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到“田园苦”的转变

日期:2007.04.20 点击数:123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娜 

【中文关键词】 田园乐 儒家诗教 唐代 田园苦 社会转变

【英文题名】The motif of pastoral poetry changing in Tang Dynasty: From the joyfulness to suffering

【中文摘要】唐代田园诗主题由“田园乐”向“田园苦”的转变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唐前期国家政权稳固,国力强盛,社会富裕安定,士人和农人的生活也比较安稳丰足,士人在田园上主要是体贴自然,休憩心灵,追慕隐逸。这一时期田园诗描写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以宁静纯美、物产丰足、生机盎然为主;士人的田园生活随性自适,并以此作为对世俗的一种超脱;农人生活安稳和美,农人形象带有隐士色彩。田园诗的各方面都以反映“田园乐”为主,偶有“田园苦”类作品。随着唐朝社会矛盾的激化,安史之乱爆发,其后社会动荡、国力衰弱、边患四起,藩镇割据,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种种沉重负担加诸农人身上,士人的田园生活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诗歌创作逐渐转向反映社会现实的道路,一些诗人重拾儒家诗教理论,再次提出以诗歌干预现实的要求。表现在田园诗上,即是“田园苦”主题的正式出现。以韦应物、戴叔伦、钱起、李嘉祐等人为代表,不少诗人开始创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尤其韦应物是体现田园诗诗风、主题由盛唐转向中唐的关键人物。其后经由张籍、王建、李绅而至元白新乐府中以田园和农人为题材的诗作。“田园苦”主题的诗作大量增加;灾荒、战争、征兵、重赋等各种危害对农人生活的影响和农人深切的痛苦都被反映出来;士人们悯农、愧农的感情和对当政者的不满也日益深化。中唐这场田园诗变革的主要特点是:“田园乐”主题依然持续;田园风光描写由唐前期的丰足纯美转为凄清萧飒;“田园乐”与“田园苦”主题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诗人的作品中;以农事、农人生活为描述、抒情对象的诗作增多。至晚唐,社会状况进一步恶化,诗人对农人的关注更多,田园诗的创作愈加向“田园苦”主题倾斜,主要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等。描写单个农人的作品继续增多,一致反映农人苦难。诗中的田园更加惨淡,农人生活更加困苦。由于仕进无门,颠沛流离,诗人对政权的依附性减弱,对统治阶级的批判也更加直接、激烈,拥有了“骂世”“骂官”的风采。

【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授予年度】2007

【导师姓名】刘明华

【合作导师姓名】无

【英文摘要】Tang Dynasty poems theme from "Pastoral music" to the "Pastoral" of the changes reflected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英文关键词】Tang Dynasty; joyfulness of the motif of pastoral poetry; suffering of the motif of pastoral poetry;situation; Confucianism

【语种】无

【基金】无

【UDC】无

【中图分类号】无

【正文总页码】无

【学科】无

【研究方向】无

【全文挂接】 全文阅读 

3 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