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庆阳地区糯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 陈红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筛选   模式化栽培   糯玉米   应用  
描述: 品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生产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玉米产品的多种需要,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经济
全文:品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生产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玉米产品的多种需要,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高产优质
民间舞龙习俗中的民俗主体与乡土文化
作者: 马志华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龙习俗   土城子镇   乡土文化   龙灯艺术   民俗主体  
描述: 中国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表现形式也千姿百态,其中之一就是龙舞。龙舞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广泛的地域和不同族域的民众中。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的龙舞特色鲜明,舞龙人以回族为多数。舞龙前,具有
全文:中国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表现形式也千姿百态,其中之一就是龙舞。龙舞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在广泛的地域和不同族域的民众中。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的龙舞特色鲜明,舞龙人以回族为多数。舞龙前,具有
青海土族节庆习俗中的生存理念研究
作者: 蔡秀清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节庆习俗   生存理念   青海土族  
描述: 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之间的桥梁、族群认同的凝聚点、展现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教育不是节庆产生的原因,但却成了节庆的结果之一。研究土族节庆习俗,把土族在从游牧民族
全文:究其来源与活动内容,土族的节日可以分为世俗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和民间集会三大类。节日饱含了土族的认识论。是土族历史传统的沿袭,未来发展的基础,是架在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之间的桥梁、族群认同的凝聚点、展现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的节水保肥效应研究
作者: 张凤云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绿洲灌区   土壤微生物量   留茬免耕   水分动态   土壤生态特性   保护性耕作  
描述: 水资源短缺、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荒漠化是制约河西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很好的节水和减少风蚀、水蚀的耕作措旌。为探讨河西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可能性,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灌漠土耕层土壤养分状况、物理性状和生物特征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传统耕作为对照,设计20
全文:节水800 m~3/hm~2。 3.留茬覆盖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1)留茬覆盖免耕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的活性,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活性营养库。留茬覆盖免耕之后,相对于传统耕作,休闲期
庆阳香包产业化项目组织管理研究
作者: 谭文枫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产业化   项目管理   庆阳香包  
描述: 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庆阳香包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庆阳香包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一种全新的经济现象,已经影响到当地的农民收入和促进就业。 本文通过对庆阳香包产业化实践的分析,从项目
全文: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庆阳香包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庆阳香包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化进程
20世纪20-40年代西北灾荒研究
作者: 温艳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20世纪20   救灾   西北地区   灾荒   40年代  
描述: 20世纪20—40年代是民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灾荒发生最频繁、最惨烈的时期,几乎无年不灾,无时不灾、无处不灾。各种自然灾害连续并交叉发生,形成灾害链;水旱等灾害呈现出与邻近省份的相同性。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西北灾害的发生具有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严重的灾荒不仅使得西北地区人口锐减,体质下降
全文:,这一时期西北灾害的发生具有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严重的灾荒不仅使得西北地区人口锐减,体质下降,而且极大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传统伦理与道德;灾荒还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和耕畜减少,土地荒芜,农业生产
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
作者: 马进虎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回汉藏文明交往  
描述: 河湟(黄河、湟水谷地)地处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线——丝绸之路的南端,属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汉族农耕区和藏族游牧区的分界线,同时,从唐代开始,河湟地区渐渐地向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三教鼎立”的局面演化。到元朝时,那种八个民族世居(藏、汉、回、撒拉、土、蒙古、东乡和保安),三种
全文: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河湟回汉藏在经济方面的交往特点是互补共荣,互补就是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共荣就是合作赢利,利益均沾。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等因素,数百
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
作者: 程琴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花儿   女性  
描述: 本文综合文化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和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以花儿唱词中的女性、女性演唱的花儿和演唱花儿的女性为考察基点,通过对文本分析和个案调查的实证性研究,考察社会性别观念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 上编,花儿中的女性,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花儿流行地女性的影响、花儿中女性形象的特征两部分
全文:学者所关注,他们大多从花儿的渊源、内容、类型、格律、曲令等音乐本身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但就有关花儿中女性的问题,尚无人探讨。本文希望以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对花儿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儿做出客观地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加致力于详实记录花儿流行地演唱花儿的女性的现状,以此来来说明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对女性影响。
宋朝劝农文研究
作者: 王兴刚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劝农文   宋朝   社会风俗  
描述: 宋朝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我国人口首次突破一亿大关,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为了扩大政府财源,满足人口增加和城市商品经济较迅速发展的需要,都比较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强调劝课农桑为地方官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劝农文”即于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
全文: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通过调节社会关系,劝化社会风俗,希望在当时的农村建立一种传统伦理下的“和谐”社会,这对于我们今天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 绪论中,笔者论述了选题的原由、选题
临夏砖雕艺术
作者: 张伯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夏砖雕   画像砖   镂空雕   河州砖雕   门罩   小麦加   浅浮雕   线雕   真教寺   伊斯兰文化  
描述: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素有“小麦加”之称,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伊斯兰文化和穆期林风情独具特色。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更是民族特色浓厚、深受回族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奇葩。 砖雕是我国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
全文:吸收我国汉族传统的砖雕艺术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临夏回族砖雕艺术从汉代祠堂、墓室、宫殿等建筑物上的雕刻、画像砖演化而来,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能工巧匠辈出,作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