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陕西农业干旱灾害评估及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作者: 雷治平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因子   评估模型   指标   干旱灾害  
描述: 本文利用陕西省降水、气温资料以及主要农作物旱灾受灾和成灾资料,分析陕西省干旱特征,建立了一套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减产评估指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构建了陕西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分析表明,陕西地区50a来,干旱以9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次之,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
全文:本文利用陕西省降水、气温资料以及主要农作物旱灾受灾和成灾资料,分析陕西省干旱特征,建立了一套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减产评估指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构建了陕西干旱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分析表明,陕西地区50a来,干旱以90年代最严重,70年代次之,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而且旱灾有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有南少北多的特点,干旱指数与农业粮食减产量成正比关系。风险评估表明,陕西农业旱灾成灾风险较小,受灾风险较大,空间分布上呈南少北多,陕北旱灾和成灾风险较大,陕南旱灾风险较小。采用谐波和功率谱,分析了陕西旱涝变化周期并进行陕西干旱及粮食产量拟合预测,结果表明:陕西地区21世纪前十年的干旱灾害有所减缓。简要对比分析了陕西干旱灾害的影响因子,如降水及气温、厄尔尼诺事件、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地表径流等与陕西干旱的关系。这些研究对陕西地区各部门预防和预测旱灾,减轻干旱灾害损失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六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 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可能创新之处作了说明。 第二章 陕西农业气候概况。介绍了陕西农业气候资源、气候的形成,以及农业气候灾害,归纳了陕西农业气候特征。 第三章 干旱灾害评估指标。对干旱作了简单的介绍,建立了陕西干旱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粮食干旱减产评估指标等。 第四章 陕西干旱灾害历史评估。通过分析陕西干旱和农业旱灾面积历史资料,得出陕西干旱特征是:干旱发生率为40%,干旱平均2.5a一遇;其中大旱平均3.8a一遇,发生率为26%;重旱平均10a一遇,发生率为10%。干旱趋势是90
陕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作者: 杜成印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节水灌溉   陕西  
描述: 干旱是陕西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天然降水又不充足,而且地区间以及年际、年内分布不均,常常是十年九旱。旱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7%,水浇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9.4%,保灌面积所占比重不大。受水资源的制约,农业生产水平普遍低而不稳,对全省农业产量影响很大,
全文:和现代农业节水技术集成、优化、组装、配套,以小麦玉米为参试作物,进行优化筛选,探索具有陕西特点的旱作节水技术模式,并对陕西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1.地膜覆盖、麦草盖田和垄沟种植分别
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马静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一线两带”   发展模式   特色农业  
描述: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是指在充分分析资源、经济、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和运营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先进经验进行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它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代表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的典型
全文: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是指在充分分析资源、经济、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特色农业发展建设和运营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先进经验进行的集中反映和高度概括。它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代表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的典型经验,能在同类型条件下推广。研究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使经济发展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 本文以陕西省“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分工理论为基础,以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为研究主线,着重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探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规律,寻求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合理模式。本文分五个章节,分别对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模式的选择等问题作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本文在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动态作以论述,最后提出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首先对特色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的概念作了界定,依据三次产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型、市场主导型和加工工业带动型三种模式;然后介绍了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并对这些理论在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体现进行了评价;最后构建了特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主要是对“一线两带”区域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条件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定量分析了该区农业发展的特征,并指出了当前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利用前文中构建的特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一线两带”区域主要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当前的发展模式,并对今后的发展模式做出了选择。在最后一章探讨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对策。
“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研究
作者: 方伟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户   激励机制   特色农业   一线两带  
描述: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将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区域相对优势在经济中的表现,就是相对成本较低,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情况下,成本优势必然会使各个地区发展农业时用自身资源优势来参与竞争,从宏观格局上体现出特色农业发展状态。陕西“一线两带”地区,一方面在农业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
全文:区域特色农业发展要求将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区域相对优势在经济中的表现,就是相对成本较低,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情况下,成本优势必然会使各个地区发展农业时用自身资源优势来参与竞争,从宏观格局上体现出特色农业发展状态。陕西“一线两带”地区,一方面在农业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却长期处于传统农业发展状态,未能体现出自身优势,表现为经济效益较高的果业和牧业得不到发展,而经济效益较低的产业却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农业资源无法转到效益高的产业。“一线两带”地区,农户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户一方面渴望增加农业收入,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选择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原因在于农户参与市场的动力受到自身决策环境的限制,使得发展传统农业的效用超过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效用。有效的市场机制可以内生一种竞争激励,使得农户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但市场参与程度低造成竞争激励机制无法使资源使用效率达到最优,因此,必需建立外在促进“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才能打破农户资源利用的低效均衡,使农户走上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目前“一线两带”地区农户未将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最优决策的原因,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一线两带”地区农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分析,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激励目标,建立了对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作为提出问题的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第二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及激励目标确立。本章主要解决的问题有,明确了特色农业发展的主体以及激励机制建立的目标和原则。 第三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动因。本章分析了农户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的差别,得出“一线两带”地区特色农业激励机制建立的动因在于市场激励的失败。 第四章,“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激励因素分析。本章以农户的微观决策为基础,从农户本身参与分工的机制和农业风险,提出了激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激励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发展特色农业的相关性。 第五章, “一线两带”区域特色农业激励政策设计。本章以前面激励因素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 第六章,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中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1980—2002)
作者: 朱启荣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主产棉区   比较效益   空间布局  
描述: 棉花生产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两亿多棉农的增收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十多个棉花主产省的经济发展和我国棉纺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区域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府优化棉花生产布局,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全文:棉花生产的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我国两亿多棉农的增收问题,而且还影响到十多个棉花主产省的经济发展和我国棉纺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最终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区域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政府优化棉花生产布局,提高我国棉花生产的国际竞争力和调节全国的棉花总量供需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采用了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1980~2002年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本文以比较优势和区位经济理论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分析理论框架,对影响中国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主产棉区棉花生产今后的调整方向和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20世纪80年代,湖北、四川、江苏和陕西省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同时,向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增加;90年代,湖北、四川、江苏等长江流域地区和陕西省的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与此同时,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北等地区的棉田面积迅速减少,而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张。 引起中国主产棉区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主产棉区的种植业之间的比较效益变化和非农产业收入增加是导致地区性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第二,自然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棉花生产的比较效益,是引起地区性棉花生产空间布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均会导致地区性的棉花生产空间变化。第三,技术进步导致粮棉生产比较效益发生变化,是引起20世纪80年代初山东、河北两省和80年代中后期湖北等南方地区棉田锐减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不但提高了新疆棉花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该地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导致粮食生产过剩,使部分粮田转化为棉田。第四,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技术进步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其粮棉生产成本变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国家棉花定价的政策框架下,棉花收购价格和奖售政策的调整必然导致各地区棉花生产出现非均衡发展,同时,中央政府采取的差别性的地区政策会对一些地区棉花生产的经济利益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经济、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对它们的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作用不同。 中国主产棉区调整的方向是:今后应进一步缩减四川省的棉田面积,努力增加湖北的襄樊盆地和河南的南阳盆地的棉田面积,适当扩大苏皖丘陵山、岗地棉区和江苏滨海盐碱地的棉田面积,同时,应努力增加淮河平原的棉田面积,减少冀东棉田,增加冀南棉田,恢复鲁西北棉区,扩大豫东南和南阳盆地棉田面积;新疆棉区的发展方向是,可进一步扩大南疆棉区棉花的种植规模,适度扩大北疆棉区;新疆棉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节水和提高效益之路。为减少棉花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稳定棉花生产,应尽快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和设立棉花生产风险基金,保护棉农植棉积极性。
黄土高原地区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肥力评价研究
作者: 高义民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评价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村级尺度  
描述: 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
全文: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普遍性。开展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变量施肥技术的发展,实现精确施肥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田块级小尺度或县乡级大尺度,而对村级尺度下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很少。村级单位是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最基本单位,许多农艺措施(如施肥、灌溉、种植结构、品种引进等)都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因此研究村级尺度下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在我国更具有实际意义。 本研究选择黄土高原地区陕西省新集村为研究对象,在219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样间距为粮食作物70×70m,果园50×50m,蔬菜地30×30m)结合GPS技术采集364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并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测定了土壤的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N,P,K,Ca,Mg,S、B、Fe、Mn、Zn、Cu)共13个养分指标项目。 常规统计结果表明,除有效K外,试验区土壤养分指标高低顺序为:大棚蔬菜地>果园>农田,其中,水浇地>非水浇地,而有效K含量顺序为:水浇地>大棚蔬菜>非水浇地。ASI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土壤有效N、P、K、Fe和Zn处于临界值以下的土样数占全部土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8.9%、4.4%、11.5%、95.3%和55.5%,这表明该村农田养分亏缺程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N>Fe>Zn>K>P。地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区,土壤pH、有效P、K、Ca、Mg、Fe、Mn、Zn、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符合线性有基台模型,而有机质(OM)和有效态N、S、B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则符合线性模型。从空间相关程度看,除有效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余观测指标(pH值,有机质,有效P、K、Ca、Mg、S、B、Mn、Zn、Cu)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程度大小依次为:Fe>pH>Cu>P>OM>Mn>Ca>K>Mg>Zn>B>N>S。不同观测指标空间最大相关距离在148 m~1853 m之间,其排列顺序为:N>OM=S=B>Cu>Mg>P>Ca>K>Zn>Mn>Fe>pH。 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该村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极不均匀,耕作习惯、水分管理、作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均对土壤养分分布构成影响,主要是由于施肥所致。建议在该试验村对土壤K、P养分进行分区管理,N肥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同时增施微量元素Fe、Zn肥料,从而达到养分平衡管理的目标。采用这一养分管理模式选择葡萄、猕猴桃进行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