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花儿”的兴盛和启示
作者: 丁兆清   来源: 中国音乐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歌手   兰州鼓子   临夏回族自治州   兴盛和   爬山调   花儿会   民俗活动   民族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演唱技巧  
描述: 近年,民族民间音乐受到一些冲击。但流传在甘肃洮河流域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山歌——“花儿”,却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花儿”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花儿会”上。“花儿”除平日在山间田野演唱之外,流行地区几乎每个县都有几处风景秀丽的“花儿”会场。举行“花儿会”时。爱唱
伏羲和伏羲文化初探——大地湾的启示
作者: 马志荣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生产技术   大地湾   伏羲文化  
描述: 大地湾的遗存告诉我们,“华胥”即“娲羲”,是女娲氏和伏羲氏部落联盟的称谓。大地湾是娲羲联盟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伏羲的出生地。大地湾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以太阳崇拜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孕育了伏羲文化。有太阳就会发生阴阳(明暗)。“———”、“--”是太阳光作用于大地发生明暗(阴阳)现象的抽象符号,太极图是阴阳消长现象的图式化表现。
试论农业的美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作者: 姚晔   来源: 商场现代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意义   美学特征   农业  
描述: "美"字源于农业。农业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农业产品的美,农业劳作的美,农村生活及田园景观的美,总称为农业景观。研究农业美学的意义在于弘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提供重要的启示
从元代王祯《农书》中透视农业生态思想
作者: 潘云   姚兆余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持续发展   王祯《农书》   农业生态思想  
描述: 农业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农业开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耕地面积下降、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农业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从王祯《农书》出发,探讨其中的农业生态思想,对我们今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沈氏、张履祥论灾害防治——以《农书》和《补〈农书〉后》为中心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履祥   灾害防治   《农书》   沈氏   《补〈农书〉后》  
描述: 盗贼暴徒;推行食疗,去病减灾。在农业经营方面,农民要勤俭持家,备荒救灾;合理策划用地,兴家救荒。在农村社会方面,农家要协调主-佃关系,避免人为灾害。这些论述对中国现代农村建设不无启示
《补农书》所见肥料技术与生态农业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明末清初   肥料技术  
描述: 、追肥施用技术,建构良性运行的生态农业环境,并取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类农学成就,有助于启示人们走现代生态文明之路。
张履祥笔下的灾异与社会问题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张履祥   浙北   灾异   社会问题  
描述: ,力图从人类生存的基础方面探求缓和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切实途径。这些表现了他关怀民生国计的学术品格,并对现代中国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
浅析中国古代食具碗造型的发展规律
作者: 冯振安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   口径   高度   功能性  
描述: 的碗,在前期其功能变化不大,形制也较为单一。随着人们对自己和器物关系的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器物的型制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并逐渐形成了后期比较明确的功能性造型取向,这对现代设计有着启示借鉴作用。
陕西省袁家村休闲农业模式
作者: 柴晓涛   来源: 北京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休闲农业   模式   陕西省袁家村  
描述: 模式。袁家村人凭着自己辛勤的劳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了一条通往农业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在富裕自身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度假场所。论文在分析袁家村休闲农业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它的成功经验,以及对于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甘肃中短篇小说中农村女性形象的书写意义
作者: 白晓霞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肃   农村女性形象   中短篇小说  
描述: 意义也呈现出历史性的变化:1.八十年代:作家对乡土文化价值的认可。2.九十年代:作家对乡土文化的理性思考。3.二十一世纪初:作家的心灵徘徊于城乡之间。这种变化启示我们去思考甘肃乡土小说作家未来的写作道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