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地方志
描述: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稷与大麻
作者: 王庆瑞   敦德勇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乡族自治县   底径   古代人类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报告   起源地   大麻栽培   汉墓   大麻属   马家窑文化  
描述: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塬公社林家遗址在发掘过程中,除了发掘出相当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外,还在窖穴内发现大量的稷,以及在陶罐中储藏的稷和大麻的果实。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类型文化(发掘报告见《考古学集刊》(4))。
临潭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存研究
作者: 张士轩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家窑文化   早期遗存   磨沟遗址  
描述: 马家窑文化是主要分布于甘青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其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一般认为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中期经由石岭下类型发展为马家窑文化。但是,经过发掘的马家窑文化早期遗址不仅数量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
全文:地区尚存在空白,阻碍了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01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磨沟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磨沟遗址发掘面积约700平方米,出土遗物丰富,而且地处洮河上游地区
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分期
作者: 谢端琚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文化遗物   双耳罐   篮纹   发掘工作   屈肢葬   石圆圈   相对年代   地层堆积   双大耳罐  
描述: 大何庄与秦魏家是两处比较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包括墓地)。从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年对这两处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发现的房子、窖穴等遗迹保存比较完好,同时,各种石、骨、陶、铜器等文化遗物十分
[32图]彩陶文化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片
描述: 彩陶文化
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研究
作者: 李仰松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原始人类   巫术活动   半坡类型   考古遗址   马家窑文化   大地湾遗址   文化艺术   遗留给   仰韶  
描述: 《文物》1986年第2期发表了"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一文,刊登了该地画的摹本,文中对地画出土位置、内容、时代和共存遗物等都作了详细报导,对于这幅地画的意图作了一些解释。我认为还需要作进一步
中国古代的石耜
作者: 刘壮已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考古界   石犁   石铲   史前文化   古代社会   石耜   青墩遗址   石斧   考古发掘   石锄  
描述: 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要认识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就必须研究其劳动手段的遗物——生产工具的发生,发展和使用的情况。石耜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史前文化遗址中经
西北地区女娲文化的流播关系研究
作者: 赵丽娜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龙蛇崇拜   西北地区   女娲文化   蛙崇拜  
描述: 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成过程中,与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中的蛙崇拜信仰有密切关系,也同这种文化区域中生活的古羌戎民族
全文:西北地区是女娲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是女娲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西北女娲文化是由民间叙事、物质模塑、民俗活动与审美艺术等形态构成,各种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女娲文化系统。西北女娲文化在生
< 1 2 3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