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先秦诸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作者: 赵麦茹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迪   生态阐释   先秦诸子   经济思想  
描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
全文: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空前加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人类对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自然观、逻辑思维与认知世界的行为等方面的范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环境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当代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及思维方式的热捧、肯定与借鉴。其中,先秦时期以儒道为代表的各家学派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尤其受到众多学者的肯定,但比较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意识到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因子。这样一来,一方面,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之大前提下人类很有必要从生态角度对于包括先秦诸子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深度挖掘,但是另一方面,在这种重新认识与深度挖掘的过程中,人类却忽视了先秦诸子经济思想这一领域,这两个因素是促使笔者致力于从生态角度对于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 儒家、道家、墨家、《管子》、法家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几家学派,笔者即以这五家的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渊源和学术背景,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也不例外。支撑着先秦诸子之经济思想的是先秦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逻辑思想、人性观理论、自然观理论以及历史观理论。由于先秦诸子的思想都秉承由夏商周三代文化发展沉淀下来的周文化,所以他们的思想根基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自然观方面主张整体论、内因论与有机论,在逻辑思维范式中强调主客一体的整体思维方式,擅长于类比与串联式思维,在行为范式方面注重将人类的德性推广于整个自然界,强调合理取材、善待自然、知止知足。中国先哲思想根基的以上特点使得其思想充满了以“和”为贵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而且也深深地渗透于人与自然之间,其生态伦理思想是相当深刻的。 先秦诸子的这种生态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其经济思想,具体表现为,在先秦诸子的生产观、消费观、赋税观和分配观等经济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因子:如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先秦诸子特别强调对于四季节气等天时因素的遵循,倡导人们依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劳作,不妄为,不逆自然规律行事。在消费领域,先秦诸子又特别注重节俭消费,倡导人们在消费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消费自然资源时“知止”、“知足”。在赋税与分配领域,先秦诸子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和”思路,注重以章显“公平”(只是相对的公平)的薄税政策和上下兼顾的分配政策来保持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蕴藏在先秦诸子经济思想中的这些丰富的生态因子给身处生态困境中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如我们应从道德境界的高度培养我们悲天悯物的生态情怀、从法律角度完善我们的各种环保政策与法律条文、在具体的行动方面切实落实环保政策等等。具体到我国,在现阶段从生态角度研究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环境伦理学是旨在建立解决环境问题所需的生态伦理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同样需要这门学科,而先秦诸子的整体思维模式无疑给这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解决环境问题同样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制定生态道德的底线,在这一方面,先秦诸子注重以“圣王之制”的国家法制强制力量来保护自然资源的做法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先秦诸子从“天和”“人和”与“心和”三个角度落实其“和”思路的做法也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当前我国政府又着力而为的一大政策,先秦诸子一方面注重上层统治者在节俭消费行为方面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种观点对于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人口与自然资源配给日益紧张的当代中国来说同样适用;建立环境道德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先秦儒家学者以“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路给予自然万物以关爱的做法也给主张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当代学者以深刻的启迪。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 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
全文: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的使用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葬式、随葬品及其他埋葬现象的综合统计分析,将葬人现象分为两,即殉人类和非
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初步研究
作者: 何抚顺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考古研究   河套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 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between Longshan era and Yangshao era's archeology .Sought in the region of the
全文:本文以包括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约距今7000~4000年)为研究的时空范围,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演变过程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来探讨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依据历年来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其次依据各典型遗址或样品采集地点地层的对应关系,建立可与考古学文化对比的环境考古地层堆积序列。最后,分析探讨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河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位置恰好在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带上,因此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研究全新世以来环境气候的变迁,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乃至以后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是仰韶时代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受大暖期黄河中游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大扩张影响。其中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出现与大暖期仰韶文化的北进和后岗一期文化向西北迁徙密切相关;仰韶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也与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文化一次次的北进导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有关。 三是龙山时代的降温事件,导致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化与空间分布格局的改变。陕北地区龙山时代遗址数的激增和河套地区石城聚落的出现均与降温事件造成不同地区人类文化的迁徙、文化的冲突有关。此外,石城带空间分布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而导致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的移动密切相关。
仰韶文化二次合葬墓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朱忠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次合葬   社会结构   葬俗   仰韶文化  
描述: r is constituted by two or more graves.The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 skeletons which lie in the graves, Secondary Joint Burial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traight limb-like, piled up and
全文:、集中堆置、乱葬、瓮棺葬。单坑式二次合葬墓分为五,复合式二次合葬墓分为四。通过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的对比,确定各类墓葬之间的早晚关系,梳理出二次合葬墓的演变序列。在搞清楚二次合葬墓埋葬特点及发展
秦汉简牍所见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东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牍   社会保障   秦汉  
描述: t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lde 迁︸﹄U system review design can not research on China's new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change the system replaced with the role and si加ficance.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big
全文:社会保障是由人类历史以来各社会形态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对中国古代存在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回顾和研究,对当前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设计和变革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中国是一个有着“大政府”传统的国度,很早就强调了政府对社会弱者的责任,历代统治者都自觉地将救助社会弱者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由于秦汉时期的制度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通过考察史料,对“大政府”确立的秦汉时期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和研究,追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发端时的本来面目,对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历史上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秦汉时期大范围的中央集权政府的形成,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制度萌芽逐渐发育成我们国家历史上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对以秦汉简牍为主的出土文献中的法律、诏令、制度内容的研究,能够勾勒出秦汉时期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轮廓。秦汉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相对成熟,覆盖人群很广,并且受到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维护当时普遍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制度化、法律化、体系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并对后世影响颇深。
唐代关中农田水利、水利管理及立法研究
作者: 陈雨梅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关中   水利法规   农田水利   水利管理  
描述: onstructio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dynasty.
全文: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存亡。关中是唐朝都城所在地,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受到统治者的关注。唐王朝不仅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这时期确立的管理体制及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及立法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与立法问题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的五大方面,即郑白渠、六门堰、渭南地区水利建设、华阴水利建设、同州水利建设,探讨这些水利在唐代的维修与发展,理清关中水利的脉络。第三部分介绍唐代水利管理机构设置,以《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中刘仁师整治泾渠事例为例,探讨水利管理层面的中央及地方水利机构设置及具体职责分工,利用文献资料探讨水利管理权力主体在唐代的变化。第四部分探讨唐代水利法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唐代的《水部式》、《唐律疏议》、《营缮令》、《沙州敦煌县行用水施行细则》中的水利条文出发,欲窥唐代水利法规的全貌。唐代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西夏《天盛律令》及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中相关水利法规探讨对唐水利法规的继承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与水相关的几个问题,以泾河上的碾硙为例,探讨水利具体执行过程与水利法规上的冲突;唐代关中水利在唐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唐代关中名胜古迹与水的关系;关中农田水利对生态的影响。
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成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前至两汉时期   面食加工技术   黄河流域   小麦   种植  
描述: 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
全文: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等方法,分析梳理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时期与小麦有关的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对该时空范围内的种植与推广历程、特点、因素及影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脉络,以及技术创新、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史前至两汉时期小麦在黄河流域的种植与推广历程划分为试种、劝种和广种三个阶段。试种阶段从龙山时代至西周,该时期小麦分布呈“西少东多”的特点,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种植面积多于其他地区;小麦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例极为有限,表明当时人们对其缺乏重视。劝种阶段从春秋至西汉早期,该时期小麦在黄河下游及附近地区的分布有所扩大,但同时关中地区却出现了“不好种麦”的情况;“五谷”的出现反映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小麦的重要性,而政府“劝种”冬小麦则标志着其地位的提升。广种阶段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该时期小麦栽培除了在黄河下游附近继续得到较快发展之外,还在关中及河西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而从小麦在政府颁发的农事诏令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亦可看出当时其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第二部分,对小麦种植与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因小麦生长特点与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自然环境相矛盾,导致其长期无法得到广泛种植;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气候与降水条件更为适合小麦发育,是其试种阶段分布特点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带动了黄河流域小麦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冬小麦由于生长周期的季节性差异,在作物体系中逐渐凸显出互补性优势,使得统治者意识到其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西汉中期以前,由于转磨普及程度的低下和面粉生产的滞后,使小麦的食用方式难以为人们所接受,导致其缺乏种植积极性;西汉晚期至东汉,转磨形制及筛粉工具的发展提升了面粉磨制的质量,发酵技术的成熟也令面食加工技术得到了显著进步,不仅使小麦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并被社会认可,还促进了其在黄河流域的广泛普及。 第三部分,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古代新疆地区的小麦种植和面食制作技术特点,并分析其与同时期黄河流域技术系统的差异。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食品加工技术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使黄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麦面食系统,进而对小麦种植在该地区的普及产生了推动作用。这一历史进程充分反映出文化多样性与互补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 第四部分,探讨汉代以后小麦种植业从黄河流域向各地区扩张的情况、及其对于古代社会人口增长的影响,进而揭示各历史阶段小麦地位的变化。尽管两汉时期小麦推广未能动摇当时粟在农业的优势地位,然而其栽培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以后麦作农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唐代中期以后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确立,小麦也取得了与粟同等重要的位置。 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农学、食品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从技术手段和实践应用层面对资料证据进行比较;同时在宏观上把握小麦种植与推广历程的整体脉络,探讨各种因素内在的相互联系。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