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农神崇拜与社会信仰:以明清时期的八蜡庙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作者: 刘宇   郑民德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蝗灾   农神   八腊庙  
描述: 八蜡(又称八腊)是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所祭祀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神灵,其主要功能为祛除蝗害,祈祷风调雨顺与农业丰收,同时还兼有其他神灵信仰的性质。在明清时代,由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加之百姓对水、旱、蝗、震
中国传统农业中的系统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 刘国平   余林媛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平衡   中国传统农业   结构功能   系统   整体性   演化  
描述: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诞生的一门具有综合性、横断性和功能性的学科。中国的传统农业中有许多思想和观点与系统科学的原理非常接近,而且还被付诸于农业生产的实践之中。这些思想有:有机整体性、关于
阴阳学说与传统农业
作者: 胡火金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辩证   阴阳学说   有机农业   系统   古代农学  
描述: 阴阳观是中国传统思维及认知的重要取向,阴阳学说充当了自然社会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机理性解释。阴阳学说在古农书及相关典籍中,普遍被用作对"天地人物"系统及其农业生态系统、农学思想原理的阐释,指导
社会生态化的哲学思考
作者: 范春萍   来源: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cology   社会系统   社会信息系统   工业污染   人类社会   不可再生能源   污染转移   社会生态   物质流   现代化目标  
描述: 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依赖,使整个社会信息系统、意识形态适合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人类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
干旱区农田排水系统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 冯异星   罗格平   许文强   韩其飞   王渊刚   来源: 干旱区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田排水系统   干旱区   生态效应   绿洲  
描述: 在干旱区流域绿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不断改进的盐渍化治理过程,这导致在绿洲下部与临近荒漠区广泛形成农田排水系统景观,但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还不清楚,限制了全面认识人工绿洲生态系统
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减灾救荒思想述论
作者: 张建民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曾禹   荒政辑要   荒政丛言   著名思想家   筹济编   林希元   景仁   荒政考   汪志伊   康济录  
描述: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灾害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同时,在长期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丰富的减灾救荒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后半期,宋元明清近千年间可谓传统减灾救荒思想的集成时期。其间
张履祥笔下的灾异与社会问题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张履祥   浙北   灾异   社会问题  
描述: 明末清初,浙北杰出的学者张履祥全面论述诸多灾异极其社会影响,并详实考察游民、赋役不公等社会问题。他建议减少冗余官吏、生员和军伍,并拟订相对合理的赋役法则。更为重要的是,他主张发展农业水利、卜居山区
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传统农业社会与海洋社会
作者: 曹树明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契约型海洋社会   结构模式   关系型农业社会   哲学传统  
描述: 中国和西方具有不同的哲学传统。从孔子推崇"亲亲相隐"和苏格拉底支持"告父杀人"可以看出,中国重视道德理性,西方重视知识理性。在不同传统的支配下,中西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即农业社会与海洋社会。本文从结构模式、形成原因和精神特质三个维度对这两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初步比较。
浅议《齐民要术》农业生产类动词的系统
作者: 刘义婧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生产类动词   词义系统性   齐民要术  
描述: 《齐民要术》(以下简称《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作者用当时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北朝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科学史上及汉语史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贾思勰,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曾任北魏高阳太守,有感于农业生产的
玉米/蒜苗套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状况分析
作者: 张昱   程智慧   徐强   李娟   来源: 土壤通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酶   玉米/蒜苗套作   土壤微生物  
描述: 对玉米蒜苗套作根区进行隔膜、隔网和无隔处理以及各自单作处理,通过处理间的相互比较,分析影响套作产量的主要土壤因素。结果表明:套作蒜苗土壤微生物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根系间的非接触物质交换;套作玉米除此外,地上部环境的改变也使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上升。根系间的非接触效应还使蒜苗、玉米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提高,而环境因素的改变也使玉米过氧化氢酶,蒜苗脲酶活性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对蒜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对玉米土壤酶的影响。
< 1 2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