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临潭“花儿会”的祭神活动解读甘南汉藏关系
作者: 杨燕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潭   甘南   汉藏关系   花儿会   祭神活动  
描述: “花儿”是西北地区多个民族共同传唱的一种民间歌谣,花儿会则是“花儿”的演唱会场,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花儿”与“花儿会”是西北八个“花儿民族”的文化集合体,映射了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的社会内涵,成为民族迁徙、民族交流、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最有力的证词。“花儿会”是过去庙会活动的代名词
全文:,成为民族迁徙、民族交流、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最有力的证词。“花儿会”是过去庙会活动的代名词。祭神是临潭“花儿会”中的主要活动,它与唱“花儿”是“花儿会”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
黄河上游的早期青铜文明 临潭磨沟遗址齐家文化墓地
作者: 毛瑞林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潭   随葬器物   陈旗乡   葬式   青铜文明   发掘工作   一次葬   考古人员   手铲   考古发掘  
描述: 甘肃临潭县陈旗乡磨沟村,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山间台地上。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2008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合作,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打破了昔日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齐家文化墓葬2009年发掘简报
作者: 钱耀鹏   王玥   毛瑞林   谢焱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潭   随葬器物   陶碗   发掘简报   底径   鼓腹   灰陶   竖穴墓   葬俗   刻划纹  
描述: 2009年8~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临潭磨沟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本次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266座,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两大类,以竖穴偏室
临潭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研究
作者: 张士轩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早期遗存   磨沟遗址  
描述: 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
全文: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磨沟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磨沟遗址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遗物丰富,而且地处洮河上游地区,对认识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特征、分布范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系统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器型和彩陶纹饰的类型学研究,将遗址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并通过与周边遗址的比较分析,确定遗存的年代和文化属性。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的分布及其与仰韶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讨论。
甘肃主要当归产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 顾志荣   王亚丽   孙宇靖   来源: 甘肃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归   甘肃   MS   ICP   重金属   土壤  
描述: As、Cu元素含量最高;临潭县Hg元素含量最高,Pb、As、Cu元素含量较高;和政县Pb、Cd元素含量较高;岷县、渭源县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低。9个主产地在当归GAP种植基地建设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 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
全文: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