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河西仓储研究
作者: 王玉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河西   清代   救荒能力   社会保障   仓储  
描述: 清代河西仓储系统已经趋于完备,除官仓、常平仓、义仓外,河西地区还有大量的社仓,且仓法体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可以说清代是河西仓储制度的完善时期。本人将河西诸色仓依照其性质分为官仓(包括常平仓)和民仓,并对其发展状况、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社会保障职能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文具体结构如下: 绪论,论述了本文的选题
全文:地区。义仓在清末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间仓储,义仓也得以行社仓之,这使得义仓的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化,作用发挥得以更大化。 第三章,论述仓谷的来源及仓储的职能发挥与社会保障。清代河西官仓的储备主要依靠捐纳、采买
两汉农民生活研究
作者: 陈冬仿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   人际关系   国家认同   聚落形态   精神文化   生产活动   两汉   农民  
描述: 汉代社会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农民人口是社会的主体,农民生活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重点探讨两汉农民居住场所、生产活动、人际交往、政治及精神文化等生活状况,力求勾勒出那个时代农民生活动态和立体的画卷。 根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两汉乡村聚落形式和建筑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经过人为规划的聚落和自然
全文:形式。两汉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新兴聚落”和“自然聚落”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其外在形式不等同于“散村”。聚落内部布局是农民长期因地宜抉择的结果,其形态不可能都是整齐划一的;对于大部分农民的住宅
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成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前至两汉时期   面食加工技术   黄河流域   小麦   种植  
描述: 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
全文:在中国农业史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旱作农业体系曾发生过重大转变:小麦种植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取代粟成为北方地区的首要栽培作物。考古资料显示,小麦在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确切时间是龙山时代,然而此后却长期在农业生产中不受重视;从西汉晚期开始,才逐渐在该地区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与此同时,小麦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并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运用考古学、历史学等方法,分析梳理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时期与小麦有关的出土资料和文献记载,对该时空范围内的种植与推广历程、特点、因素及影响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脉络,以及技术创新、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史前至两汉时期小麦在黄河流域的种植与推广历程划分为试种、劝种和广种三个阶段。试种阶段从龙山时代至西周,该时期小麦分布呈“西少东多”的特点,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种植面积多于其他地区;小麦在农作物中所占的比例极为有限,表明当时人们对其缺乏重视。劝种阶段从春秋至西汉早期,该时期小麦在黄河下游及附近地区的分布有所扩大,但同时关中地区却出现了“不好种麦”的情况;“五谷”的出现反映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小麦的重要性,而政府“劝种”冬小麦则标志着其地位的提升。广种阶段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该时期小麦栽培除了在黄河下游附近继续得到较快发展之外,还在关中及河西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而从小麦在政府颁发的农事诏令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亦可看出当时其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 第二部分,对小麦种植与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因小麦生长特点与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的自然环境相矛盾,导致其长期无法得到广泛种植;黄河下游和黄淮平原的气候与降水条件更为适合小麦发育,是其试种阶段分布特点形成的基础。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耕作技术、生产工具和水利灌溉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带动了黄河流域小麦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冬小麦由于生长周期的季节性差异,在作物体系中逐渐凸显出互补性优势,使得统治者意识到其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西汉中期以前,由于转磨普及程度的低下和面粉生产的滞后,使小麦的食用方式难以为人们所接受,导致其缺乏种植积极性;西汉晚期至东汉,转磨形制及筛粉工具的发展提升了面粉磨制的质量,发酵技术的成熟也令面食加工技术得到了显著进步,不仅使小麦的优势得以充分展现并被社会认可,还促进了其在黄河流域的广泛普及。 第三部分,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古代新疆地区的小麦种植和面食制作技术特点,并分析其与同时期黄河流域技术系统的差异。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食品加工技术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促使黄河流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麦面食系统,进而对小麦种植在该地区的普及产生了推动作用。这一历史进程充分反映出文化多样性与互补性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积极意义。 第四部分,探讨汉代以后小麦种植业从黄河流域向各地区扩张的情况、及其对于古代社会人口增长的影响,进而揭示各历史阶段小麦地位的变化。尽管两汉时期小麦推广未能动摇当时粟在农业的优势地位,然而其栽培与加工技术的发展,为以后麦作农业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唐代中期以后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逐渐确立,小麦也取得了与粟同等重要的位置。 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农学、食品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从技术手段和实践应用层面对资料证据进行比较;同时在宏观上把握小麦种植与推广历程的整体脉络,探讨各种因素内在的相互联系。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