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
作者: 李智君  日期:2005-04-15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河陇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历史文化地理 
描述: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河西和陇右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始终承担着双重角色。首先是沟通。沿着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从旧大陆的中西部传向东方,把北部和西部的草原文化渐次输入内地。同时把中华农耕文化的文明由这里输出至旧大陆的中部和西部。其次是防御。纵横于亚欧草原通道上的游牧民族,常常以掳掠的形式来弥补其内部人力、物力供应之不足。这样的行为就给周边富庶的农业地带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灾难。农耕民族为了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同时,还在中原内地与大漠草原之间,建立了一个防御性地带,即边塞地带。河陇地区在历史上就长期担任这一职责,从历代长城由陇右至河西都有分布就可见一斑。 因此沟通和防御就成了河陇历史文化产生地域差异的驱动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河陇历史防御的层次性,即地域形胜的分层结构,揭示了这一结构对河陇社会空间格局的控制作用。事实上,为了达到边塞地带防御的有效性,塞内农耕民族力量与塞外游牧民族力量始终在反复的拉据中寻找双方在势力在空间上的均衡点。长城防线由陇右向河西、河套的推进与退守,正是双方势力对比变化在空间上的反映。这一反复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文化的交流。汉晋学术文化在边塞地带的扩展、壮大与衰落可以看作是农耕文化在边塞地带推进与后退的结果,而河陇历史语言地理也同样受制于这一过程,在三大高原之间因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语言地理区域。传唱于河陇的“花儿”,其流变中的多元融会与分布格局,更是河陇多民族众手培育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于不同地域交流的“活化石”。作为庶民的程式化生活方式——民俗地理的研究,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礼仪与时间生活。如果说以上文化地理的研究体现了河陇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的互动与交流,那么佛教地理的研究则更能看出边塞地带文化多元给异域文化在这一地域孵化、壮大与东传所带来的诸多好处。而佛教艺术以及高僧大德也因佛教所受各地文化影响程度不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成果与人数不等佛教人士。相对佛教,民间信仰受区域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就更大,因此河陇民间信仰有着及其浓厚的边塞特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在唐人的边塞诗意象中有着边塞环境寒苦的共同性,也有着不同地域诗词意象的差异性。由此亦可觇见河陇文化外界感觉的形成。 由此可见,河陇文化是由多民族在这里冲突与融合中缔造的边塞文化,但其历史文化的主体是中原农耕文化。
论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文化的多元化
作者: 聂莹  日期:2009-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裕固族 多元文化 民间文学 民族变迁 
描述:裕固族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裕固族的形成而产生,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记载着该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从裕固族的民族、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对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及其文化多元化给予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分析达到透析该民族民间文学的文学样式、文学特征和文学发展的目的。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对裕固族民间文学及其多元文化的研究意义,目前有关裕固族研究的状况,以及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历史文献法、实地调查法。从世界文化的格局来看,全球文化呈现出多极并存、多元互补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对裕固族这个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在宏观层面对我国整体民族文化的研究,也有利于对裕固族文学和文化的弘扬及该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裕固族的民族文化概况。裕固族源于古代回鹘,由于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族内政变和宗教异化而经历了漫长的民族迁徙过程。语言文字方面,裕固族主要操三种语言: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和汉语。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回鹘文字的裕固族,如今已经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而普遍使用汉字。裕固族先民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最后他们选择了藏传佛教作为整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种集多种成分为一体的混合型宗教文化是裕固族宗教信仰的显著特征。 第三章:主要对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形成和特征以及该民族文化的内容作了介绍和分析。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谚语、格言、童话等等。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具有传承历史、教育后代的功能,在浓厚的游牧文化氛围中也隐含着悲剧色彩和救世主观念。裕固族先民曾与古代蒙古族、藏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接触、杂居,最终使得原本纯粹的古代回鹘文化吸收、融合了古蒙古文化、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因素,而形成了今天具有多元性的裕固族文化。 第四章:从神话、故事传说、叙事诗、民歌、格言和谚语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其中,神话和民间故事传说反映了古代裕固人的智慧和对世界的认知;叙事诗、民歌则叙述了裕固族的历史、习俗和生活等情况;谚语、格言、童话等民间文学是裕固人长期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分析,总结出裕固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其民族文化的形成条件和原因,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加入又为裕固族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章:概括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研究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裕固族文学的研究主观上存在研究方法不足、研究角度偏离等问题,而客观上则有地理条件恶劣、民族语言遗失及传承的中断等困境。应对这些困难与问题的方法也要从主客两方面着手,加强研究队伍、加大研究力度,及时有效的进行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都是现实可行的方法。 结语部分,总结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特色,多样性的文本形式中包含着浓重的宗教因素,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裕固人的思想意识。其民间文学中蕴含的多民族文学因子,表现出裕固族包容、宽大的民族品格,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正是裕固族文学个性的表现。
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
作者: 刘凤云    高翔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札萨克 蒙古人 两种文化 历史过程 康熙年间 游牧文化 土默特 中国北部 清代历史 康熙皇帝 
描述:
论古代中国北方的农耕与游牧──对两种文化关系及发展趋向的探讨
作者: 高翔  刘凤云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民族融合 一体化 文化圈 
描述:
裕固族妇女社会生活及宗教心理研究
作者: 刘生琰  日期:2010-04-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宗教 社会生活 裕固族妇女 宗教心理 
描述:一般而言,每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都对其民族的传统习俗、意识观念及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裕固族是一个以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为主的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皆折射到裕固族妇女的家庭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对游牧民族女性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裕固族妇女的生存状况与传统社会不可同日而语,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已经在许多方面丧失了它的规范性和制约性,但是宗教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神圣的意义体系,宗教能将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之中。游牧民族妇女自小学习宗教文化中的禁忌、礼仪等,目的在于形塑她们的人格特征。本文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社区为视角,依靠详实的调查资料,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角度重点探究裕固族妇女的社会生活及其宗教心理机制。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言和第一章,导言从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上对课题的立论准备做了说明;第一章介绍了裕固族自治县及调查社区概况;第二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二、三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家庭等各方面描述了裕固族妇女的社会生活;第三部分由第四章组成,论述分析了裕固族妇女的宗教意识、宗教情感、宗教意志、宗教行为以及宗教心理的影响机制;第四部分为结论,对裕固族女性未来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藏族游牧文化与影视元素关系研究
作者: 周草  日期:2010-03-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影视元素 少数民族电影 藏族游牧题材电影 藏族游牧文化 有机结合 
描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影视艺术殿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藏族游牧题材电影又是少数民族影视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但目前,我国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运用影视艺术这个当前最普及也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来充分挖掘、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从而在丰富我国影视艺术类型、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同时,促进藏族游牧文化的传播、传承,是摆在影视创作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在这篇论文中,首先阐述了青藏高原藏民族的游牧文化的内涵,它是由特殊的地理条件所孕育的一种极具动态性与变化性的生产及生活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藏传佛教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民情风俗等。接着分析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及表现元素,其中影视最重要的美学特性也即它的魅力所在就是运动性,而这恰好与游牧文化内蕴的动态性相吻合。继而论述了如何运用影视艺术的视觉、听觉、运动三大表现元素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实现两者和谐、有机的高度结合,并具体分析了四部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游牧题材电影作品,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等方面提炼藏族的游牧文化的。最后针对我国藏族游牧题材电影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笔者以期通过这篇论文,能够对藏族游牧题材电影的创作、发展有所裨益。
草原文化:北方游牧文化的发展
作者: 奎曾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艺术遗产 草原文化 畜牧业生产 内蒙古草原 经济生活 文化审美 游牧经济 畜牧业经济 中原农耕文化 匈奴人 
描述:
第九节 国营农牧场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研究
作者: 金晶  日期:2010-03-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藏族 变迁 婚姻家庭 牧区 生育 
描述:婚姻家庭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传统热门课题,家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而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和根基,是人类社会产物,与婚姻有关的仪式、风俗、禁忌、制度、法规等直接影响着一个家庭、部落、民族甚至国家的文化。每个社会和每种文化都有相应的社会机制规范其成员的婚姻家庭行为。藏族游牧文化中,婚姻形式是一个倍受人们关注的方面。远古时代的藏族先民就已形成了一套婚姻规则来组建家庭、形成部落族系,在历史进程中这套婚俗、家庭礼仪不断完善规范,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点。 甘青藏族牧区是典型的藏族牧区之一,同我国其他牧区一样,甘青牧区的牧民正普遍面临的定居趋势。随着牧民定居进度的加快,固有的社会结构、文化形式势必发生变化,特别是作用于经济基础形式转变的定居生活的相应影响是巨大的,这种转变将给藏族婚姻和家庭带来全方位的影响。笔者推测随着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牧区人们的婚姻家庭可能与藏族游牧时期的传统婚姻形态和观念有了很大不同,随着逐渐定居和经济生产方式转换,以前的婚姻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可能会逐渐消失。 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牧民居住点的调查,研究传统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同当前藏族牧区婚姻家庭相比是否已经发生变迁。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政策推动力、文化变迁、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及其变迁。最后在分析甘南当地藏族的婚姻家庭现状时,引入“场域”和“惯习”概念对藏族婚姻家庭进行讨论,认为藏族牧民的婚姻家庭形式已经发生变迁。 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为导论,论述了研究主题的选择及研究目的意义,并对涉及研究主题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二章是调查地概况和研究方法介绍,着重从地理、历史、文化、语言方面强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同属甘青游牧文化圈,介绍了调查地的基本概况,并且详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样本状况。第三章详细论述了甘青藏族牧区传统婚姻家庭文化内容,包括恋爱、组建家庭过程,传统生育观念行为。第四章是对当前甘青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描述,通过对当前甘青牧区牧民们婚龄、婚礼仪式、家庭规模、妇女家庭地位、生育意愿等方面的描述,对比前一章传统文化习俗,分析认为当前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已经发生变迁。第五章为分析讨论部分,在分析甘青藏族牧区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同时,利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概念探讨藏族的婚姻家庭变迁现象,并阐述了笔者对文化变迁的观点。第六章是对全文的简要结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