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归产区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分布及其与海拔、土壤类型的关系研究
作者: 顾志荣   丁军霞   梁馨月   张亚亚   王亚丽   孙宇靖   来源: 中药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拔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当归   原子吸收光谱   矿质元素   土壤  
描述: 目的:探讨当归产区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海拔、土壤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ICP-MS及AAS测定13个当归主产县共103批土壤样本中的15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偏相关
甘肃主要当归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 顾志荣   王亚丽   孙宇靖   来源: 甘肃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归   甘肃   MS   ICP   重金属   土壤  
描述: 测定甘肃当归主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采用ICP-MS法检测甘肃9个当归主产区共45批土壤中Pb、Cd、As、Hg、Cu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Excel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早胜牛
作者: 暂无 来源: 甘肃畜牧兽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阉牛   秦川牛   肌肉发育   屯字塬   中心产区   董志塬   早胜牛   东牛   体型外貌   兼用型  
描述: 早胜牛,俗称东牛。属于我国黄牛五大品种之一秦川牛的优秀类群,也是甘肃省唯一大型的优良地方黄牛品种。早胜牛中心产区位于庆阳市宁县早胜塬。分布在相邻的和盛塬、正宁县的宫河塬,西峰区的董志塬和镇原县的屯字
中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1980—2002)
作者: 朱启荣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主产棉区   比较效益   空间布局  
描述: 棉花生产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两亿多棉农的增收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十多个棉花主产省的经济发展和我国棉纺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区域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府优化棉花生产布局,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全文:年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以比较优势和区位经济理论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分析理论框架,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作者: 卢勇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科项目   农业历史   研究基地建设   研究中心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高校   江苏高校   学科点   金陵大学   省级重点学科  
描述: 2009年11月27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在南京农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
沈氏、张履祥论灾害防治——以《农书》和《补〈农书〉后》为中心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履祥   灾害防治   《农书》   沈氏   《补〈农书〉后》  
描述: 明末清初,沈氏、张履祥分别在《农书》和《补〈农书〉后》中论及一系列灾害防治措施。在农业技术方面,农民要提沟铲地,防治春花灾害;讲究养殖方法,防治猪羊病虫害;经营桑基鱼塘,创业防灾;施肥、编篱,预防盗贼暴徒;推行食疗,去病减灾。在农业经营方面,农民要勤俭持家,备荒救灾;合理策划用地,兴家救荒。在农村社会方面,农家要协调主-佃关系,避免人为灾害。这些论述对中国现代农村建设不无启示。
明末清初浙北自然灾异与荒政措施——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张履祥   浙北   自然灾异   荒政  
描述: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他对当时浙北地区的水、旱等多种自然灾异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就其引发的社会后果予以全面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他运用阴阳变异学说,探讨自然灾异发生的规律。更有实际意义的是,他悉心讲求救灾备荒的多项措施。这些表现了他高度关心民生疾苦,积极为乡土社会荒政事业服务的学术精神。
周人农耕传统与周族史诗的生成——以后稷神话为中心
作者: 林甸甸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岐下   周弃   厉山氏   姜嫄   烈山氏   古公亶父   稷神   姜原   姜戎   周族  
描述: 周族史诗的生成,源于宗庙仪式乐歌的需要。以《诗经·大雅》诸篇为代表,从后稷到古公亶父的周族史诗,展示周人重视农耕的文化传统;然而考古发现显示,周人在农业方面的成就晚至入岐以后方为凸显。周族农耕文化的来源应当是与古公亶父联姻的姜族,后者以神农氏为起源,其神话体系中有早于周弃的"稷"形象。西周时期,出于制礼作乐的要求,周人对本族流传的历史神话进行整理与写定,他们吸收母家姜族神话中的"稷"形象,用以表现本族农耕传统的起源;又创造"姜嫄"形象,用以象征姜族这一外家力量。以后稷神话为核心的周族史诗,对于塑造周族的农耕传统,加快氏族同盟从母系向父系的转变,加强文化认同并推动民族融合,都起到重要作用。
徐光启农学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辨析——以《农政全书》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赵美岚   黎康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书   祈报   《农政全书》   泰西水法   同文算指   玄扈   《齐民要术》   全芳备祖   农桑衣食撮要   鲁明善  
描述: 作为明末博学多才的卓越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1)在数学、天文、历法、农田水利等众多学科领域内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对于农事农学,"尤所用心。盖
古代农书中天文及术数内容的来源及流变——以《四时纂要》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王传超   来源: 中国科技史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时纂要》   天文   传统农学   韩鄂   术数  
描述: 传统农书中有大量天文术数内容,在这方面《四时纂要》是一个典型。通过分析,认为该书中的天文术数内容主要来自于月令书、《史记.天官书》等古天文书以及术数书;这些内容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因农家与阴阳五行学说及民间方术之间的互动而进入农学领域,并因后世农书所采用的经学注疏方法而得以不断传承和拓展,《四时纂要》对前代农书中的天文术数内容作了系统的整理归纳。至于农书中引入天文术数内容的原因,观象授时的传统为天文术数内容进入农书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天文术数内容在农事安排中所起的背景作用使其有必要成为农书的一个组成部分,术数在唐朝社会上的流行则为《四时纂要》归纳整理农学中的天文术数内容提供了现实基础。
< 1 2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