灾害影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提高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主要在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包括从制度上推进土地流转以产生规模效益,吸引资源向粮食产业转移。提高甘肃省粮食产量的关键在于保证河西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同时大力改善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环境,特别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推广旱作农业耕作技术,以色列成功的旱作农业发展模式是甘肃省未来粮食生产较好的参考范例。
庆阳地区糯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 陈红  日期:2005-11-01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筛选 模式化栽培 糯玉米 应用 
描述:玉米是庆阳地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类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生产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但是在玉米生产中,长期以来,以普通型玉米为主,品种类型比较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产量水平较低,尤其是鲜食和加工用玉米品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生产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玉米产品的多种需要,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兴起,使人们对玉米的利用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为经济作物,这就迫切需要优化玉米种植业内部结构。因此改良玉米品种类型,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是促进本地区玉米生产发展的根本出路。 本论文从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着手,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4年多的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复种、加工等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优良品种6个,并通过模式化栽培试验,寻求到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低投入高产出的数据模型:通过复种、加工等试验研究,为本地区糯玉米生产和加工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在品种筛选、模式化栽培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糯玉米栽培技术规范:进行糯玉米冬小麦茬、冬油菜茬直播复种和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为庆阳地区糯玉米发展提供了优良品种,并通过示范推广,促进了本地区糯玉米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复种,扩大了糯玉米种植规模和生产效益,筛选出了适宜复种栽培的黑包公、香甜黑、早鲜黄3个糯玉米优良品种,而且以冬油菜茬复种效果最好;建立了糯玉米优化栽培模式;研制开发了糯玉米糁、玉米罐头、真空软包装糯玉米方便食品、速冻鲜玉米穗、干制玉米须等糯玉米系列加工产品,提高了玉米的利用价值。根据近几年试验示范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进行了优势区域的确定。建议在光热资源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灌溉条件差的北部丘陵沟壑区(环县、华池)重点推广早熟糯玉米品种,如恳粘1号、香甜黑、早鲜黄、黑包公等;在光热资源较为充足的中部残塬沟壑区(庆城县),建立加工糯玉米的原料基地,为玉米的反季节销售提供原料;在土壤肥力较高、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南部高原沟壑区(西峰、宁县、正宁县),大力推广鲜食糯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的经济附加值。以上研究加快了糯玉米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步伐,促进了以黑色糯玉米为主、无公害绿色糯玉米为关键的糯玉米产业化开发新思路,对优化庆阳市种植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大豆栽培探究
作者: 李钰  日期:2007-05-01 来源 :郑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大豆文明 种植技术 大豆起源 
描述:大豆自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探究大豆的起源地和种植技术的历史经验,对于正视传统农业的价值,继承古代农业的优良传统,振兴现代大豆产业、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特征(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貌特征、土壤特征),不同时期的大豆文物,“豆”字的形体结构演变历史,古代文献中的史料记载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品种类型丰富的野生大豆等五个方面说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大豆的原产地之一。 其次探究了我国历史阶段大豆种植技术的经验(主要包括播种期、整地、选种、育种、播种量、播种方法、田间管理及轮作、间作等七个方面),试图从种植技术的历史演进中获得启示,为振兴现代大豆产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最后说明中国古代的大豆栽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历代大豆种植经验的积累和发展,既发挥了古代劳动者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又保证了自然界豆种的多样化循环,最终使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灾害频繁、自然资源匮乏的不利条件下,创造了传统农业的“大豆”文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