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夏商周河洛农业文明及其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研究
作者: 郭新建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河洛   夏商周   农业文明  
描述: 巨大贡献。快速发展的河洛农业文明不断向域外扩散延伸,并随着一次次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传入台湾地区,并生根生长,台湾农业文明在河洛。
玉米/蒜苗套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状况分析
作者: 张昱   程智慧   徐强   李娟   来源: 土壤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酶   玉米/蒜苗套作   土壤微生物  
描述: 外,地上部环境的改变也使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上升。根系间的非接触效应还使蒜苗、玉米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提高,而环境因素的改变也使玉米过氧化氢酶,蒜苗脲酶活性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对蒜苗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对玉米土壤酶的影响。
陇东面塑
作者: 冯华茂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陇东面塑   传承   发展  
描述: 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基因,它应当渗透到现代艺术家的血液之中。可以说,在几乎所有的现代艺术样式中都能寻觅到民艺之、民艺之源、民艺之魂的基质和痕迹。但对民艺的系统性研究还很薄弱。民间艺术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研究
作者: 龚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粮仓遗址   遗产保护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  
描述: 中国大运河将于201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生命线,隋唐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依靠漕运从全国各地筹集粮食和财物输送到长安、洛阳,由此而形成的隋唐大运河仓储体系,有力见证了隋唐大运河的辉煌,是大运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配合申遗,论文以隋唐大运河
全文:西段粮仓遗址历史文献及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大运河通济渠西段三个粮仓的历史文化、科学及艺术价值进行了评价,并归纳了其“粮仓规模大,窖数量多”、“城格局完整,与运河紧密相连”等四个特点;通过现状调研
甘肃栽培当归性状个体差异与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刘香南   张明童   赵建邦   宋平顺   丁永辉   来源: 中药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差异   性状   相关性   当归   化学成分  
描述: 当归头长度显著相关,而挥发油仅与产地显著相关,与性状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重、侧根数在产地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4.1%和28.6%。结论:当归药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化学成分与性状指标有一定的相...
兰州与河西走廊的沙枣品种
作者: 暂无 来源: 植物学杂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蘖   黄芪胶   桂香柳   蜜源植物   抚育管理   生活力   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   西北干旱地区   银柳  
描述: 可作饲料。具固氮根瘤菌,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沙枣还具有耐干早、酷热、寒冷、土壤瘠和土壤盐渍化以及抗风沙等特性;用种子、蘖、扦插等多种方法都可繁殖。繁殖和栽培管理容易,生活力强,故早为西北广大劳动人民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比较完善且实施力度较大的时期。就灾前备荒而言,其措施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则以贮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为主要对象展开。在贮方面,文章对三类仓库(以常平仓和社为主)设置规模与灾害发生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在
渭北旱塬果园生态系统水肥调控技术研究
作者: 索改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苹果   深层干燥化   聚水集肥控根技术   渭北旱塬   根系  
描述: 随着果业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化肥等的大量投入,渭北地区果园生态系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土壤水分调控能力下降,出现了深层干燥化;化肥施用量大,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硝态氮深层累积等。为此本研究针对果园水肥利用率问题,在运用地表覆盖技术对果树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将起垄和壤中人工防渗层相结合
全文:23.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48.89kg·mm-1·hm-2),高于对照22.4%。 综上所述,“聚水集肥控”技术很好地结合了起垄和壤中人工防渗层技术对水分的调控效果,将有限的降雨集中起来,以水调肥
汉代储粮方式的考古学观察
作者: 张玮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类储粮设施   储粮环节   汉代   容器类贮粮器  
描述: 本文着眼于汉代仓储遗址和汉墓中出土的仓储模型明器和画像砖石,从汉代储粮环节上对贮粮设施和器具进行分类讨论,从粮食收割入仓到厨房炊煮,研究每个阶段相应的贮粮方式和器具,力图更加贴近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将汉代人日常贮粮的一整个环节展现出来。 汉代储粮设施的发现主要有仓储遗址、画像上的仓储形象和仓储模型明器
全文:),每个环节都有模型明器和画像对应。入仓环节结合第二章建筑类储粮设施的分类,总结出四类入仓方式:1、从正面门进粮;2、从顶下开的方窗进粮;3、从顶部进粮;4、窖窦的入仓方式。对于有些地区没有发现“粮罐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作者: 吴宾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粮食安全   粮食流通、粮食仓储   农业生产   粮食政策  
描述: 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历朝历代无不把粮食问题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有“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之称,并在全社会形成了重农重储的观念和风尚。封建王朝从意识形态、农业生产、粮食仓储、流通、政策等领域加强粮食的供应和保障,积累和形成了相当丰富的有关粮
全文:的方式,从时间上抹平粮食生产在年度间的波动,是古代社会赈济灾荒的重要手段。历史时期的粮食仓储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并逐渐形成三个层次的仓储体系,其目的各不相同:一是政府组织经营的太仓和地方官,目的在于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