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所记农业技术及其在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地位
作者: 万国鼎  日期:2016-12-05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播种日期 科学者 白粱粟 农业科学家 染料作物 技术史 齐民要术 口头流传 合种 贾思勰 
描述:
齐民要术
作者: 贾思勰  日期:2016-11-21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
黄河文明之近代转型研究
作者: 曲丽丽  日期:2014-04-15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母亲河 农耕文明 黄河文明 近代转型 
描述:中华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20实际八十年代的电视纪录片《河殇》指出黄河能给予我们的已经给予了我们的祖先,在旧机体上生发不出新文明,简单粗暴的宣判了黄河文明的死刑。《河殇》的出现正是五四以来中西文化论战的继续和发展,它在论述农耕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大趋势上有某种合理性,但其对传统文化的非理性批判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中西文化之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文化史领域贯穿近代文化研究的主旋律,也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十八大报告同时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在于,立体化注重天地自然黄河与社会人文黄河之综合研究,在时间的历时性上将中国古代与近现代乃至未来黄河文明的延承发展纵向打通,在空间的共时性上用世界大河文明的广角对黄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进行横向比较考量。 研究内容上,在对中华黄河文明体系的逻辑框架以及对“大河文明”、“四渎”、“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母亲河”和“摇篮地”等关于中华黄河文明体系的根本性重要范畴做出清理和诠释的基础上,研究近代具象的黄河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之具体关系,考量千古黄河所象征的的传统农耕文明在近代史上的近代化转型。论文前两章以对黄河文明基本形态及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关系的探讨为基本学理支撑,其下以近代学术界对黄河的研究、近代黄河泛滥改道与社会文明形态、黄河水利之近代变迁、传统黄河祭拜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考察、近代来华外国人对黄河的认识、近代海外舶来文明对传统黄河文明的冲击、传统黄河文明观念的近代化演进与变异等几大板块次第展开。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先后灭亡,只有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延绵至今。在中华河流文明体系之中,尽管在长江、淮河、珠江、闽江、东北三江平原等地都有广泛而丰富的古代文明遗存,但是只有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上绵延不绝。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满清灭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黄河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大规模冲突共有五次。在屡次冲突中草原文明未能中断黄河文明,反为黄河农耕文明所同化。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工业文明不断对中华传统黄河农耕文明进行侵略、欺侮、蚕食、瓜分,其结果不仅没有将黄河文明蚕食,反而促使黄河文明从传统走向近代,促使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实现了伟大复兴。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和核心。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等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从夏商周上古三代开直至明清时期,历朝历代的都城和文明中心基本稳定在黄河流域;中华百家姓大多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华汉字衍生于黄河流域;儒、道、墨、法、兵、阴阳等中华元典智慧体系诞生于黄河流域;以“四大发明”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诞生于黄河流域;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的天文历法体系诞生在黄河流域;陶瓷、玉石、青铜、丝绸、书画、诗词、中医、武术、戏曲和饮酒等“十大国粹”都集中于黄河流域。这是黄河文明为中华文明核心的九大例证。 在古代,中华文明从黄河流淌而来,在近代,黄河的生存发展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格局。 晚清及民国期间,治河领域出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趋势。第一,西式治河方法逐步引入;第二,西方学者开始关注黄河问题;第三,随着留学生的派遣和新式学堂的建立,国内出现了会通中西的治河新生代。但总体而言,由于守旧势力的阻挠,新式治河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观测实验、著书立说的理论层面。 黄河灾后救济工作逐步近代化。首先,救灾主体多元化,民间士绅组织的义赈组织打破了传统黄河灾后救济中官赈独尊的局面,西方教会势力也逐渐渗透到灾后救济工作中。其次,救灾措施近代化,“黄河水灾救济奖券”等形式的黄河水灾救济彩票逐步发行。近代报刊对黄河水灾灾后救济工作的积极参与,为民间义赈创造了宣传平台,也为中央政府主持的官赈提供了有效的监督。 晚清及民国期间,黄河水利机构屡有变动。1855年铜瓦厢改道之后,清廷治河大权旁落,此后,随着治河机构的不断变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一场扩日持久的治河权利之争。清初黄河河务由北河河道总督和南河河道总督负责,1855年铜瓦厢改道之后,南、北河河道总督先后裁撤,一切应办事宜都交由地方巡抚兼办,这是中央治河权旁落的开始。民国初年,虽然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水政机构——全国水利局,但由于经费所限,未能掌握实权,黄河修治大权仍然掌握在流域各省地方水利机构手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为应对1933年黄河大水灾,仓促之下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但黄委会有名无实,黄河下游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河务局一直掌握着黄河修防的实际话语权。直到1934年,在全国经济委员会的统筹规划下,黄委会与下游三省黄河修防处的责任才逐步明确,黄河水利的中央和地方事权才最终实现统一。 黄河不仅是一条自然大河,更是一条文化长河。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摇篮地,已经具有文化符号象征意义。日本文化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这种文化符号的体认更为深刻。由于文化上的认同,清末民初,日本各界在对黄河的态度上表现出文明发源地的认同和强势文明衰落后的感伤。这种建立于文化认同感之上的黄河认识又为野心家控制利用,成为宣传对华政策的重要手段。 黄河祭拜是黄河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明清以前,官方政府尊奉“河渎神”为唯一黄河水神,民间则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官方的以大王、将军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河神信仰系统。清代以来,尤其是晚清以来,清政府对民间河神大肆册,封颠覆了河渎神作为黄河正统水神的地位,官方河神祭拜系统开始混乱。不仅官方册封的河神不断增加,诸河神的封号和河神庙的御赐匾额也出现雷同的混乱状况。清帝退位之后,黄河祭拜逐渐失去了国家政治权利的保障,对河神的祭拜也被定性为封建迷信,从国家祀典中滑落。由于国家祀典的摒弃、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批判、传统无神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基督教对信众的争夺,民国以来民间河神信仰空间也不断萎缩。虽然在黄泛区和与黄河航运相关的个别行业中河神信仰仍有市场,但信仰的规模和水平已相当有限。 复古、专制和迷信是中华传统黄河文明观念的重要特征。汉宋调和、儒学会通趋势的出现以及“经世致用”实学传统的复兴是传统黄河文明观念流变的桥梁和先导,中西文化论争与黄河文明观念变迁相伴始终。复古向进化、专制向民主、迷信向科学的观念转变,是黄河文明近代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史,主体是黄河农耕文明,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走来;一百一十年的中国近代史,主题是海洋工商文明,告诉中华民族现在应如何干;近六十多年的中国当代史,主流是科技信息文明,告诉中华民族将往哪里去。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既在大地,也在大海,更在太空,未来人类大同,必将在高科技支撑的海洋文明与太空文明交汇中完成。
鲁明善与《农桑撮要》研究
作者: 高栋梁  日期:2007-04-01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农桑撮要 元代 版本 书名 鲁明善 
描述:鲁明善乃元畏吾儿人,生于高昌回鹘,后随家迁居汉地,渐染华俗,遂以父字“鲁”为氏,名铁柱,字明善。其虽生于畏吾儿家庭,然自小即受到较好的汉文化教育。后因父任荫元廷必阇赤,授江西行省狱讼理问,继而历官安丰路(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太平路(治当涂,今安徽当涂县)、池州路(治贵池,今安徽贵池市)、衢州路(治西安,今浙江衢州市)、桂阳路(治平阳,今湖南桂阳县)、靖州(治永平,今湖南靖县)六地,即所谓“连领六郡,五为监,一为守”。他一生为政勤勉,施政有方,深得民众爱戴,是元朝一位优秀的地方官员。 鲁明善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地方官,还是一位著名的畏吾儿农学家。他所撰写的月令体农书《农桑撮要》是元代三部重要农书之一(另外两部,一部为官修的《农桑辑要》,另一部乃王祯所撰的《农书》)。此书内容浅显易懂,体例简洁明了,历来深受农民喜爱,流传至今。 本文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系统考述了鲁明善的家世、生平,探讨了《农桑撮要》的成书背景、内容、编写体例、版本流传等问题,全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章,在现有资料基础上,结合一些方志资料及元人文集记载对鲁明善的家世进行研究,重点补充了其子鲁元起的相关情况;另外,根据虞集《靖州路达鲁花赤鲁公神道碑》及成功允《太平路鲁总管德政碑》等相关记载,对鲁明善的生平经历作了梳理和考订,在此基础上对其生卒年作了大致推断。 第二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述了《农桑撮要》书名的变化情况,对书名进行考订,梳理此书的版本源流且对一些版本进行了考订。 第三章,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及现实因素三方面分析了此书的成书背景,并将此书内容与元代其他两部主要农书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此书的体例及其所体现的农学思想。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 尚衍斌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农史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元代农学家 鲁明善 《农桑衣食撮要》 
描述:
魏晋南北朝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武冠芳  日期:2009-06-01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 北方 
描述: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之一,“生态条件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有时曾经改变了社会史的进程”。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态环境变迁与魏晋南北朝社会的相互影响。从东汉至隋唐的这一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寒冷期,是一个气候异常期。经过先秦两汉的开发与无数次战争的涂炭,平原地区已无森林可言,深山地区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该期水资源甚为丰富,野生动物也广为分布,但也呈下降态势。 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频数最高的是水旱之灾,其次为地震、风灾、霜雪、疫灾、蝗灾等。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人为地对生态的破坏有战乱狩猎、垦田伐木等人类行为,这些行为较之自然因素为害之烈更加严重。 该期寒冷干旱的气候直接影响着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使其不得不向南迁移,从而加剧了与汉族社会的矛盾。气候的变迁对农业社会的影响更加严重,因农业欠收,兵祸连绵,中原地区农业人口或死于天灾人祸,或逃往他乡,人口急剧下降。游牧民族重又迁入,经济再次由农转牧。由于畜牧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一些被开垦的地方重新成为牧场,秦汉以来形成的农耕景观又恢复为草原景观,客观上对自然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 本文还以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为例,进行了气候学原因的分析。北魏的迁都,由北而南,从生产生活方式来说,是由游牧社会渐转为农耕社会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移民南下的根本目的是希冀通过新的经济活动空间的开拓,调节由于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条件的恶化,造成人口相对过剩与生产资料来源相对缩减的矛盾,缓解游牧民族为此而面临的生存危机。
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来霞霞  日期:2010-05-01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 吐谷浑 吐蕃 青海草原 
描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央王朝一度开疆扩土,而此时在西北地区,也分布着几支成熟的民族势力:吐谷浑、吐蕃、党项等。隋朝初期,吐谷浑趁隋朝无暇顾及之机,经常寇扰隋朝西北边境。隋炀帝即位后,西征吐谷浑。吐谷浑处于唐朝与吐蕃的中间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唐蕃双方争夺的重点。对于唐朝来说,控制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道(又称青海道、吐谷浑道),与丝绸之路北道(又称河西道)并进,为进一步深入西域打下基础。更重要的一点就防守而言,如果广大吐谷浑地尤其是赤岭附近被吐蕃占领的话,就是以唐朝骑兵的速度,吐蕃也可以在六七天内到达长安附近。所以说吐谷浑是唐朝西北的屏障,吐谷浑与唐朝唇亡齿寒,一旦失去吐谷浑,唐朝的陇右地区就会面临吐蕃极大的威胁。对吐蕃来说,能否控制吐谷浑,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隋唐时期在青海草原上的战争相当频繁,根据史料记载统计,隋唐与吐谷浑之间规模较大的战争共有7次,吐蕃与吐谷浑之间有3次,唐与吐蕃之间有12次。战争过程中,军队的兵马对草原植被的践踏和对植被的砍伐给草原的生态造成了影响。军队驻扎后的草场,要经过长时期才能恢复。若是草皮遭到严重破坏,在生态脆弱的青海草原恢复起来就更加困难,很可能使那一地区的草场荒漠化或沙化。在战争中火烧草原的方法也屡见不鲜,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屯田开垦,对青海草原尤其是青海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农牧交替的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轮番替换,开垦、耕种、弃耕、放牧、沙化、再开垦,使草原的生态受到影响。当农耕民族统治这块地区时,开垦种田,当游牧民族主宰这块地区时,弃垦放牧。这些开垦的土地,一旦抛弃,疏松多沙,且地表裸露季节,正值少雨和大风季节,周围又被大面积的荒漠风沙所包围,沙漠化的发生就接踵而至。 青海草原虽地域广阔,江河横流,但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生长期短,牧草因受低温、强辐射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草群普遍低矮,畜牧条件差,草原的承载力也比较低。战争的迭起,使草原生产力遭到破坏,不同程度地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破坏性的影响日积月累,加上在青海草原农业垦殖的迅速发展,使这一地区草原承载压力加大。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带有一定的周期性,对这种周期性影响很大的因素便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恢复这个周期。以战争为直接动力,完成“生态移民”后,人们在一个新的社会组织体系和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人口迅速膨胀、耕地大量开发,社会获得进步,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资源质量逐渐降低,人们的生存受到环境和资源的严重限制,在战争的催化作用下,人们又轻易地开展了另一个新周期下的生产。 历史时期以移民屯垦为模式的西部开发都是粗放型方式,尽管其军事和政治意义重大,但经济和环境意义却难以一言以蔽之,如与气候变化相叠加,很容易出现生态环境退化的结。且军事活动对于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反作用,大多是破坏性的。我们可以从军事活动和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的学说。 历史时期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启发我们在今后制定开发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顺应环境变化规律,特别是要用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和评判一切土地开发活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应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任务。
陈旉《农书·祈报篇》初探
作者: 熊帝兵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业考古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Pian culture Nongshu Fu's QiBao Chen Reason 
描述:
陆羽及其《茶经》
作者: 李汉伟    日期:2016-12-05 来源 :农业考古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陆鸿渐 十七世纪 李季卿 季疵 饼茶 茶经 《茶经》 世界三大饮料 纸囊 煎茶水记 
描述:
阐释的可能
作者: 胡晓丹  日期:2009-04-27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宋代 文人茶 阐释 文本 符号学 
描述:饮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事件,也是艺术创作的经典题材,对茶事茶史的研究古已有之。本文在对传统文化现象的解读中引入西方符号学的“文本”理念和分析方法,将宋代文人士大夫这个特殊群体参与的茶事,分为茶书、茶诗、茶器具、茶经济等几个体系,作为不同领域的文化史“文本”进行客观比较,让文本“说话”,从几个侧面展示了“文人茶”作为一个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可能性。本文旨在运用现代理论,为传统文化研究补充新的信息、引入新的视野;同时也阐明了开放式的结论:“文人茶”作为一个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概念,通过阐释方式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以次作为今后更深入和多层面研究的起点。
< 1 2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