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宋代香药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时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香药贸易   宋代   政府香药经营   香药消费   民间香药经营  
描述: 宋代香药进口贸易、贩运、加工生产、销售,直至香药消费,已形成一个重要的香药业经济。本文从宋代香药朝贡贸易和民间海外香药贸易、政府对香药的禁榷经营、民间香药销售和生产加工经营、香药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宋代社会的香药消费等方面对宋代香药业经济作了考察。 在北宋前期,统治者出于树立国威的政治需求而积极鼓励
全文:经济的终点,又是起点。宋代香药除上层社会官僚贵族奢侈消费外,也开始大量进入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消费使用。宋代政府公务活动、医疗保健、宗教生活等都离不开香药消费。香药消费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已成为大众化
《水经注》所见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研究
作者: 朱莉娜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水经注》   汉至北朝   城邑聚落  
描述: 《水经注》是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记载了大量的聚落地名,包括城、乡、亭、聚、戍、坞、堡等,它们都是县级以下的较小聚落,同时也记载了县级以上的大量城邑。关中地区是我国文明发祥最早的地区之一。渭河作为关中盆地的母亲河,与关中盆地原始聚落的聚
全文:《水经注》是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记载了大量的聚落地名,包括城、乡、亭、聚、戍、坞、堡等,它们都是县级以下的较小聚落,同时也记载了县级以上的大量城邑。关中地区是我国文明发祥最早的地区之一。渭河作为关中盆地的母亲河,与关中盆地原始聚落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本文以《水经注》河水、漆水、沪水、沮水、渭水等篇为基础,通过对关中地区故城、县、城、乡、亭、聚、戍、坞、堡等98个城邑聚落的细致考察,以窥见汉至北朝间关中地区聚落形态的若干真实面貌。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通过将《水经注》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以及《魏书·地形志》所见关中地区之城邑聚落情况相比较,进而突显《水经注》的重要史料价值及记载特点。如其在时间上不仅兼及以上诸志,古今贯通,历史沿革,一览无余。并通过对《水经注》所记载的关中地区城邑聚落进行逐一分析,明确各城邑聚落分布的省废时间、地望、聚落的规模、总体布局、建筑形态及其作用,并与考古勘探和发掘的古城址相互印证,进一步突出《水经注》史料价值。 第二章则围绕《水经注》所记关中地区聚落形态展开讨论,可知其形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城邑,多称为“故城”,包括县城及以上的郡城和都城。另一种是县以下的聚落,包括乡、聚、亭、城、戍、坞等。通过对关中地区98座城邑聚落的形态、性质做进一步研究,进而分析归纳关中地区聚落体系中基层聚落的一般形态及其民众的生活方式。 第三章主要探讨《水经注》所见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的特点。主要特点可分为时空与具象两大方面。从时空方面看,主要有时代特点和空间特点。时间特点的主要显著特征是集中于先秦和西汉两个时代,空间特点的显著特征是城邑聚落主要集中于渭水流域。《水经注》所记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的具象特点,主要有:大量的城邑聚落具有城、郭、城垣,军事性质建城,政治性建城,戎城的存在,由宫变城,避难所等,这些特点都是郦氏《水经注》记载城邑聚落有别于其他正史地理志的显著之处。 第四章《水经注》所见关中地区的城邑聚落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景观,主要利用城邑聚落形态研究秦汉时期的历史,直观反映当时人们的生存生活状况以及社会结构,进而全面系统的展现当时社会的政治景观、经济景观。城市等级制度的完善及军事功能增强体现了王朝森严的等级制度,由两汉的“农业都市”到魏晋时期城乡融合的编户社会体现社会强有力的调控机制,关中地区城邑聚落的动态分布直观地反映了王朝势力的拓展和萎缩,其文化内涵反映出汉代强势文化的向外辐射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关中聚落模式的形成、地理位置的择优原则体现了明确的农业生产景观。聚落内涵则体现出关中地区由两汉农业、工商业全面发展到魏晋南北朝长期动乱走进经济低谷的经济景观。 结语,对全文观点作简要概括总结。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李向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石鼓文   渔猎研究    
描述: 石鼓文自唐初出世以来迄今将近1400年。在这期间,因为石鼓文的残泐导致关于石鼓文的归属、时代及内容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的马衡、罗振玉、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主张的石鼓为秦刻石得到确立,其具体年代问题仍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如马几道、陈昭容等坚持“春秋晚期到战国早
全文:石鼓文自唐初出世以来迄今将近1400年。在这期间,因为石鼓文的残泐导致关于石鼓文的归属、时代及内容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的马衡、罗振玉、郭沫若等著名学者主张的石鼓为秦刻石得到确立,其具体年代问题仍是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如马几道、陈昭容等坚持“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的说法在目前没有新的材料及考古发现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提法。诚然石鼓文时代问题是破解石鼓文的关键,但是与其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再进行无益的争论,不如换个视角对石鼓文这个重要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利用。本文欲针对石鼓文中的渔猎文化因素,以春秋时期渔猎为背景,结合文献资料作一个专题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对石鼓文研究及先秦渔猎文化研究做一个概括性描述。作者认为鼓文所记述的主要内容是捕鱼和田猎活动。即使许多文字已经残泐辨识不清,通过对石鼓渔猎要素的解析,结合前人对石鼓文字及内容的考释,足以向我们展示出春秋时期秦国鲜活的渔猎文化面貌。鉴于对石鼓渔猎研究的成果较少,有必要作一次更深层次的专题研究。 石鼓文的时代问题。石鼓文的时代问题是石鼓文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论,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同样,在本文的论述中,时代问题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作者主要通过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及其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辨析,比较其优劣,选取一种相对合理的说法。经过分析,最终采用“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之间”这个时间界限作为石鼓所记渔猎发生的背景时代。 石鼓文田猎的性质。西周是一个礼仪社会,礼的精神贯穿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田猎活动同样是包含着一系列礼仪活动在里面。因此田猎也被称为“蒐狩之礼”。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西周、春秋田猎活动的解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周时期的田猎主要是天子、诸侯军事演习借助的手段。到了春秋时期,田猎的性质及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田猎部分被取消,纯粹的军事检阅出现;另一方面军事检阅部分被省略,只保留了田猎部分,田猎因此变成了一种游戏娱乐活动。而石鼓文田猎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见证。通过对石鼓文中的一系列行活动如猎前誓师、占卜吉日与师前祭、开辟猎场、田猎进行、猎罢献禽祭祀五个方面解析,认为石鼓文所记的这次田猎是兼具军事训练及娱乐的活动。 渔猎环境的考察。渔猎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一种生产活动。没有河、湖水资源及丰富的天然植被是不可能孕育渔猎文化的。作者通过对石鼓文中的捕鱼地点汧水流域以及春秋时期秦都雍城附近的历史地理环境作一番考察,认为当时的秦雍都附近具有优越的自然渔猎环境。 渔猎的方式及其工具使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对捕鱼、狩猎采用的方式进行分析。在捕鱼活动的论述上,主要是对《汧殹》石中的“(?)”字做一个文字学考察,虽然对于此字的释读尚有争论,但是文中出现的大量鱼类告诉我们:此次捕鱼是使用了网罟一类工具的。狩猎活动是石鼓文记述的重点。从《田车》、《车工》、《銮车》我们可以说是采用了车逐的狩猎方式,结合《乍原》中的“秩秩逌罟”,可知此次田猎是一场大规模的车猎,而且是采用围猎的方式。 春秋时期秦人渔猎及其地位。石鼓文中所记的春秋时期秦人渔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是在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这个背景下发生的。它向我们证明在社会经济结构朝着农业型社会转变的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里,渔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它与人们生活中的饮食、日用、祭祀、娱乐活动有着密切关系,也因此证明渔猎在秦人社会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结论:石鼓文中渔猎描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渔猎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对田猎性质、田猎方式、田猎与社会生活关系几个重要方面的解析使我们看到,时值秦国农业快速发展的春秋时期渔猎在社会生活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唐代丝绸之路演变与西北市场格局的变动
作者: 袁黎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市场   丝绸之路   军事   环境   商业  
描述: 丝绸之路横贯东西,绵亘数千里,是古代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古代人民与西方各国通商、通使友好往来的贸易之路,它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时代,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信的中国人以博大的胸襟、开放的姿态与
全文:以后,凉州逐渐崛起,取代甘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国际都会;西域地区西州成为当地的商贸中心;关内道地区原州的商业和市场贸易超过了其他州县。安史之乱后,传统丝路中断,回鹘和灵州成为中西交通的主干线,原来
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来霞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吐谷浑   吐蕃   青海草原  
描述: t Territories distributed a few mature Minority forces,for example: TuYuhun, Tibet, Party items.
全文:吐谷浑。吐谷浑处于唐朝与吐蕃的中间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唐蕃双方争夺的重点。对于唐朝来说,控制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又称青海道、吐谷浑),与丝绸之路北(又称河西)并进,为
隋唐时期青海草原战争与生态环境研究
作者: 来霞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吐谷浑   吐蕃   青海草原  
描述: t Territories distributed a few mature Minority forces,for example: TuYuhun, Tibet, Party items.
全文:吐谷浑。吐谷浑处于唐朝与吐蕃的中间地带,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唐蕃双方争夺的重点。对于唐朝来说,控制吐谷浑,就等于控制了丝绸之路的南(又称青海道、吐谷浑),与丝绸之路北(又称河西)并进,为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历史灾害研究与当今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探讨历史灾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以往有关历史时期安康地区的研究,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流民入山和山地开发上,偶有对区域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的研究也只是零星寄寓其它内容之中,专门、系统地对历史灾害研究并不多见,至于对灾后的社会应对——清廷和地方官府赈灾救荒的研究内容更为少见。而对该区域清代水旱灾害频发与大量外来流民垦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有利于加深认识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期灾害复原为切入点,通过对清代安康地区诸多地方志资料的查阅、解读和分析,深入考察区域历史灾害概况、特征、时空分布、影响和灾害社会应对等问题。 文章整体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为灾害概况、影响、特征与成因,以灾害发生为中心;二为灾害的应对,包括灾后的拯灾救荒与灾前的防灾备荒,以应对措施为中心。全文分为四章,内容大体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是阐述本选题的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主要介绍选题依据、本研究的时空界定、相关研究评述,以及研究思路、方法、意义。 第二章主讲孕灾区概况与灾害的影响。该部分以各类灾害发生的背景、状况和影响为中心展开。就孕灾区概况而言,文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灾害概况三个方面对孕灾区的环境背景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总结出了清代安康地区水、旱、地震、风、雹等灾害发生的特征,即:反复性与伴生性,区域不平衡性,成灾范围大、影响程度深等。就灾害影响而言,表现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方面主要为:区内人口巨大伤亡,城防、田舍、水利设施的严重损毁,民众伦理精神的极端扭曲与区域社会秩序混乱。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在持续不断的灾害冲击之下,人们环保意识开始萌发。 第三章主讲灾害的特征与成因(以水灾为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水灾是安康地区发生频率很高且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为典型的暴雨型洪水灾害。从时空分布上说,清前期水灾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清中期水灾发生较少,持续将近一个多世纪;清后期水灾与清前期相似,仍大致集中在安康、紫阳、白河及旬阳等县。另外,清前期水灾发生突变性强于后期;而清后期的水灾次数则较前期多,且涉及区域广,灾害的影响也较重。从灾情和致灾原因上说,清代安康地区水灾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主要表现为粮食减产与绝产、道路冲毁、田庐漂没、人口损减、环境问题和环境灾害凸显。灾害形成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其中以社会因素为主导。自然原因表现在气候、地貌、地表覆被状况、河流水文等方面,社会原因则主要表现为“流民”涌入改变了清代安康地区的人口增长与分布状况,垦殖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各种环境效应。具体表现为:流民“涌入”引发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从而使区域景观由自然景观向着人文景观方向发生巨大转变,同时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流失为主)和环境灾害的频发(水灾为主)。 第四章主讲灾害的应对。整体内容以灾害的主要应对措施为中心展开。就灾后救荒而言,清代安康地区拯灾救荒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报灾、勘灾、审户、赈济等环节;主要措施包括抚恤、蠲免、缓征、赈济、平粜、捐输(劝输)、借贷、遏籴、安置流民以及备荒(防灾)等。可以说,清代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固定的程序,基本上已经走上制度化、固定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和清中前期相比,该区清代中后期才真正是古代荒政比较完善且实施力度较大的时期。就灾前备荒而言,其措施涉及诸多方面,本文论述则以仓贮和水利设施两个方面为主要对象展开。在仓贮方面,文章对三类仓库(以常平仓和社仓为主)设置规模与灾害发生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水利设施方面,灌溉设施是随着历史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为:超过一两千亩以上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持续发挥作用;与“流民”涌入而引发“垦殖扩张”相对一致,以灌溉、御水为功能的水利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山区灌溉“堤堰”的建造呈现出“型号趋小与数量增多”的趋势。
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思想
作者: 谢耀亭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先秦儒学   思孟学派   出土简帛  
描述: s text is mainly constituted by the following seven parts.
全文:本文以新出土的战国楚竹书为切入点,结合马王堆汉墓帛书及传世文献,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从“内圣外王”的角度对先秦儒学史中的思孟学派进行系统地研究。本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就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目的予以说明。本文以出土简帛为突破口,结合传世文献,从“内圣外王”的角度对思孟学派进行系统地研究,可以弥补以往因资料相对缺乏而导致思孟学派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思孟学派的研究,以便使古代思想学说中的一些精华思想在当代社会中再一次发挥其价值。在对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总结已有的成绩,指出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即对出土文献的综合性研究是新的研究趋势。在研究过程中力图做到“知人论世”。因为思孟学派的思想在先秦并未真正地实践于社会,是以在探讨其具体思想时,尽量以其人之思路研究其人之思想,即“循其思而述其论”,不以现代的眼光来评价其思想的价值及不足。 第二部分,思孟学派、内圣外王及其相关问题论析。思孟学派是现代学术语境中的一个学术术语,学术界许多争论俱因对思孟学派理解不同而致。本文对思孟学派在现代学术语境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对思孟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变化,以及本文研究思孟学派选材的原则进行了相关论述。“内圣外王”一词并非源于儒家经典,我们考察了“内圣外王”一词由道家话语转变为儒家话语的历程,并进一步说明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从出土简帛看思孟学派的“内圣”思想。思孟五行曾经成为判定思孟学派成立的依据,本文也由此入手,对原始五行与思孟五行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心性论是思孟学派体现出的最大特征,结合新出土的竹简对其具体内容展开论述,且由此上溯至思孟学派以前古代流行的人性论传统,藉此突显思孟学派的心性论特色。天人关系是思想理论产生的大背景,是以对天人关系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第四部分,从出土楚简看思孟学派的“外王”思想。社会思潮往往对实际的现实会产生影响,战国初期在政治领域最为突出者便是禅让思潮。结合新出竹简,对先秦儒家禅让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而突显思孟学派禅让思想的独特之处。关注社会,实践于社会,是先秦儒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思孟学派的政治思想是其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最后,对思孟学派“以德抗位”的思想予以专门论述。 第五部分,思孟学派“内圣外王”的贯通。通过对思孟学派具体思想的研究,我们对其“内圣外王”之道进行了总结,且通过与荀子思想的比较,进一步指出思孟学派“内圣外王”的特色。并以郭店简《成之闻之》、《六德》篇为例对思孟学派贯通内圣外王的思想进行研究。 第六部分,思孟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首先,对思孟学派在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宋代儒学及现代新儒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次,对思孟学派的思想在当代仍能发挥其现实价值的部分予以研究。 第七部分,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中国民间剪纸动画创作与研究
作者: 高疏寒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   陕北民间剪纸   陕北剪纸动画   剪纸动画  
描述: 现代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发展。它是一种集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所以动画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都离不开民族、环境、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当代动画的发展更加重视民族特性的展示。 本文探讨中国民间艺术与现代动画技
全文:现代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发展。它是一种集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所以动画的创作和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都离不开民族、环境、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当代动画的发展更加重视民族特性的展示。 本文探讨中国民间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的创作与研究,其中主要是将陕北民间剪纸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融入到动画的创作与设计制作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特色的动画片类型——陕北剪纸动画片。陕北民间剪纸是土生土长在陕北的劳动妇女所创作的。经过千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陕北民间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地地道道的民族艺术。从造型上看,陕北剪纸以直率、简约的表达方式为主,传递给受众的是一种朴实、大气又生动的形象面貌,同时它也具有的原生态的单纯、质朴的艺术品格。在这种看似简单、独特的造型之下它所表现出的内容则是丰富、深远的原始图腾文化的印迹,具有中国本原的哲学观念;陕北民间剪纸的纹饰、花式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文化知识和哲学美学观念所积淀而成的,是揭开中华古老文化之谜的“活化石”之一。本文就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对陕北民间剪纸元素表象的提取和梳理,再次将整理好的剪纸元素进行语义的联结与编码和二次创作。主要从影响动画艺术的人文精神、审美品格、题材来源、艺术手法等,探究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独特民族特征和它的旺盛生命力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并较为全面的思考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的相互关系,并寻找陕北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的契合点,希望能够形成较为独特的研究发现,同时也希望能为今后创作真正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原创动画精品提供借鉴。其次在动画技术方面,本文通过对以往传统剪纸动画的分析和探讨,总结过去的不足。尝试利用现代动画新技术弥补之前的不足点,在动画视觉效果上有高品质的创新点。希望能探索一条能够更好的体现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特点的新途径。利用计算机生成剪纸动画,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剪纸动画的制作成本,同时也能提高剪纸动画的制作效率。试图创作出一种全新的动画视觉感受。最后本文以《泥曰》为例,从动画片《泥曰》中的题材选择、造型特点、色彩应用、民间文化内涵和技术应用等几方面全面地分析陕北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希望能为今后的陕北民间剪纸动画提供参考。 本文对陕北民间剪纸与现代动画技术的创作与研究不仅为丰富了中国动画艺术形式,对中国剪纸动画的表达也更增填了新的形式;为创作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原创精品动画影片提供有利的参考。同时,也为保护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发扬中国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新的媒介。实现动画创新和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双赢。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