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禁忌——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
作者: 李荣启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自然力   初次见面   蒙古人   玛那   除夕之夜   信仰习俗   社交礼仪   存心不良   人忌   冥冥之中  
描述: 禁忌是人类共有的神秘的精神防卫现象和信仰习俗。从人类的衣、食、住、行,到种田、狩猎,从口常的婚丧喜庆,到重大的社交礼仪,禁忌无所不在。禁忌的奇异风俗千姿百态,颜色的禁忌是其中一种。很多民族都有自己
民间剪纸研究现象之我见
作者: 邢晨声   来源: 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索成果   常识性错误   艺术特质   中国民间美术   艺术标准   文化特征   研究现象   民间剪纸   大象无形   超自我  
描述: 纵观近年来剪纸界关于民间剪纸的理论、造型与技巧的探索成果,其有益之处自不敢否定,然而从大势上讲,可以说皮毛之作掩盖和阻滞了对其真正的本体秩序的揭示。我们的努力与目的相去甚远,因为我觉着我们在研究的方法和起点上犯了最基本的又是最易被忽略的常识性错误。
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墓道埋人现象初步研究
作者: 朱芸芸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家文化   殉人   磨沟墓地   多次葬  
描述: 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墓道葬人现象不仅葬式和分布位置较为多样化,而其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与墓道葬人过程和偏室
全文:甘肃省临潭县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作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以其偏室墓墓葬结构的复杂性和多人多次合葬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以该墓地偏室墓墓道中的葬人现象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整理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看甘肃“花儿”的当代变异现象
作者: 萧昱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   文化生态学   当代变异   花儿  
描述: "花儿"作为一种民歌,是衍生于农村的口传文化,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转型发展,"花儿"也渐渐失去其原来固有的生存空间,不断发生文化变异,呈现出偏离传统文化的势态。以下本文就将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看甘肃"花儿"的当代变异现象
试论我国早期阴阳五行说与地理的关系
作者: 唐锡仁     黄德志   来源: 天津师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阳说   《管子》   黄帝内经   《尚书·洪范》   《春秋繁露》   《吕氏春秋》   阴阳理论   阴阳五行说   《淮南子》   《国语》  
描述: 一阴阳五行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它的起源很早,依据现存材料,阴阳说可说最先表现于《周易》,五行说可说最先表现于《尚书·洪范》。在其后的《左传》、《国语》、《老子·道德经》、《列子》、《管子
试论农业伦理学的特征、对象及体系
作者: 胡一胜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原则   内心信念   道德现象   道德评价   伦理学研究   道德意识   农业现代化   道德品质   善恶标准   精神文明建设  
描述: 农业伦理学是研究农业道德的一门新兴学科。农业道德作为职业道德,它同农业相联系。任何职业道德都是伴随着职业的存在与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怎样性质的职业就有怎样性质的职业道德
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一些思考——从哲学视角的浅说
作者: 王农   潘宝钧   来源: 农业环境与发展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考   农业环境保护   哲学  
描述: 从哲学层面简要探讨了农业环境保护过程中发生的利益调整以及伦理道德的确立问题。
宋代的赋税问题——读《文献通考·田赋考》
作者: 王瑞明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界法   樊知古   范浚   文献通考   赋考   科敷   诗云   道德化   香溪集   方田均税  
描述: 马克思《道德化的批判和批判化的道德》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捐税,是中国历史上饥饿的老百姓贫困的根源。老百姓对饥饿和死亡倒能处之泰然,而对赋税负担往往非常惊惶失措,宋人有诗云:“饿死填沟自不辞,只愁逋负官家税”(范浚《香溪集》卷三《叹旱》)。
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 刘艺   来源: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价值   农耕文化   乡风文明  
描述: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各种不良风气的挑战,其根源在于农村传统道德文化日益缺失。农耕文化产生于农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道德文化品格,对农民有着天然的感召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农耕文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掘农耕文化的现实价值,以此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学观点的研究
作者: 左小航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价值   天人合一   天人二分   传统   科学发展观   生态伦理  
描述: 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并被纳入联合国重大会议讨论的热门学科。可以这样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
全文: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 ethics)作为一门着重研究生态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应抱什么样的道德态度的应用伦理学科,初步形成于20世纪中期,70年代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至今已是一门受到世界各国
< 1 2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