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
作者: 李秋香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控制   文化认同   功能变迁   秦汉   民间信仰  
描述: le's understanding and regarding for the universe and the life at that time.
全文:秦汉时期的民间信仰,作为秦汉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及认识。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俗学、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和地域文化史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所谓秦汉民间信仰,它的信仰者不仅仅包括处于社会基层的广大民众,而且包括一些地方官吏和皇室上层。秦汉民间信仰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稳定的农业经济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一统的政治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秦汉民间信仰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即传统神祇与新造神灵并存;信仰对象等级性限制的减弱与世俗化特征的加强;神灵地域性特色的相对减弱与一统性特色的凸显;异地神灵与宗教神灵影响的逐渐扩大等。 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而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便是其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文化认同是文化控制的前提,而文化控制是文化认同的结果,两者又都是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文化作用之重要组成部分。秦汉时期,民间信仰在大一统的文化背景下,在主流文化的强烈渗透下,其所发挥的功能主要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也就是说,民间信仰在促进文化认同、加强文化控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地域文化认同、族群文化认同、历史文化认同和异地文化认同。首先,秦汉时期,基层民众以所在地域的基层社神、两个或多个地域的民众以所在地的跨地域人神为信仰对象,围绕着此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此类神灵的祭献及外在的仪式等群体活动,从而找到了人群的身份归属即实现了彼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地域文化认同功能。其次,秦汉时期的华夏—汉族群以始祖神为共同的信奉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形式,通过流播有关祖先的创世伟业等神话传说,从而实现了本族群的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族群文化认同功能。复次,秦汉时期的多个社会阶层以古圣贤为信仰对象,围绕着信仰对象的物化象征,通过对古圣贤事迹的重新构建和传播,从而实现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认同。此即民间信仰所发挥的历史文化认同功能。最后,秦汉时期的各社会阶层对西王母这位来自异地的神灵不断进行加工改造,为我所用,随着信仰圈的扩大,西王母成为大家共同的信仰对象,成为正式宗教在中原诞生或普及之前对民众影响最大的一位民间信仰神灵,或者说西王母被异于自身的文化所接受和改造。此为民间信仰的异地文化认同功能。 秦汉民间信仰的文化控制类型主要分为禁忌类、巫术类、儒家伦理类、宗教类等四大部分。它们分别在解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感、维护家庭和谐、保护个体生命及其身体健康、减缓社会矛盾、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合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明确家庭尊卑长幼的名分、实现对信仰群体的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汉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此时期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功能变迁总体上呈现出地域文化认同的由强变弱及族群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认同功能的渐趋增强等方面。民间信仰文化控制功能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从先秦到秦汉之际,巫术类和禁忌类在文化控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西汉中期后,儒家伦理类文化所发挥的控制功能逐渐增强。随着西汉末东汉初佛教的东传和东汉末年原始道教的创立,宗教类文化控制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逐渐突出。但新的文化控制手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有的文化控制手段的迅速消失。相反,它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生交融与整合,从而对民众的日常行为及精神世界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控制作用。而国家政策法令的干预和主流文化的影响、人的社会化途径的多重作用、自然迫力的持续及生存危机感的出现、文化交流尤其是异文化对本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等,是导致秦汉民间信仰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等文化功能发生变迁的主要动因。 简言之,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是秦汉民间信仰文化功能的重要体现,民间信仰的多种文化认同和文化控制功能不仅体现为共时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而导致变迁的动因则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
作者: 韩学山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至隋唐   禁忌   节日文化   巫术  
描述: 本文主要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以中国古代汉族传统节同节俗为研究对象,对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文化作了一个整体分析和解释。以期实现“两个突破”,即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对传统文化内涵解释上的突破,尝试探索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底蕴。 节日节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隋唐时
全文:本文主要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以中国古代汉族传统节同节俗为研究对象,对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文化作了一个整体分析和解释。以期实现“两个突破”,即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对传统文化内涵解释上的突破,尝试探索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底蕴。 节日节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文化是中国历史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传统节庆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考察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庆风俗,更能接近传统节庆文化的原貌,更有研究价值。在西方,传统节日并没有因工业的现代化而失去魅力,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然而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居的中国传统节同越来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这种境况已经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和深思。尤其是在西方和邻国的节同文化的剧烈冲击下,而显得苍白无力;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又表现得无可奈何的尴尬。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学者们开始从学理的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普通民众开始冷静地思考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 随着民俗学研究工作的长足进展,以及民俗学在同常生活和市场经济中显示出的巨大潜力,深挖民俗潜在资源,能够创造多种现实价值。因此,传统节庆文化开始成为一般民众关心的生活话题和学界研究的热门主题之一,这为研究传统节庆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氛围中,笔者怀着复杂的心态,选择了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日节庆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文章四部分)对其进行了一次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企望能有益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益于当前的传统文化研究,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本文一开始就将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日节庆视作一个民俗问题,因此,在切入正题之前,就有关节庆文化研究的民俗学学科发展和理论范式等方面的情况作了大致的介绍。特别地提出了民俗学研究中旧的理论范式及其导致的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就研究对象——先秦至隋唐时期的节日的选择原因、研究范围及关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等问题,作了较为清楚的解释说明。 第三,对先秦至隋唐时期节庆文化的构成和类型进行解析。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日构成的结构分析:二是节日类型分析;三是节庆特征分析。将此时段节庆文化的时间构成、类型划分、特征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概说,为后面的研究打下铺垫。 第四,节庆巫术和禁忌。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前面对先秦至隋唐时期节庆的分析都是为研究其巫术和禁忌做准备的。众所周知,我们目前所身临其境的传统岁时节庆文化,都是唐宋以来开始以娱乐、喜庆为主题的,到明清时期又增加了游艺的性质。而唐代以前,中国古代汉族传统节日信仰、仪式、习俗的产生及其原因、传统节俗的原生意、信仰心理和习俗仪式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及特点,则是一个相对模糊且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本文试着从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的角度来探索这个领域,并提出了“早期中国节庆文化巫术说”的观点。 最后,在宏观对先秦至隋唐时期节庆文化作论述的基础上,选择“端午节”作为个案进行微观上的分析。这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秦至隋唐时期端午节日时间的前后变化及其文化选择;另一方面是先秦至隋唐时期端午龙舟竞渡。第一方面的述说为龙舟竞渡仪式提供一个背景时间和关于这个时间的一些信仰心理、禁忌仪式;第二方面的述说龙舟竞渡作为一种驱除禳灾仪式,及其对时间的选择。这样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时间(端午)和仪式(龙舟竞渡)二者之间的互选是有其必然性,即龙舟竞渡仪式找到了时间维度,端午也确定了本身的空间维度。这可以很好的映证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也有力的支撑了笔者提出的“早期中国节庆文化巫术说”观点。
试论秦汉时期的祠先农信仰
作者: 吕亚虎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汉时期   简牍   祠先农   信仰  
描述: 先农为古代教民始耕的农业神。秦汉时期,官方于春季农耕时祠先农,民间或有以腊日者。汉代以降,官方祠先农的具体时日安排则已受到五行学说的影响;在祠先农的祭品和祭祀规仪上,因主祭者身份不同而体现出"名位不同,礼亦异数"的礼制原则;先农神原型也随着秦汉王朝文化大一统下对各种神灵谱系的系统化整合工作而发生明显变化,体现出由抽象化的神本位向具体化的人本位转变的特点。
陇东、陕西的牛文化、乞巧风俗与“牛女”传说
作者: 赵逵夫   来源: 文化遗产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乞巧民俗   秦文化   牛郎织女   周文化  
描述: 《牛郎织女》的产生跟周、民族的交融密不可分,《史记·本纪》、简和末魏初的《三辅黄图》都说明这一点,现存于西安附近的西汉牵牛织女石像更是证据。庾信《尉迟氏墓志铭》中的织女庙当在西安至陇东、南
甘肃秦安蜡花舞初探
作者: 周青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文化   甘肃秦安   蜡花舞   现状综述  
描述: 甘肃秦安"蜡花舞"以其清新典雅的格调、朴素优美的舞蹈动态成为陇上文化百花园中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与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一支奇葩。目前,运用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学科方法挖掘"蜡花舞"的内涵,探究其文化功能,廓清其本质的研究文字,至今尚未发现。本文从蜡花舞的研究现状综述出发,初步探究了其与戏曲文化的联系。
陇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间女娲崇拜
作者: 汪聚应   霍志军   来源: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娲崇拜   陇城   民间文化  
描述: 陇城自古为陇上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传说中女娲崇拜的发源地,素有"娲故里"之称。女娲崇拜在这里流传了两千多年,其民俗文化亦形成自己的特色。古代陇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深厚的历史文化
社日:清代方志中的农耕文化事象
作者: 王政   张正林   来源: 河南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饭   祀土   高明县志   咸丰四年   社日   文化事象   祭社   文化兴盛   社神   土地神  
描述: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兴盛,"社"祭活动尤普遍。以前是春社,以后又有秋社。宋以后各地每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祭社神(即土地神)。在清代地方志中我们还
清代方志中的社日习俗略考
作者: 王政   张正林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志   清代   社日   习俗  
描述: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兴盛,"社"祭活动尤普遍。以前是春社,以后又有秋社。宋以后各地每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祭社神(即土地神)。在清代地方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量关于社日活动的记述。本文对这些文献加以分析,以期弄清传统社日习俗在民间的基本状况。
从临潭“花儿会”的祭神活动解读甘南汉藏关系
作者: 杨燕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潭   甘南   汉藏关系   花儿会   祭神活动  
描述: “花儿”是西北地区多个民族共同传唱的一种民间歌谣,花儿会则是“花儿”的演唱会场,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花儿”与“花儿会”是西北八个“花儿民族”的文化集合体,映射了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的社会内涵,成为民族迁徙、民族交流、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的最有力的证词。“花儿会”是过去庙会活动的代名词
全文:临潭县新城乡和八角乡的花儿会为个案,以临潭“花儿会”中的祭神活动为线索,解读了甘南地区的藏两族在信仰、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并从传说、文化生活、混合性“花儿”等角度加以印证,进而从藏“共信
西和、礼县乞巧民俗原型考察
作者: 温虎林   来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夕节   乞巧   西和、礼县   乞巧节   巧娘娘   巧芽  
描述: 流传在甘肃西和、礼县的乞巧民俗,属秦人遗风,它完整的保存了古老的民间乞巧的活动范式,以原生态方式流传,在乞巧文化中具有原型价值,承载了诸多古代文化信息,在乞巧文化中最为典型。西和、礼县乞巧民俗兼容伏羲文化、炎黄文化、秦文化、氐羌文化等文化渊源。乞巧女儿节在形式与内涵上均有别于七夕情人节。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