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宋代荒政研究
作者: 魏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仓储改革   灾荒   荒政思想   荒政  
描述: There are direct and indirect damage to human society which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全文:的社会秩序,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荒”。灾荒就是“灾”与“荒”的统称。“荒”往往由“灾”而生,是“灾”导致的结果。 荒政正是伴随着灾荒的发生而产生的。它是指国家针对灾荒采取的各种补救措施,通过国家政权
《救荒活民书》研究
作者: 马兰胜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荒活民書》成書考   思想與主張   荒政  
描述: 南宋董煟著的《救荒活民书》作为中国荒政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灾荒救济与管理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大量收录了历代荒政的思想和做法,还标志著宋代荒政所达到的较高水准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荒政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还为研究北宋一代之思想、政治、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救荒活民书》的成书既有其社会背景又与作
全文:南宋董煟著的《救荒活民书》作为中国荒政史上第一部系统研究灾荒救济与管理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大量收录了历代荒政的思想和做法,还标志著宋代荒政所达到的较高水准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荒政史提供
清代乾隆时期自然灾害与荒政研究
作者: 张祥稳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康乾盛世   自然灾害   灾害史   荒政  
描述: “自古圣王之世,水旱之灾亦时有之”。康乾盛世时期的乾隆朝也不例外,它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之一。乾隆朝60年间,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被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人口多,产生的危害大。面对频仍的自然灾害,乾隆在发出“灾民实可怜”叹息的同时,命令大小官吏,要把民饥民困视作己饥己困,务必以拯灾恤
全文:的政策措施——荒政。乾隆时期的自然灾害和荒政,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衰落的重要因素。 时至目前,史学界对上
清代灾荒救济法制研究
作者: 郑庐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立法效果   灾荒救济法制   荒政  
描述: 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法制,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清代灾荒救济法制,之所以选择清代进行研究,概因
全文:荒政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封建时期国家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研究荒政史和荒政制度的著作有很多,但迄今为止专门研究荒政制度中的法律制度的学术成果寥寥无几。笔者认为对保障各项赈灾救荒措施得以施行的灾荒救济
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
作者: 张高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义赈   光绪朝自然灾害   灾荒观   社会影响   荒政  
描述: cal changes took place in China. In the wars lunched against China by France, Japan and the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imperial force made its way into China step by step and China wa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 semi-colonial, semi-feudal society.
全文:灾害,如1877-1878年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1879年甘肃里氏8级大地震、1882-1890年黄河连续9年漫决、1889年的全国性大水灾、19世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戊戌维新时期以潦为主
光绪朝(1875-1908)灾荒研究
作者: 张高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义赈   灾荒观   光绪朝自然灾害   社会影响   荒政  
描述: 光绪朝34年间,正处在中国封建统治崩溃的前夜,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一个时期: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的势力步步深入,中国社会迅速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转化。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日暮穷途,中国社会内部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
全文:灾害,如1877-1878年惨绝人寰的“丁戊奇荒”、1879年甘肃里氏8级大地震、1882-1890年黄河连续9年漫决、1889年的全国性大水灾、19世纪末叶连年发生的顺直水灾、戊戌维新时期以潦为主
《诗经·豳风》
作者: 孙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归类   周公   《豳风》  
描述: 《诗经·豳风》中的七篇诗歌何以归为一类并命名为《豳风》,古今学者论述的过于笼统粗疏,而且,此七篇是否都与周公有关,也没有做过多的论述。笔者相信,不论现存《诗经》的编纂者是谁,但其对《诗经》类别上的划分,必定有其原因,不可能是随意归类。本文尝试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豳风》七篇的写作时代及作
全文:《诗经·豳风》中的七篇诗歌何以归为一类并命名为《豳风》,古今学者论述的过于笼统粗疏,而且,此七篇是否都与周公有关,也没有做过多的论述。笔者相信,不论现存《诗经》的编纂者是谁,但其对《诗经》类别上的划分,必定有其原因,不可能是随意归类。本文尝试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豳风》七篇的写作时代及作者问题作具体深入的考察。笔者以为:《豳风·七月》实际上是豳地的民谣,文中详细记载了关于农业生产的具体步骤,《七月》是古已有之,决非一人一时所作,也不是周公所作。此诗应作于豳地时,在西周初年的时候被征集,后于西周初年被采集入风,后由周公加工润色献给成王。《东山》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归士盼望回乡的诗。《鸱鸮》也是由周公所作的,《金滕》中对其有过记载,现在都认为《金滕》是可靠的文献,所以在没有发现更可靠的文献材料之前,我们还是愿意相信《鸱鸮》的作者是周公。是周公身处困境之时借小鸟的口吻而表达自己心情的一首寓言诗。《破斧》的作者,应该是周公东征胜利之后,士兵们庆幸生还的诗。《伐柯》《九罭》《狼跋》三篇也是与周公有密切关系的诗。总之,《豳风》中七篇诗歌的作者或者是周公,或者是为了赞扬周公而作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诗歌的内容与周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周公不是作者。“豳”不是诸侯国国名,是周民族祖先的聚居地,周公在周民族发展进程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当时的历史地位堪与先祖并重。所以《诗经》的编集者将其和周公有关的诗篇皆归类于《豳风》。
清末直隶协赈考察
作者: 杨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甘肃旱灾   协赈   江南北水灾  
描述: 荒政,是政府为救济灾荒而颁行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封建时代的荒政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达到顶峰。20世纪初,清王朝统治愈行衰败,政府主导的荒政体系即主要是官赈已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省际之间的协
全文:荒政,是政府为救济灾荒而颁行的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封建时代的荒政体系发展到清代已经达到顶峰。20世纪初,清王朝统治愈行衰败,政府主导的荒政体系即主要是官赈已名存实亡。在此背景下,省际之间的协
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
作者: 王欢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民俗  
描述: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lk-custom; There are massive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Earily Song Dynasties in Dunhuang, which is valu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Dunhuang area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ncient northwest area.
全文: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随之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敦煌遗书和壁画中保存有大量反映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农业生产民俗的资料,为研究敦煌地区,乃至我国西北古代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相关农业生产民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一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内容极其广泛、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敦煌农业生产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形成的习俗及其相关的祭祀风俗;二是存在大量经验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三是有关农业生产禁忌习俗;四是祭祀各类主宰农事神灵;五是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神灵的赐福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都积极参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有各类农业生产节令祭祀、农业生产神灵祭祀、风雨山川河流水神等自然崇拜祭祀。各类农业信仰祭祀贯穿于一年之中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完备而系统的的体系。 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盛行,是敦煌地区民众对自然现象作出的积极反映,表明了在当时自然经济环境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农业生产民俗又深受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本土色彩。
唐五代宋初敦煌农业民俗
作者: 王欢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敦煌文书   唐五代宋初   民俗  
描述: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olk-custom; There are massive materials that reflec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ustom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nd Earily Song Dynasties in Dunhuang, which is valu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Dunhuang area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ncient northwest area.
全文: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随之农业生产民俗的传承,也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敦煌遗书和壁画中保存有大量反映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农业生产民俗的资料,为研究敦煌地区,乃至我国西北古代农业生产民俗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相关农业生产民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一时期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民俗内容极其广泛、表现形态也非常丰富多彩。敦煌农业生产民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农业生产完全按时序节令来安排形成的习俗及其相关的祭祀风俗;二是存在大量经验的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三是有关农业生产禁忌习俗;四是祭祀各类主宰农事神灵;五是欢庆丰收感谢天地神灵的赐福等。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的政府和民众都积极参与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祭祀活动。主要祭祀活动有各类农业生产节令祭祀、农业生产神灵祭祀、风雨山川河流水神等自然崇拜祭祀。各类农业信仰祭祀贯穿于一年之中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较为完备而系统的的体系。 这一时期,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民俗盛行,是敦煌地区民众对自然现象作出的积极反映,表明了在当时自然经济环境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同时农业生产民俗又深受佛教、道教、祆教等宗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多样性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宗教色彩和本土色彩。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