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汉代居延戍卒研究
作者: 张朋军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代   戍卒   居延汉简  
描述: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汉代不仅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科技,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其对边塞统治尤可说明这一点。汉朝前期对北方匈奴基本采取守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并获得胜利。为了巩固既得成果和稳定西北边疆,汉廷征调大匹人员来此戍
全文:汉代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汉代不仅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科技,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其对边塞统治尤可说明这一点。汉朝前期对北方匈奴基本采取守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击并获得胜利。为了巩固既得成果和稳定西北边疆,汉廷征调大匹人员来此戍边,这些人被称为戍卒。居延地区,是汉代西北地区面对匈奴防守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研究汉代军事的一个切入点。本文主要根据居延地区出土的汉简对汉代戍卒情况做一详细分析。 汉代的戍卒征调一般从县一级开始。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居延地区的戍卒大多来自于附近的几个郡,如魏郡、张掖郡等。戍卒的身份既有普通农民、良家子弟,也有刑徒与罪犯,可见汉代对于戍卒的身份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被征调过来的戍卒平时主要从事与军事有关的活动,包括候望、画天田、通烽燧等。除了军事工作外,为了补给军需,这些戍卒们也会从事屯田等农业活动。关于戍卒的经济来源,一般都是由政府供给,同时政府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文化教育与医疗保障。汉代政府对戍卒的管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从戍卒的名籍、到服役期限、免役条件以及应对逃亡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正是因为有了这套制度,才保障了戍守工作的进行和边疆的稳定,这也为后代王朝所借鉴。
黄河上游的早期青铜文明 临潭磨沟遗址齐家文化墓地
作者: 毛瑞林   来源: 大众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潭   随葬器物   陈旗乡   葬式   青铜文明   发掘工作   一次葬   考古人员   手铲   考古发掘  
描述: 甘肃临潭县陈旗乡磨沟村,地处黄河上游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山间台地上。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2008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合作,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打破了昔日的宁静。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排列整齐有序的公共墓地,复杂多样的葬式,慢慢地在考古人员的手铲下被揭露出来,齐家文化时期先民们的生活图景就此呈现……
《天水放马滩秦简》、《周家台秦简》及《里耶秦简》词语通释
作者: 林雅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詞語通釋   里耶秦簡   周家台秦簡   《吏》篇   天水放馬灘秦簡  
描述: ian, Zhoujiatai Qinjian and Liye Qinjian. A study of vocabulary based on these documents is needed, for we can know a lot about the whole phenomenon of ancient language from it.
全文:完成其中一小部分詞語的通釋工作。 第三章是以放馬灘秦簡及周家臺秦簡涉及的《日書》中的《》篇為基礎,結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和雲夢睡虎地秦簡中的相似材料進行比較,從時段名稱、占卜結果、表述等方面綜合
敦煌吐鲁番出土遗嘱探析
作者: 李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吐鲁番   敦煌   遗嘱   内容  
描述: itnesses. The content of the wills unearthed from
全文:遗嘱是立嘱人临终前,在继承人和证人面前所立下的,关于分配自己或家庭财产的契约文书。敦煌吐鲁番出土的遗嘱文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遗嘱订立的日期、立嘱原因、立嘱人、继承人、遗产、立嘱人的要求、继承人违约惩罚、证人以及当事人签押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财产分配及继承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情况。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遗嘱既有各自的特色,在格式和内容上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列表,分析所收集到的遗嘱的格式和内容,研究遗嘱形式内容演变的年代特征,通过比较研究,找出其中蕴藏着的当地的某些乡规民约,并由此了解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 本文主要包含了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阐述了遗嘱的定义和内容,并交待了本文所用材料的年代及出处,叙述了遗嘱的研究状况,前人研究中的问题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是遗嘱格式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笔者通过列表简单介绍本文所用的材料;再按照一篇最完整的遗嘱格式来列表,将18篇遗嘱的格式代入表中,由此可以看出,一篇汉代的遗嘱已经基本成型了,但是直至隋唐,日期条款的位置还不固定,一些条款也时有时无,直到五代以后,遗嘱的格式才完全固定成熟。最后,笔者分析了遗嘱格式的年代演变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是遗嘱的内容研究。笔者将完整遗嘱所包含的九个内容分成七个层次,对18篇遗嘱列表进行研究。第一层是遗嘱的日期研究。遗嘱中纪日期的方式主要包含帝王年号纪年、干支纪年、混合纪年以及回鹘文中的十二生肖纪年;第二层是立嘱原因研究。立嘱的原因大多包含两个方面:立嘱人恐年老病弱不久于人世,对身后事做交待以及立嘱人恐死后亲属争财,故以法律形式来保障遗嘱的执行;第三层是遗嘱当事人的研究。在这一层里又将当事人细分为三小层进行研究,即:立遗嘱人、继承人以及证人研究。通过列表分析可以看出:立嘱人一般都是家庭中的男性家长以及僧尼这类出家人;世俗家庭中的继承人大多是立嘱人的亲属,包括他们的子女、兄弟、侄甥、妻妾等;出家人的继承人范围较广,不但包括了俗家亲属,还包括了寺院和同一寺院的僧侣,但大多是留给了俗家的亲族。这里,笔者还分析了女子的继承问题;证人大多是立嘱人的亲属和具有官方身份的人员,回鹘文遗嘱中的证人还包括了僧侣和神话中的神;第四层是遗产研究。这里主要研究遗产的种类以及僧尼财产等问题;第五层是立嘱人要求研究。立嘱人对继承人和其他亲族的要求大多是不要争产,也有限制妻子改嫁的要求;第六层是违约惩罚研究,主要包括精神惩罚、物质惩罚以及官罚;第七层是当事人署名及印记研究,主要包括花押、指节线、掌印、签字和印章。 第四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前两个部分的研究,探索遗嘱格式与内容中包含的某些乡规民约,进而分析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在格式上,笔者主要从日期位置的格式、遗嘱合法性证明的格式套语以及“一式两份”格式来探索当地当时的一些乡规民约以及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在内容上,笔者主要从第三部分研究中的九个层次的内容出发,分别就18篇遗嘱进行研究,分析内地、敦煌、吐鲁番遗嘱在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探讨当地的乡规民约及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一个小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