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作者: 欧阳玉蕾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描述: isions to achiev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new socialist
全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还不够完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如何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依靠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及应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摆在各级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进程依然缓慢,究其原因,既有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创新主体动力不足,创新资金投入分散,创新模式不健全等原因,又有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推广组织不多,推广队伍不强,推广形式单一,推广内容不丰富等原因,更有农业科技应用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下等因素。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发展,使得农业科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意义与作用。 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论述了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包含的内容,以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其次,通过借鉴与中国农业生产条件类似但农业科技却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日本、荷兰、以色列三国的经验,比较出我国与国外农业科技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建立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开拓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完善互动的推广组织、加大各级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各类农民组织和协会建设等等。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完整系统地构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西北地区新农村节约型庭院建设模式研究
作者: 陈明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定边   四节技术   庭院   新农村  
描述: ,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y, technology
全文: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近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但由于现代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技术、人才都在向城市高度聚集,农村濒临相对边缘化的境况,农业发展步履艰难、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然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农村建设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 农民增收乏力,农村规划滞后以及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在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陕西省定边县的十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处于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短缺,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村级经济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如何建立适合我国西北地域特点的农村建筑模式和新能源利用模式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的压力,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国内外农村建设的发展概况、庭院建设基础理论,结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条件,对于该地区乡村住宅建设中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专家学者关于农村庭院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分析法、文献综合法、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总结了生态庭院建设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这些村庄具体农宅庭院实例,分析了定边地区生态特点、地理气候条件,农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当地经济状况。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将“四节”技术运用到建筑空间布局中去,使其组合更优化,功能更齐全,使用更人性化,进而提出了定边地区5种典型村庄建设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合定边地区节约型庭院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阐述了优化设计了四套节约型的生态住宅庭院,来满足不同类型村民的需求,希望能为西北地区农村生态农宅庭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清代甘肃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
作者: 刘维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   甘肃黄土高原   土地资源  
描述: technology, to analysis the fact that the land system, the land utilization patterns
全文: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和土地制度的关系。通过对甘肃黄土高原清代土地数量、质量和类型、土地制度以及农业技术选择的认识,分析说明了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业技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要受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的制约,从而揭示出自然环境影响下的人地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了甘肃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基础。首先,从自然地理范围和行政区划两方面,对本文的研究区域作一界定,并对该区清代行政建置的变化作了说明;其次,从地貌、土质、气候等方面,阐述了本区土地利用的自然地理条件,并简要分析了这种条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甘肃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类型。本文采用以纳税亩为单位的土地统计数字,来反映耕地数量变化的趋势,通过列表统计,可以得知,本区清代的土地数量具有阶段性特征:清初,土地数量较少,时至乾嘉时期,这一数字达到高峰值,再到同治年间,土地出现骤减的现象,后来在经济恢复政策的引导下,光绪时期又有所回升。然后,对人口与土地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嘉庆末年该区的人口和耕地数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人稠地狭的矛盾极为突出;光绪时期的土地数和人口数均有所下降,但人均耕地数较高,表现出地旷人稀的特征。之后,分阶段讨论了致使土地数量增加的主导因素——垦荒政策。此外,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土地类型的问题,分别从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两种分类依据,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对本区土地制度的特点予以分析。土地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选取了土地所有权制、永佃制以及耕作制度三个方面。土地占有关系的调整,使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得以发展,从而刺激了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但受其土地资源特性的限制,本区土地买卖的发展相对迟缓,土地交易形式也较为传统。清初的垦荒政策,刺激了永佃制的发展,使得永佃权在本区得以承认,对佃农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在清代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并非普遍现象,而且当地农民获得永佃权的方式以垦荒为主,较为单一。有关耕作制度的特点,本文是从作物构成和复种制度两个方面说明的,由于水热条件的限制,本区农作物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且农作物的生长期往往较长,因此在正常年份,大都是一年一熟。 第四部分论述了本区清代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清代中期,该地出现了人稠地狭的矛盾,再加上土地质量较差的现实,要解决口粮不足的问题,唯有依靠农业技术的改进,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进而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由于该区雨泽稀少、土质易旱,所以出现了撞田法、砂田法的土地利用方式,以此来补给口粮,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因此要深入解决人地矛盾,还须依靠水利技术的提高,于是引灌渠道得以兴修,水车也进一步得到了推广,这大大改善了本区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使得水浇地的面积得以扩大。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of the new specie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knowledge from the West to transform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
作者: 刘志军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局限   当代价值   科技危机   科技伦理思想   先秦道家  
描述: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thought of Pre—Qin Dynasty Taoism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areas of Taoist philosophy “Tao”.
全文: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是以道家哲学核心范畴“道”为基础而构建起来的。其产生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战国时代,是先秦道家在认识和处理人同世界的诸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身心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 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为科技道德观、技术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等三个方面。先秦道家的科技道德观,以“科技与道德相排斥”为核心观点,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科技与道德排斥论”的理论体系。先秦道家的技术伦理思想,坚持技术发展以“以道驭术”为宗旨,力求实现技术与伦理发展达至“道”“技”合一的理想境界。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以“道生万物”为依据,在自然道德观上,形成了“天道无亲、万物平等”的基本观点;在自然道德原则上,确立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基本原则;在自然道德规范上,提出了“知止寡欲、尊重生命”的基本规范。 以当今科技发展与人类进步的视角来审视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其具有多方面的当代价值。首先,它对于现代科技伦理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先秦道家的技术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现代科技伦理规范体系和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其次,也是克服科技危机的有力武器。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一剂良方,技术伦理思想可以为化解科技异化提供可供选择之道。 当然,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它缺乏完善、严密的逻辑理论体系,过分强调自然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价值理性张扬而工具理性不足。为此,必须树立对待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正确态度,坚持以一分为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观点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助推器。
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 刘玉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科技文化   农业   交流   明清时期  
描述: of the new species, new technology and new knowledge from the West to transform
全文:明清时期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之地位与影响。一方面,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农学著作要超过之前所有农学著作的总和,农学思想也日臻完善。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经验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在繁荣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明王朝为了宣扬国威,使众多小国来“天朝大国”朝贡,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更为频繁,这也为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契机。传统的中日、中朝以及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时期又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引进大量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园艺作物,通时很多优秀的中国作物传到了美洲。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也随之传来,而中国传统的农学著作也被介绍到了西方国家。这一时期对外交流的内容、方式和特点等都与明清以前的朝代有很大区别,中外文化科技交流发生了逆转,中国由输出国变为输入国,其交流规模之大、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因此是全局的、整体的。而中西文化是两种异质文化,西方农业科技之发展也为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本文主要是从农业史之角度来研究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言。主要从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背景入手,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创新之处。 第二章:明清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础和背景。各时期的文化交流都是与本时期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有关。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科技也发展到了顶点。但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人均生活水平仍然没有多少变化,新增的粮食产量被新增的人口所抵消,所以引进新的物种和先进的技术势在必行。而此时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经济飞速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有一些波折,但仍然阻挡不了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进行。 第三章:与东亚诸国的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在明代以前陆上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在一起。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逐渐增多,海上丝路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海上丝路中国得以与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甚至欧洲的国家进行科技文化交流。日本和朝鲜是中国的邻国,在这一时期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大量的农书传至日本朝鲜,这一时期中日、中朝朝贡贸易仍然是主流,但民间贸易,如貂皮、水獭皮、鞍马等其他农产品的贸易在边境也很繁荣。 第四章:美洲作物的引进。这一时期中国从美洲通过民间贸易和官方贸易等引进了大量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还引进了很多经济作物,如花生、棉花和烟草等,以及其他的一些农作物。这些作物的引进使中国的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产量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五章:中西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多。西方一大批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来到中国来传教。他们带了大量的书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同时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儒家思想也传到了欧洲。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国和欧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第六章:整体认识。这一时期的对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在明代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主要以零星的产品的输出为主。这一时期的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是大规模的引进,如美洲作物的引进,西方最新科技文化知识的引进等,因此具有整体性和输入性的特征。这对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但也有缺憾:这一时期的中国没有和日本一样借着西方工业革命的东风走向现代化,即李约瑟先生所提出的难题。这是很值得我们现代人反思从中以求得到启迪。
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
作者: 雷婷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陕西省   农民增收   农业现代化  
描述: modernization, so as to identify the means of raising income of farmers from the view of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全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系统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8%,其中投入水平、产出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33%和18%,而生产条件水平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4%。各因素系数之和为0.4小于1,说明陕西
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卢小雅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战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   陕北地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描述: as well as market demand by advanced technology so as to establish the non-balanced
全文: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陕北地区(以下简称为陕北)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的地貌类型,加之陕北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做好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工作,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陕北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宏观管理失控等,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农业、特色农业、土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系统的观点、动态的角度考察了陕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并对今后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论述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构建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针对性地提出了陕北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以使生态环境恶化得到遏制,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 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基础理论 系统地梳理了农业、可持续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 第三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论述了陕北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实施跨跃式发展,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陕北特色农业发展的内容和模式;分析了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先进的旱农技术。 第四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蔓延、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结构不合理、科技发展滞后等方面阐述了主要的问题。 第五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内容和主导产业选择 本章从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内容和主导产业果业、大棚菜、羊产业、加工业以及小杂粮产业等入手,详细的阐述了陕北地区的特色农业的发展主导和行业选择。 第六章:陕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发展科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人口素质,搞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结构调整,这些都是保障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农家文化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家   民生   农业史   传统文化  
描述: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spirits composed Nongjia's culture, the cream of which can afford us lessons to solve today's new problems.
全文:中国古代农家以农名派,战国时曾因与儒家论战而引人注目,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独特的主张和观点,并跻身于“九流十家”。秦以后有志于农者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农家的学术研究传统,逐步充实研究内容,拓宽研究领域,使农家的学术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形成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群体,其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思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方法、防灾救灾措施等诸多方面;整个群体还表现出重农务本、关注民生的学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农家文化,其中精华部分在新时期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古代文献中,《汉书·艺文志》首述农家,并设“农家”类收录先秦及汉代农家著作。此后的史志、公私书目和大型丛书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分类方式,直至《四库全书》。历代学者对农家多有定义,一致肯定农家与农业技术研究有密切关系。有学者直接指称汉代以后的有志于农者为农家,也有学者自称农家,可见,农家发展的历史跨度不仅仅局限于先秦,而是一直延续至清中期。农家正式形成于战国,以许行为标志,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并参与了“儒农论战”。农家在先秦获得较大发展,其游学范围经历了由楚→宋→鲁→齐→秦的变化。两汉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出现了较多农家,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农家文化,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魏晋至唐末,农家虽然不多,但出现了划时代人物贾思勰,其在农家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隐士开始融入到农家群体之中。宋元时期,农家又一次集中出现于较短的历史时期,南方农业技术得到系统总结,而且出现了南北技术融合的趋势。史至明清,农家学者身份多样、研究成果卓著、研究内容广泛而深入,使古代农家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家在研究农业生产的同时留下了丰富的著作。因农家学者身份复杂,有在朝的地方官员和朝廷要员,也有在野的隐士和平民,不同的身份使得他们研究农业技术的条件不同,撰写农书的方法、目的和农书的指导范围也有区别,因此,根据农家的身份把农书归为平民所撰农书、地方官员所撰农书和“高官”所撰农书三类具有一定意义。尽管农家身份背景各异,但他们撰著农书的主要动机大体相同:资政重本、总结农业技术和指导农业生产,只是所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而已。不同农家学者撰写农书时的资料来源也有共同之处,主要来自文献搜集、亲身实践和调查采访,但各有侧重,在朝为官的农家长于文献搜集;隐士和平民农家则更注重对自己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调查采访则是所有农家共同使用的方法。随着农家的发展,农家著作的内容逐步由单一趋向丰富,最终涵盖大农业的各个领域;农家著作的结构也由简单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众多农家著作主要以手抄和官颁的方式流传至近代,甚至流传至国外。近代以后,主要农家著作均得以整理和出版。 中国古代农家在研究农业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三才”理论是农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三才”思想中的“人地”关系和“人天”关系的地位随着农家的发展不断变化,其中的“人天”关系逐步得到强化,经历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趣时→顺天→盗天→合天→胜天”的变化过程。农时方面,农家在沿用常规指时方式的基础上,还以作物生长过程、土壤特征指时,并把多种指时方式综合运用,以更准确把握生产时机。农家所谓农时既包括农忙之时,也包括农闲之时,从总体上分为春耕、播种、中耕、秋收、冬藏“五时”,“五时”之下又细分上、中、下三时,形成了系统的农时内涵。农家还揭示出农时与农业收成、产品质量、灾害以及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土地用养结合思想和农业生产“三宜”原则也随着农家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在系统的农学思想指导下,农家更注重农业技术问题的研究,农业技术也是农家著作的主体内容;农家主要集中于总结土地利用、土壤耕作、作物栽培、林业园艺、蚕桑、畜牧兽医、农产品加工以及农具的改进与制造等诸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些贡献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在农业经营管理方面,农家强调重农务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财富之源,关系国家兴衰和社会稳定,对社会道德风尚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农家建议国家应注重农业政策性和导向性的宏观管理,地方政府保障和督促农业生产。农家特别强微观层面的农业家庭经营管理,主张在有限的规模上合理安排农事和劳动力从事多种集约经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并总结了细致的家庭经济核算方法。各种农业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农家长期把农业生产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能够从自然规律的本身认识农业灾害的概念、种类,相对准确地揭示出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严重危害。基于对农业灾害的科学认识,古代农家总结出了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突出了水利防灾优势,在水利工程、用水技术和提水工具的运用方面多有总结。农家更强调以技术抗灾,总结出了一系列抗水旱灾害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倡以物理、生物或化学等手段防治农业生物灾害;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趋利避害以预防低温、风灾等。针对灾害频发的现实,农家还强调多种经营、储备节用,积极发掘备荒食物以减少灾年饿殍遍野之患。 古代农家在农业研究中始终秉承着民生关怀的传统和精神。竺可桢先生指出5000年历史中曾经历过四个寒冷期。其中后三个寒冷期,灾害频发、社会危机严重、民不聊生,农家也相应出现了三个活动高峰。就个体来看,大多数可考的农家都有过艰苦的生活经历,且都具丰厚的儒学背景,环境和个人因素的综合作用激发了农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古代农家在农学著作和相关文集中以文、论、诗、画等不同方式记录着当时民生疾苦的状况,涉及对百姓生命的关注,对百姓负担沉重的慨叹和对百姓苦累的悲悯。实践上,为官的农家注重解决百姓生产和生活难题,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官施政,并保障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在野的农家囿于地位,只能著书传道,为民生艰难而呼号,并提出丰富的改善民生的措施和建议。古代农家的民生关怀精神和实践有的在当时就受到人民的肯定,有的则为后世学者所认可。在关注民生的过程中,农家逐渐形成了民生思想,关注焦点集中于民食、民利、民命、民财等方面。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学者对农家的评价经历了“完全否定→逐渐认可→完全肯定”的过程,“农家”类在古籍中的排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这都反映出古代农家历史地位的上升。而近代学者对农家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事实上,农家文化源远流长,农家与儒家、道家、医家等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重农务本,器道并重,关注民生则是农家文化的显著特色。农家文化中的用养结合、灾害防治、循环经营等技术经验对当前发展可持续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农家文化中的农学思想、集约经营思想以及重农思想对当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农家的治学目的、治学方法以及民生关怀精神对当前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