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国时期青海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
作者: 袁瑞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应对   自然灾害   民国时期   青海  
描述: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以来青海就是一个自然灾害不断的地区。民国时期干旱、洪涝、雹灾、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更是频繁发生。这些灾害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并给这一时期青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民国时期青海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为研究对象,结合史料,对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特点、灾
全文:的影响。本文以民国时期青海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为研究对象,结合史料,对这一时期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特点、灾害的成因、影响以及官方和民间的应对措施作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应对成效作了简要地评估,并
农神崇拜与社会信仰:以明清时期的八蜡庙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作者: 刘宇   郑民德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蝗灾   农神   八腊庙  
描述: 八蜡(又称八腊)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所祭祀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灵,其主要功能为祛除蝗害,祈祷风调雨顺与农业丰收,同时还兼有其他神灵信仰的性质。在明清时代,由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加之百姓对水、旱、蝗、震
清至民国时期(1644-1949)甘肃地区的旱灾与社会应对研究
作者: 魏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旱灾   民国   清代   甘肃   民间力量   政府救灾  
描述: 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旱灾十分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近年来,甘肃地区更是旱情严重,防旱、抗旱事业日渐成为关系甘肃民生的头等大事。研究清至民国时期甘肃地区的旱灾,总结旱灾的分布规律、分析旱灾的社会影响、探讨当时社会的救灾机制,可以为当前甘肃乃至全国的抗旱事业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价
全文:旱灾的社会应对。在具体的行文之中,又分时期、分地区对旱灾的某些反映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总结出旱灾的演变特点与应灾机制的发展创新。总之,本文通篇是以“旱灾与社会”这两大因素的相互结合为研究中心,通过展开
灾害与应对
作者: 张健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康地区   清代   自然灾害   应对措施  
描述: significance.
全文:和环境灾害的研究也只是零星寄寓其它内容之中,专门、系统地对历史灾害研究并不多见,至于对灾后的社会应对——清廷和地方官府赈灾救荒的研究内容更为少见。而对该区域清代水旱灾害频发与大量外来流民垦殖两者之间
从劝农文看宋朝乡村社会问题
作者: 于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劝农文   宋朝乡村   社会问题  
描述: 近年来伴随研究视角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关注历史和现实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等“三农”问题。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社会中的人、财、物产生了抽离作用,进而影响到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
全文:应对措施。这对我们今天的乡村社会转型研究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全文拟分为绪论、正文和小结三个部分。 绪论中,我们主要论述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对文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设定
张履祥笔下的灾异与社会问题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张履祥   浙北   灾异   社会问题  
描述: 明末清初,浙北杰出的学者张履祥全面论述诸多灾异极其社会影响,并详实考察游民、赋役不公等社会问题。他建议减少冗余官吏、生员和军伍,并拟订相对合理的赋役法则。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发展农业水利、卜居山区
社会生态化的哲学思考
作者: 范春萍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cology   社会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   工业污染   人类社会   不可再生能源   污染转移   社会生态   物质流   现代化目标  
描述: 人类在征服自己的对立物——自然的过程中,全面临对立物在削弱中反克于人类。由于物质、能量、信息等关系,造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的失衡。因此,生态化——即使社会达到生态的平衡,实现物质流循环稳定,超脱对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与海洋社会
作者: 曹树明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契约型海洋社会   结构模式   关系型农业社会   哲学传统  
描述: 中国和西方具有不同的哲学传统。从孔子推崇"亲亲相隐"和苏格拉底支持"告父杀人"可以看出,中国重视道德理性,西方重视知识理性。在不同传统的支配下,中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即农业社会与海洋社会。本文从结构模式、形成原因和精神特质三个维度对这两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比较。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 张学军   来源: 宁夏农林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特色优势产业现状   环境问题  
描述: 系统介绍了宁夏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现状和布局,从种植业、养殖业两方面阐述了制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宁夏实际提出了加强特色优势作物的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的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和实用技术研发、坚持化肥与有机肥并重,走有机无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修复的研究思路,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农田清洁化生产技术体系和采取工程措施与技术措施有机结合,有效消除规模化养殖对农业环境造成危害的对策。
中国能源农业政策可能产生的伦理冲突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 张帆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冲突   环境伦理   能源农业   社会伦理  
描述: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中国将大力发展能源农业。但在能源农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效率,很可能产生一系列后果严重的伦理冲突。从社会伦理以及环境伦理两个主要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解剖中国能源农业政策可能
< 1 2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