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先秦农官研究
作者: 董曌华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职官   先秦   劝农   农官  
描述: 中国农官的起源极为久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君讲述古郯国的职官时,就提到有专管农业的九农正;周的祖先从弃开始,世世代代都做虞、夏的农官;殷墟甲骨文中记载有主掌农耕事务的小耤臣、小刈臣、小众人臣等。但直到商朝,农官的职务大多并不固定,小耤臣掌管耕种、小刈臣掌管收割,都是事毕便罢。“官事可摄”的
全文:中国农官的起源极为久远。《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君讲述古郯国的职官时,就提到有专管农业的九农正;周的祖先从弃开始,世世代代都做虞、夏的农官;殷墟甲骨文中记载有主掌农耕事务的小耤臣、小刈臣、小众人臣等。但直到商朝,农官的职务大多并不固定,小耤臣掌管耕种、小刈臣掌管收割,都是事毕便罢。“官事可摄”的现象在当时非常突出,商王让其配偶、臣仆管理稼穑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受商王派遣,率领族人到指定地区垦辟田地的族尹,也大多没有农官的职名。 两周时期,农官是当时职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于记载的农官名称繁多,包括司徒、后稷、农正、农师、甸师、载师、闾师、遂人、遂大夫、县正、酂长、里宰、草人、稻人、土训、廪人、仓人、司稼等。金文中出现的司艺、司九陂、司场等,从官称或职掌看,也当归入农官一类。但这些农官在权限划分和统属关系上显得比较混杂,很多职官都无法确定其在当时农官体系中的对应位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农官系统本身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首先表现在职官称谓上的不固定,典籍中多次出现一种职官在不同文献中被冠以他名的现象。仅田畯的异称,据历代解说,便有农正、农夫、农大夫、田大夫、治田、田、田甸、甸人、甸师、保介等。其次是管理职能的不固定,部分农官的兼职与本职并不相干,部分农官的职掌前后变化较大,甚至脱离了农业管理领域。如司徒最初管土地,后来主要负责管理在土地上从事劳作的生产者,再后来更成为领兵征战的统帅乃至王朝执政官。再次是管理权限的不明确,部分农官的职责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最后官称区分也不清晰,王室与公室的农官在称谓上几乎没有区别。这种情况表明我国的农官制度在当时尚处于初步发展期。 西周主要实行世官世禄制,大夫以上级别的农官都由特定的家族世代承袭,人的出身亦即血缘关系是选官的唯一标准,在正式册命前都要审阅其资历。而由于实行世禄制,考绩对高级农官的意义不大,保证其认真履职的手段主要是加强监督。当时只有士级别的下层农官才通过选举产生,并通过考绩决定其升降奖惩。春秋战国世官制瓦解之后,先后出现的各种选官制度,标准基本上都是贤、能。对于农官来说,最基本的“能”主要体现在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认识以及对农事的熟悉上。当时管仲之所以推荐宁戚担任齐国大司田,便是相信宁戚在农业管理上的才能,认为“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自己不如宁戚。在选用负责劝课农桑的农官时,是否具备相应的农事知识在各朝往往都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秦汉农学文献研究
作者: 康丽娜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汉农学   学术价值   农学文献   农业发展史  
描述: e in the whole system of China's agriculture.
全文:秦墓竹简》中的《田律》、《居延汉简》中的农学文献资料和《敦煌悬泉汉简》中的《四时月令诏条》等内容。史书《艺文志》、《经籍志》中著录的秦汉时期专业性农书至今均以亡佚,仅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两个
秦汉农学文献研究
作者: 康丽娜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汉农学   学术价值   农学文献   农业发展史  
描述: e in the whole system of China's agriculture.
全文:秦墓竹简》中的《田律》、《居延汉简》中的农学文献资料和《敦煌悬泉汉简》中的《四时月令诏条》等内容。史书《艺文志》、《经籍志》中著录的秦汉时期专业性农书至今均以亡佚,仅有《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两个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李秋香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控制   文化认同   功能变迁   秦汉   民间信仰  
描述: le's understanding and regarding for the universe and the life at that time.
全文: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信仰,它的信仰者不仅仅包括处于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而且包括一些地方官吏和皇室上层。秦汉民间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民间信仰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即传统神祇与新造神灵并存;信仰对象等级性限制的减弱与世俗化特征的加强;神灵地域性特色的相对减弱与一统性特色的凸显;异地神灵与宗教神灵影响的逐渐扩大等。 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而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便是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控制的前提,而文化控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两者又都是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文化作用之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民间信仰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在主流文化的强烈渗透下,其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文化认同、族群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异地文化认同。首先,秦汉时期,基层民众以所在地域的基层社神、两个或多个地域的民众以所在地的跨地域人神为信仰对象,围绕着此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此类神灵的祭献及外在的仪式等群体活动,从而找到了人群的身份归属即实现了彼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地域文化认同功能。其次,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群以始祖神为共同的信奉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形式,通过流播有关祖先的创世伟业等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族群文化认同功能。复次,秦汉时期的多个社会阶层以古圣贤为信仰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古圣贤事迹的重新构建和传播,从而实现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历史文化认同功能。最后,秦汉时期的各社会阶层对西王母这位来自异地的神灵不断进行加工改造,为我所用,随着信仰圈的扩大,西王母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对象,成为正式宗教在中原诞生或普及之前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一位民间信仰神灵,或者说西王母被异于自身的文化所接受和改造。此为民间信仰的异地文化认同功能。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控制类型主要分为禁忌类、巫术类、儒家伦理类、宗教类等四大部分。它们分别在解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减缓社会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合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实现对信仰群体的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此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地域文化认同的由强变弱及族群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功能的渐趋增强等方面。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先秦到秦汉之际,巫术类和禁忌类在文化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西汉中期后,儒家伦理类文化所发挥的控制功能逐渐增强。随着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的东传和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创立,宗教类文化控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新的文化控制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文化控制手段的迅速消失。相反,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交融与整合,从而对民众的日常行为及精神世界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控制作用。而国家政策法令的干预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途径的多重作用、自然迫力的持续及生存危机感的出现、文化交流尤其是异文化对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是导致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等文化功能发生变迁的主要动因。 简言之,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是秦汉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不仅体现为共时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而导致变迁的动因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李秋香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控制   文化认同   功能变迁   秦汉   民间信仰  
描述: le's understanding and regarding for the universe and the life at that time.
全文: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信仰,它的信仰者不仅仅包括处于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而且包括一些地方官吏和皇室上层。秦汉民间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民间信仰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即传统神祇与新造神灵并存;信仰对象等级性限制的减弱与世俗化特征的加强;神灵地域性特色的相对减弱与一统性特色的凸显;异地神灵与宗教神灵影响的逐渐扩大等。 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而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便是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控制的前提,而文化控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两者又都是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文化作用之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民间信仰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在主流文化的强烈渗透下,其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文化认同、族群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异地文化认同。首先,秦汉时期,基层民众以所在地域的基层社神、两个或多个地域的民众以所在地的跨地域人神为信仰对象,围绕着此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此类神灵的祭献及外在的仪式等群体活动,从而找到了人群的身份归属即实现了彼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地域文化认同功能。其次,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群以始祖神为共同的信奉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形式,通过流播有关祖先的创世伟业等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族群文化认同功能。复次,秦汉时期的多个社会阶层以古圣贤为信仰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古圣贤事迹的重新构建和传播,从而实现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历史文化认同功能。最后,秦汉时期的各社会阶层对西王母这位来自异地的神灵不断进行加工改造,为我所用,随着信仰圈的扩大,西王母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对象,成为正式宗教在中原诞生或普及之前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一位民间信仰神灵,或者说西王母被异于自身的文化所接受和改造。此为民间信仰的异地文化认同功能。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控制类型主要分为禁忌类、巫术类、儒家伦理类、宗教类等四大部分。它们分别在解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减缓社会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合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实现对信仰群体的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此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地域文化认同的由强变弱及族群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功能的渐趋增强等方面。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先秦到秦汉之际,巫术类和禁忌类在文化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西汉中期后,儒家伦理类文化所发挥的控制功能逐渐增强。随着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的东传和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创立,宗教类文化控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新的文化控制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文化控制手段的迅速消失。相反,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交融与整合,从而对民众的日常行为及精神世界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控制作用。而国家政策法令的干预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途径的多重作用、自然迫力的持续及生存危机感的出现、文化交流尤其是异文化对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是导致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等文化功能发生变迁的主要动因。 简言之,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是秦汉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不仅体现为共时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而导致变迁的动因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