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道教农业史——农业思想初探
作者: 赵文杰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学   道家   农业   道教   思想  
描述: he civilization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全文: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鲁迅先生曾在《致徐寿裳信》中指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的农业文明源远流长,道家、道教思想根植于这种农业文明,反映了一定的农业思想。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道家、道教中获得了思想根源,而且也在道教中获得了实质性发展。近几百年来,学术界对于道家、道教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关于道教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恩师姜生先生的《中国道教科技史》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道教研究界,对于化学、医学、养生学、天文学以及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而对于道教中的农学思想却关注较少,论文的写作缘由也正基于此,以期丰富使道教科技史研究。 论文首先论证了农业史中哪些内容可属于道家、道教的范畴,以及道教中所包含农业理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发掘先秦道家中的贵农思想,注意到《道德经》中即有重生、贵农的思想根源,这对于道教的影响是极大的。《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其所包含的农学思想是中国农业史库中的瑰宝,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农学思想并指出了它对于后来道教中的农业思想的影响。作为黄老道经典的《淮南子》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农学理论和农业物候等内容,比较直观地体现了道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的产生与发展时期。《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其中的农学理论涉及到“三急”、“地养说”、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内容,是道教经典中第一部对于农事活动予以关注的著作。其后的诸多道教学者在其著作中都涉及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农学思想。葛洪作为东晋著名的道教学者就主张“农道合修”,所作《抱朴子》中关于重农的记载值得后人研究。北齐的道教著作《刘子》专门以“贵农”为篇名,明确提出道教的“贵农”,“重农”思想。 至隋唐五代,道教逐渐发展成熟、壮大昌盛起来。《洞灵真经》又以“农道”为篇名,系统论证了农业作为治国之根本的重要性,其精髓在于提出了关乎农耕之道的“耕道”,这更是旗帜鲜明地表示了道教对于农业的重视。虽然其中内容多似《吕氏春秋》中的农学理论,但也不乏道教学者的独到理解和发挥。五代道士谭峭《化书》中的“食化”篇,延承《太平经》中“三急”学说,进一步论证了衣食作为生存之根本的重要性,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经过隋唐五代的发展,道教完成了其内在化,从外丹修炼逐渐转向内丹证道,及至宋元明清时期,道教主要的著作多是内丹和伦理学说。然此时出现了全真道农业学者陈旉,陈旉以其《农书》彪炳史册,《农书》在农业史上的地位和意义都是无可比拟的。《农书》记载了长江流域的水稻农业生产技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农学思想。“地可以治”,“地力常新壮”等理论是极其精彩的,反驳了以往地力逐渐衰竭的说法,肯定了人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其以“十二宜”为篇名,注重各个生产要素的相资相利,也是农业史上第一部将耕牛和养蚕作为农书的一部分,并以专门篇章论述的农学著作。《长春真人西游记》不仅在地理堪舆学上有重要贡献,其中记载的西域地区的农业状况也是我们了解西域农业的重要资料。 纵观整个道教史,以农证道是其一大特色,农道兼修也是很多道士所选择的修仙之道。文章对于散落于其他道书中的农学思想也作了分析,力图做到少有遗漏。通过研究发现,道家、道教作为中国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合理地发掘其中的农学理论,对于完善道教研究和指导现代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作者: 管丽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规划设计   产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区   物质景观规划  
描述: votal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全文:思路和途径。 本文通过总结前人在农业园区功能、类型、规划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对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园区的区位选择和影响因素。分别
山丹马场休闲农业资源与休闲游憩活动规划研究
作者: 刘松杨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休闲农业资源   活动规划   山丹马场   休闲游憩活动  
描述: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now developing gradually and the benefit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全文:活动、硬件设施、旅游行程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规划。主要结论如下: (1)休闲农业资源是所有能够投入休闲活动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业生态等要素的总和,它具有生产性和季节性、地域性、知识性、生态性、审美性
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反思
作者: 左文盼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庆阳地区   经验   法律保护   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  
描述: of Chinese agriculture’, ‘The hometown of fragrant sachet’ and so on.
全文:庆阳作为传统中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人文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中国农耕之乡”、“中国香包之乡”美誉。此外,庆阳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较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受制于时代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因素,庆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总结成绩和分析困难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针对容易混淆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通行的做法,并进行了比较。 第二部分为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立法保护、政府推动、积极申报遗产项目、“公司+农户”文化产业化尝试、灵活的机构设置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等六条经验。 第三部分是对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的分析,存在传统流失,后继无人的难题,如“有包无香”——人文底蕴的流失,“有纸无剪”——传统艺人的断层,“有皮无影”——陇剧基础的侵蚀,以及现代化生产工艺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冲击等;存在法制保障缺位,维权困难,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缺位、人口流动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影响、侵权事件频发、维权困难等。 第四部分试图解决第三部分的困难,从完善法制保障,产业发展与相关文化、技术研究相互结合联动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结合,“强制传承”——民间艺术进课堂,保护理念转变——从“博物保护”到“整体保护”,加强档案建设等六方面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是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发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分别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基础(积极保护亦或放任的判断依据),对政府主导的行政保护模式中政府保护动机的质疑,关注本土文化发展转变保护观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等。 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尤其是要尊重现实。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schools then. After Qin Dynasty, scholars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carried forward good
全文: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著、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著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著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著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著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著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 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著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 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著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著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schools then. After Qin Dynasty, scholars determining to study agriculture carried forward good
全文: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著、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著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著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著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著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著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 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著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 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著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著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基于~(137)Cs技术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研究
作者: 姜洪涛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农牧交错带   ~Cs   示踪  
描述: ttention, but also agriculture and eco-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ortant
全文: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壤退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是系到我国农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重点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是农业和牧业相互渗透,交错分布的过渡区,它是遏制荒漠化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带。 本研究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选取2个研究区兰州和大同,在研究区采集背景样和全样共64个样品,用美国ORTEC公司生产的型号为GMX50P4N型同轴型高纯锗γ探测器探测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中的~(137)Cs含量,测得各土地利用类型中~(137)Cs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平草地、平耕地、坡灌丛地、退坡耕地、果耕间作地、坡林地、坡耕地、坡草地;大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137)Cs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平草地、坡草地、平林地、坡耕地、平耕地、坡灌丛地。 依据背景值确定原则,分别确定研究地区的~(137)Cs背景值,研究区背景值分别为:兰州1707.4Bq/m~2、大同1836.3Bq/ m~2。再根据所确定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与所测样品~(137)Cs含量,运用Walling和He提出的质量平衡模型及~(137)Cs深度分布的扩散和迁移复合过程物理模型分别计算耕作土壤与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兰州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范围为1200-76000t/k m~2·a,其中坡耕地侵蚀速率最高达76000 t/km~2·a,坡草地为8300 t/km~2·a,坡林地为7500 t/km~2·a,果耕间作地地为5200t/km~2·a,坡退耕地为4100 t/km~2·a,平耕地为2300 t/km~2·a,坡灌丛地侵蚀速率为1200 t/km~2·a,平草地产生了一定的堆积,堆积速率为2860 t/km~2·a。大同采样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速率范围为600-17500t/km~2·a,其中以坡耕地和平耕地的侵蚀速率最高达17500 t/ km~2·a,坡灌丛地的侵蚀速率为7700 t/km~2·a,平林地的侵蚀速率为600 t/km~2·a,其中坡草地和平草地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堆积,坡草地的堆积速率为620 t/km~2·a,平草地的堆积速率为1760 t/km~2·a。 从引起土壤侵蚀的人为原因分析得知:无论地表形态是坡地还是平地,不管是农田、林地或者是灌丛,因为有了人类活动的参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土壤颗粒的迁移,结果是导致这些土地利用类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而基本没有人为活动影响的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土壤侵蚀的机率比较小、程度也较弱,产生土壤堆积的机率较大。 从自然原因分析土壤侵蚀,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以及当地的降雨量,大风日数,都会对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产生一定的影响。
黄河流域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模式研究
作者: 杨永坤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立体污染   综合模式   黄河流域   仿真模型  
描述: he paper studies from the situation and feature of Agriculture Tri-dimension Pollution
全文:。论文研究取得了一下主要结论: 1、首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的防治农业立体污染系统仿真模型与系统评价方法可靠。仿真技术建立的黄河流域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在银川平原引黄灌区案例区实地验证结果表明:2001-2004年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系统模型分析结果与案例区实测结果基本符合,最大相对误差<9.5%,最小误差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