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服务及风险防范研究
作者: 刘星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微型金融服务   风险控制   农村金融  
描述: 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Economy determines finance and finance counter-react to economy. Keeping a virtuous cycle between economic
全文:微型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后,保护存款的利益、对经营不善的机构进行清算等问题成为对监管体系新的挑战。论文的建议包括:(1)国家对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实行财政政策扶持,激发金融机构加快涉农业务发展的积极性
《农政全书》数字化研究
作者: 殷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知识库   古籍数字化   《农政全书》   农业古籍  
描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农业古籍整理,实现农业古籍数字化己成为必然趋势。农业古籍的数字化实质上是农业古籍整理方式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本文以《农政全书》为例进行数字化研究,寻找一条适合农业古籍自身特点的数字化道路。 本文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农政
全文: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农业古籍整理,实现农业古籍数字化己成为必然趋势。农业古籍的数字化实质上是农业古籍整理方式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本文以《农政全书》为例进行数字化研究,寻找一条适合农业古籍自身特点的数字化道路。 本文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农政全书》这部典籍从文献学角度进行分析,扼要介绍其内容体例、版本源流及研究整理成果。在前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研究。 其次,对《农政全书》文献的量化分析。对近百年来研究《农政全书》的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分别从研究论文的数量、作者、主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近百年来《农政全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对《农政全书》中引用的书籍按年代进行考证,大致可以分析出明以前各个时期的农业发展的情况。 最后,数字化研究以重要农业典籍《农政全书》为主要数据源,尝试构建《农政全书》专题知识库,搜集相关的综合性信息,如多种版本、作者信息及相关论著(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报纸资料等),以建设专题特色数据库的方式呈现给用户。该知识库的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目标是尽可能提供与《农政全书》相关的所有信息和知识。可以说该知识库建设是大规模农业古籍数字化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小范围小选题的主题知识库构建,尝试建立一个适合农业古籍大规模数字化实践的方案和模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大规模的农业古籍数字化整理奠定基础。 本文设计的《农政全书》专题知识库在检索上除了通常的分类浏览检索及普通的关键词全文检索之外,还对《农政全书校注》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利用词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检索。在界面设计上也有所突破,以《农政全书校注》为蓝本,使用XML标记语言进行知识发现,并利用主题图技术建立《农政全书》概念知识库的方法,实现概念检索。 本文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文献计量学等方法,根据现有的数字化农业古籍的优缺点,提出农业古籍数字化整理的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以《农政全书》为例,融合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全文检索等构建数字化农业古籍检索系统,最后以《农政全书》专题知识库作为成果展现。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有近百年研究《农政全书》的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农政全书》专题知识库模型。
《齐民要术》同义词研究
作者: 何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义词   形容词   名词   《齐民要术》   动词  
描述: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全书近十二万字,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的生产、加工活动,词汇面特别是动词词汇面广、词汇量大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词汇面貌提供了基本条件。 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齐民要术》进行的
全文:《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全书近十二万字,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各方面的生产、加工活动,词汇面特别是动词词汇面广、词汇量大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词汇面貌提供了基本条件。 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齐民要术》进行的语言研究刚进入起步阶段,其同义词研究尚无人问津。本文以《齐民要术》的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等实词同义词为研究对象,借鉴前辈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其中的同义词进行了系统梳理,共归纳总结出名词性同义词39组,动词性同义词92组,形容词性同义词26组,同时择取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11组同义词进行细致的辨析描写,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示《齐民要术》一书中同义词的基本面貌,从而帮助我们对贾思勰时期的语言特点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专书语言研究提供一点可资利用的资料和理论。 本课题以缪启愉、缪桂龙两位先生校释、译注的《齐民要术译注》为底本,这也是迄今为止公认的最好的《齐民要术》校注版本之一。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齐民要术》其书及其作者等相关问题做了介绍,着重对《齐民要术》在汉语史语言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对《齐民要术》在汉语史上的语料价值做了相关评述。 第二部分,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该部分主要对我国的同义词研究理论的历史与现状做了系统的梳理。 第三部分,课题相关问题的几点说明,该部分在上面两部分的基础上就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本课题的研究特点做了说明。 第四部分,《齐民要术》同义词研究,该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针对《齐民要术》中的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同义词做了系统梳理和构组,并在此基础上选取11组同义词从各角度做了具体辨析。 第五部分,《齐民要术》同义词形成原理的认知学探究,该部分从认知学角度对《齐民要术》中的同义词形成原理做了探讨。
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
作者: 李永芳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会组织   活动   清末民国时期   性质   特点   发展  
描述: 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清朝末
全文: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
秦石鼓文与渔猎文化研究
作者: 苏海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   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互动关系   历史地理学   考古学  
描述: 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
全文:渭河上游和西汉水上游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表明,本区保存有丰富的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文章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以流域和文化板块为单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本区原始经济形态、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以及环境变化与古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区地处关陇交通枢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成为陇右文化交汇的中心。其地形、地貌、气候、植物区系也具有多元交汇的特征。 旧石器时代晚期,本区出现采猎经济。它们主要出现在更新世末期气候相对适宜时期,大多位于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优越、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黄土沟谷中。 新石器时代早期(8200aBP-6900aBP),以种植黍、粟和油菜,饲养鸡、羊和狗为标志的原始农业经济兴起。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呈散点状分布于河谷阶地。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以采猎为主、农耕为辅的原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本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经济尚处于“刀耕火种”农业的初级阶段,它仅仅是农业起源中的一个环节,可能不具备农业独立起源的特点。但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考古资料看,这里应该是中国早作农业文明的传播中心之一 仰韶文化时期(6900aBP-4900aBP),因为气候适宜、植被茂密,故农业经济的规模和空间不断扩大,至仰韶文化晚期(5500aBP-4900aBP)“刀耕火种”农业达到鼎盛。在仰韶文化中、晚期气候波动的背景下,农业开发重心逐渐由渭河干流以北的今庄浪县境内向渭河干流以南迁移,社会文明因素也加速形成,文化分异开始。“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也使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并加速了该地区的土壤侵蚀。 龙山文化时期(4900aBP-3900aBP),本区原始农业经济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方式向锄耕农业转变,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衰落期(4800aBP-4200aBP)、再度繁荣期(4200aBP-4000aBP)、再度衰落和消亡期(3900aBP以后)。由于气候相对暖干和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趋于劣化,从而导致了4800±100aBP-4200aBP期间“刀耕火种”农业的衰落和经济重心的转移。齐家文化中期和后期早段(4200aBP-4000aBP),锄耕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土质疏松、气候温凉干燥的渭河干流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增长速度最快。4000aBP前后,气候快速向干凉发展,受强烈干旱的打击,齐家文化衰落并消失,经济形态也由农业经济向半农半牧转变。此后北方游牧文化南下,侵入本区渭河以北地区;同时文化分异加速。
庆阳地区糯玉米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 陈红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筛选   模式化栽培   糯玉米   应用  
描述: 玉米是庆阳地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类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生产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但是在玉米生产中,长期以来,以普通型玉米为主,品种类型比较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产量水平较低,尤其是鲜食和加工用玉米品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生产附加值较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玉米产品的多种需要,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经济结
全文:生产的要求,进行了优势区域的确定。建议在光热资源一熟有余,两熟不足,灌溉条件差的北部丘陵沟壑区(环县、华池)重点推广早熟糯玉米品种,如恳粘1号、香甜黑、早鲜黄、黑包公等;在光热资源较为充足的中部残塬沟壑区
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研究
作者: 张晓鸿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规划规程   适用性   研究   观光农业  
描述: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于观光农业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体系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 本文阐述了农业观光的起源、产生因素、以及发展概况,分析了农业观光的类型、特征、相关
全文: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对于观光农业的研究比较薄弱,缺乏体系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 本文阐述了农业观光的起源、产生因素、以及发展概况,分析了农业观光的类型、特征、相关学科理论等,以求更加清晰的说明农业观光的相关问题;其后,对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特点、规划内容以及现有规划规程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并起草了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草案),希望通过合理规范的规划设计,推动观光农业园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最后,结合九鼎山生态农庄的规划建设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阐述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体系。 结合本文研究内容,作者提出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基本任务:以区域旅游规划、农业产业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各类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为依据,通过对观光农业园区的现状分析、资源评价和区位分析,确定观光农业园区规划的发展目标,对观光农业园区进行准确定性、定位,确定园区的特色、布局、合理容量和有关规划指标,提高观光农业园区的吸引力,综合平衡旅游游历体系、旅游支持体系和旅游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观光农业旅游功能的广度与深度,优化观光农业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光农业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引导观光农业园区在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协调、稳定地发展,以期获得良好的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准。 由此,作者以观光农业及其园区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课题项目实践,对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和起草中国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技术规程。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主要采用了哲学思辨矛盾法,综合系统整合法,个别案例实证法。 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的研究,涉及到众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借鉴规划设计技术规程的通用范式,从总则,术语,规划编制的任务、类型、内容与成果,景观资源、容量与保护,市场、项目、休闲设施,规模分级、人口与用地,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游线与旅游服务设施,道路交通,绿地、环保与生态,竖向与工程管线,技术指标与经济分析,开发影响评价,规划的评价与审批,规划的实施管理等方面逐一展开探讨。最后,起草了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规程(草案),以期为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法律规范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现代生态农林园景观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 蒋艺芳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景观评价   生态农林园   景观资源   开发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在逐步的发展和壮大。尤其在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各种类型的休闲农业园开始迅速发展。生态农林园是我国农业新的发展形式,其结合了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和科技农业,成为一个综合性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园区。为提升农业品质、农业经济、解决“三
全文:生态农林园得到更有力的发展。 本文以景观保护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游憩学理论、园林美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农林园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和开发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归纳总结了生态农林园景观
古代保健“茶汤”的医学史研究
作者: 苏诺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医学发展史   保健饮品   茶汤  
描述: ning traditional tea or non-tea drinks (soft drinks).
全文:发展过程,各种保健“茶汤”种类、功效与制作等相关内容,总结各时代保健“茶汤”发展规律与特点。 本文按时代分成六个部分论述,并根据各时期发展的特点拟订了标题: 1.先秦的水、酒、浆、茶 本章讨论了先秦时期
渭河平原县域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空间特征研究
作者: 李志鹏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养分肥力   时空变化  
描述: 渭河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力水平主要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渭河平原腹地,素有“白菜心”之称的兴平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支持平台,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学、数理统计、地统计学等方法,结合“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和1980s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珍贵历史数据集,研究兴平市农田土壤有机质、
全文:生态环境建设、精准农业的发展,测土配方项目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1)目前,兴平市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13项农田土壤养分属性指标的变异系数介于23.56%~74.87
< 1 2 3 ... 76 77 78 7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