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伊秉绶书法艺术研究
作者: 何岩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秉绶   清代   书法   碑学  
描述: ng Dynasty.
全文:阶段:1、启蒙期(以帖学为主);2、发展期(碑帖并重);3、成熟期(以碑为主)。 第二部分通过对伊秉绶书法及思想渊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成为清代开宗立派的人物,除了他自身的勤奋刻苦以外,其中
清以前《证类本草》的版本研究
作者: 李健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大观本草   政和本草   版本  
描述: was wrote by Tang Shenwei, who was a great physician in Sichuan in Bei Song dynasty.
全文:

北宋蜀地名医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人简称《证类本草》)是在《嘉祐本草》和苏颂《图经本草》的基础上,系统地辑录了自《神农本草经》以下历代医家医药著作,旁及经传子史、文集杂录、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记载资料,同时收集民间本草单方,编纂而成的集北宋以前药物学之大成的本草巨作。《证类本草》对收录宋以前本草资料,皆原文转录,按时代顺序排列,层层累加,这使得宋以前已失佚的许多珍贵文献得以保存,从而决定其在中国本草史上的地位和文献方面的重要价值。 《证类本草》问世后很快受到了官府的重视,仁和县尉管句学士艾晟,在校勘过程中补入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新增之内容,冠以“别说”以示出处,于大观二年(1108年)刊刻印行,名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简称《大观本草》。此刻本传至朝廷,宋徽宗认为此书实可垂济万民,于政和六年(1116年),命医官曹孝忠重新校定《大观本草》,赐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政和本草》。正如曹序所言此刻本更正《大观本草》之谬误、增补其脱漏,对卷次、序例内容的排列亦作相应的调整。然此书版即成,金兵已至,汴京之变,书版亦为金人所得。此后南北分割,书籍不相往来,南宋之人不知有此《政和》,《大观》本仍刊刻于南地;金、元所辖之地,《政和》刊行,《政和》本流布于北方。至此,南《大观》、北《政和》,其各自累经刊刻,即形成《大观本草》的版本系统与《政和本草》的版本系统。 《政和本草》传至蒙元时,平水晦明轩主人张存惠,以金人庞氏本《政和》为底本,将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增附于《证类本草》相应药物之下,《政和本草》此后之传本都沿袭此体例。至明代,《证类本草》迎来其刊刻之鼎盛时期,在此期间《大观本草》与《政和本草》亦出现相互融合之现象。《本草纲目》刊行之后,《证类本草》之地位渐渐备《本草纲目》所取代,其刊刻亦骤然锐减,整个清代鲜有刊刻,直至清末《证类本草》之重要性才重被认识,而又有刊刻。 本课题以清以前《证类本草》的版本为研究对象,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文献学手段为研究方法,详细的论述现存《证类本草》的各种版本,揭示各版本之间的递嬗关系,其中对《证类本草》存有争议之版本作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同时通过对《证类本草》各版本间版式的对比与文本的互较,真实地反映《证类本草》各版本的情况。 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证类本草》是书概况,包括《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其人,《证类本草》的成书年代、卷次·分类、组成·体例、载药数目、版本沿革等方面的情况。此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证类本草》之《大观》版本系统与《政和》版本系统主要差异的比较,归纳总结出《证类本草》版本系统划分的依据,为《证类本草》各版本的研究建立分类标准提供参考,亦为论文后期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是对《大观本草》版本系统的研究。此部分首先叙述、罗列有文献可考的《大观本草》各历史时期的版本,其次将上述版本分作《大观本草》的佚本概述与《大观本草》的传本研究两部分论述。 第一部分《大观本草》的佚本概述。佚本概述中,对有具体刊刻年代记载或关系后世传本问题的重要佚本,包括:宋大观二年(1108)孙觌初刻本、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继先校定本、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江南西路转运司刊本、金贞祐二年(1214)嵩州夏氏刊本、元大德环溪书院刊本、明代重修宗文书院本六种刊本,各自单独进行论述,对其它偶见文献记载的佚本仅存其名录,以便了解《大观本草》刊刻之情况。由于上述版本现已失佚,对其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将其相关的文献记载予以收集、整理,以逻辑学的方法对其中个别本子进行推理判断。文献主要来源于历代公藏书目、私家藏书书目、目录学著作、版本学相关著作以及前人的相关研究资料,包括日本·丹波元胤、冈西为人,国内尚志钧、马继兴、郑金生等人的相关论著。整理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亦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如:瞿镛著《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记载金·贞祐二年嵩州夏氏刊本。此墨图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渡辺幸三认为是避敌国(南宋)年号而改,然笔者认为此刻本将寇宗奭《本草衍义》附于后一起刊行,由于《本草衍义》是弥补《证类本草》之不足,其内容可谓完备,故以“大全”命名之,还提出可能是书坊刻书以改名为招,故将“大观”改作“大全”。 此章第二部分是《大观本草》的传本研究。此部分是对《大观本草》的现存传本,包括:南宋庆元元年(1195)江南西路转运司重刊本、嘉定四年(1211)刘甲刻本、元大德六年壬寅(1302)宗文书院刊本、明万历五年丁丑(1577)王秋尚义堂刊本、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籍山书院刻本、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武昌柯逢时影刻本等十种刻本进行整理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其版本,利用版本学、目录学的方法,对其版本进行鉴定、著录,通过校勘学等文献学手段对各版本间文本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反应版本的真实情况,评价其版本的优劣。此过程中对《大观本草》中一直备受争议的问题,进行考证,亦提出个人的见解。关于王秋本《大全本草》的问题,通过上述方法的研究,发现其确系以元宗文书院刻《大全本草》为底本,以《政和本草》为校本刊刻,但其刊刻过程中,并非恪守现在校点书籍以底本为基准的方法,而在刊刻中出现直接依照校本《政和本草》刊刻的内容。王秋刻本这种做法固不可取,但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的评判此问题,通过研究亦更正“王秋刻本是以政和本,冠以大德题识而成的作伪之作”的观点,揭示、还原了王秋刻本的真实面貌,此外柯逢时所影刻之《大观本草》的底本问题亦在此部分有详细的论证。 《大观本草》版本系统的研究,是对《大观本草》版本研究的一次梳理和完善,通过研究整理,理清了《大观本草》的版本源流,揭示其现存传本的情况,此过程中亦解决了部分遗留之问题,对存有争议之问题亦提出了新的见解。由于条件所限,日本和上海所藏的少数刊本未得一见,仍是采取佚本概述的方法,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与研究。 论文第三章是对《政和本草》版本系统的研究。此章节的研究同样采用了《大观本草》版本系统研究中的方法。亦将其分作《政和本草》的佚本概述与《政和本草》的传本研究两部分论述,不同之处在于《政和本草》现存15种传本中,明代刻本占12种,明代是雕版印刷的鼎盛时期,此12种明代传本包括官衙刻本、经厂本、私人刻本、书坊刻本、藩府刻本5种类型。明代刻本即是以上述5种类型分类论述。 第一部分《政和本草》的佚本概述。此部分是对有文献史料记载的、现已亡佚的刻本包括:北宋政和六年曹孝忠校勘本、金解人庞氏本《政和本草》和元大德十年平水许宅刊本进行了整理与总结。个别佚本也采取存其名,以便了解《政和本草》刻本之概况。其研究方法,亦同《大观本草》佚本概述部分的研究。将来源于历代公藏书目、私家藏书书目、目录学著作、版本学相关著作、前人的相关研究资料与文献记载予以收集、整理,进而进行分析与总结。 第二部分《政和本草》的传本研究。此部分对《政和本草》的现存传本,包括:蒙元(1249)张存惠(晦明轩)刻本、朝鲜活字本、四库全书收录本及上述五种类型的明代刻本进行研究、论述。首先亦通过实地考察其版本,利用版本学、目录学的方法,对其版本进行鉴定、著录。其次通过校勘学等文献学的手段对这些版本的文本内容(包括文献标识的脱漏、错讹等)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揭示、反映各版本的特点与优劣,同时结合各版本的版式特点,通过纵向的对比与总结、归纳与分析,以揭示各版本之间的递嬗关系。例如:成化四年本是以失佚的元大德十年平水许宅本为底本刊刻,将其与晦明轩本进行了详细的文本方面的勘比,通过表格的形式直观反映此两个刻本之间的异同。以此为基础,通过对成化四年此后刻本之研究发现,这些《政和》刊本都保持了成化四年本文献标识的脱漏、讹误、错简等,从而得出成化四年本是明以后所刻《政和本草》的祖本的结论。 明代《政和本草》的刊本,跨越了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其刊刻次数之多,涵盖其明代刻书的五大类别,私家刻书、官衙刻书、经厂刻书、书坊刻书、藩府刻本。通过对此时期所刻《政和本草》分类的研究,在揭示各版本情况的同时,亦对各类刻书风格进行了总结。此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雕版印刷的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这些诸多的因素影响着雕版印刷的风格,同时雕版印刷的风格亦是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映射。 此外,日本学者所提“大观·政和合并本”中,将《政和本草》中三个坊刻本列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大观本草的系统”的观点,通过此课题的调查与研究,发现此类书坊刻本仅是更换书名与扉页,推其原因可能为招揽顾客,但其体例、内容等都一如《政和本草》,所以论文中提出仍应将此类书坊刻本归入《政和本草》版本系统的观点。 《政和本草》版本系统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其所属版本研究的一次梳理和完善,通过研究整理,理清了《政和本草》的版本源流,揭示其现存传本的情况,同时对其所属版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对少数版本的归属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另一方面,由于条件所限,个别日本藏本及京外藏本并未实地考察,仅是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论述。 论文第四章是对《证类本草》版本研究的总结。 此外,《新编证类图注本草》、二十二卷本《绍兴本草》两种本草著作,是由《证类本草》派生成,冈西为人之“证类本草解题”所载《证类本草》之版本亦未包含上述两种著作,仅是以《证类本草》的旁系加以讨论。本课题的研究亦将其排除在《证类本草》的版本系统之外,仅作必要的讨论,未作深入的研究。 本文运用目录学、版本学等文献学方法,对《证类本草》的版本进行考证与梳理,在理清《证类本草》版本源流的同时,对《证类本草》版本系统中有争议之处进行了论证,提出了论据,其中详细的论述了王秋本《大全本草》的情况,进而较为清晰的展现了《大观本草》传本系统的脉络。与此同时,对《政和本草》传本系统中的各个版本进行了论述,深层次的揭示《政和本草》各版本之间的递嬗关系,使《政和本草》传本系统中各版本的概况更加清晰。总之,《证类本草》版本研究是《证类本草》研究的一个基础,《证类本草》蕴藏着巨大的文献价值,仍有许多内容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清代伊犁社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亚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伊犁   社会经济  
描述: After unifying Xinjiang, Qing dynasty established General governance system to govern Xinjiang on the foundation of early Qing dynasty.
全文: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伊犁成为全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后沙俄侵占大片土地,伊犁遂为边城,首府也迁往乌鲁木齐。新疆建省后设立府县制,伊犁九城中的绥定成为伊犁府的治所,中心城市由惠远转为宁远城。清代伊犁在整个新疆以至在我国西北边疆中具有极其重要战略地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为其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该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专门史、历史地理学中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深入地研究有清一代伊犁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其在清代各个不同时段的经略思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民族和人口的迁移分布、农业屯垦及水利建设的兴衰、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开垦范围的消长和移动、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工矿铸造业、商业贸易和城镇交通的发展状况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力求真实地反映其变化过程,总结其发展的经验教训,找出其中若干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对在人类的开发活动影响下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的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以伊犁河谷的研究为典型“个案”,为专门史、区域历史地理的学科建设作出贡献,为今天西部大开发中伊犁地区的经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有益的历史借鉴。
清末民初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作者: 赵淑清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解决途径   关中地区   农田水利纠纷   特征  
描述: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e time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the situation of water depletion could not be changed radically.
全文:农田水利纠纷的特征,鉴于水资源不足依然是今天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颈瓶,故本文的研究对完善非常态下的应对机制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在文献方法上多使用档案、统计、碑刻资料,通过典型水利
北宋农田水利法规研究
作者: 张博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规   农田水利   北宋  
描述: , which is also suitable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全文:北宋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在北宋也不例外。北宋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法规建设,颁布和修订了诸多相关法律条文,其规模和程度都大大超过前代,且对后世影响很深。文章以北宋农田水利法规为切入点,通过回顾北宋农田水利法规制定的历史背景,初步研究其内容及相关文献,并且介绍其执行机构和机构的运行机制,最后对北宋农田水利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析。 从古代水利法发展史来看,北宋的农田水利法规在中国古代水利法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这与北宋以前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和农田水利法规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农田水利法规的出现,与北宋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及宋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有密切联系,它是北宋社会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北宋的农田水利法规,可以说是水利法规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涉及内容也比较多。在研究其内容时,我们选取了北宋有代表性的水利法规及相关文献,诸如:《疏决利害八条》、《农田利害条约》、《千仓渠水利奏立科条碑记》《上吕中丞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水利书》和《吴中水利书》,进行逐一论述,以期管窥整个北宋时期农田水利法规的内容。 北宋统治者不仅重视水利立法工作,而且重视水利法规的执行机构及职官设置,形成了完备的农田水利法规执行机构和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的监督运行机制。水利执法监督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颁布法令和派人巡视;堤防管理和岁修制度;经常的疏浚和分水措施;明确治水的责任和奖惩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百姓,形成了严密的治水体系。 北宋农田水利法规的颁布及其实施,推动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应该看到农田水利法的局限性。
唐代关中农田水利、水利管理及立法研究
作者: 陈雨梅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关中   水利法规   农田水利   水利管理  
描述: onstructio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dynasty.
全文: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农田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存亡。关中是唐朝都城所在地,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更是受到统治者的关注。唐王朝不仅建立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而且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这时期确立的管理体制及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来研究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及立法问题,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管理与立法问题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唐代关中农田水利建设的五大方面,即郑白渠、六门堰、渭南地区水利建设、华阴水利建设、同州水利建设,探讨这些水利在唐代的维修与发展,理清关中水利的脉络。第三部分介绍唐代水利管理机构设置,以《高陵县令刘君遗爱碑》中刘仁师整治泾渠事例为例,探讨水利管理层面的中央及地方水利机构设置及具体职责分工,利用文献资料探讨水利管理权力主体在唐代的变化。第四部分探讨唐代水利法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从唐代的《水部式》、《唐律疏议》、《营缮令》、《沙州敦煌县行用水施行细则》中的水利条文出发,欲窥唐代水利法规的全貌。唐代水利法规对后世影响深远,通过西夏《天盛律令》及李好文的《长安志图》中相关水利法规探讨对唐水利法规的继承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与水相关的几个问题,以泾河上的碾硙为例,探讨水利具体执行过程与水利法规上的冲突;唐代关中水利在唐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唐代关中名胜古迹与水的关系;关中农田水利对生态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绘画构图浅析
作者: 杨玉山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构图   审美   绘画  
描述: creativity.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Han Dynasty, the knowledge class
全文: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极混乱,人生极痛苦,同时又极具艺术氛围,极富有艺术创新的时代。随着大汉帝国的崩毁,知识阶层被逐渐边缘化,在多年的政治厮杀中,士人中的一部分开始对社会政治采取了一种疏离甚至弃绝的态度。他们或是走向抽象思辨的领域中,或是隐遁山林、寄情艺术,总之,这些人以一种卓尔不群的傲骨和智慧,体认或者诠释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他们追寻着生命、人格、情感、心灵等自我的一面,将“人的自觉”的因素渗透到对艺术的理解、阐释和表现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创新历程,并奠定了中国画几千年来的基本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事业中,使得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整体上具有了方向性。顾恺之“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用线结构方式、“笔才一二,像以应焉”的“陆家样”还有如“曹衣出水”的“曹家样”先后成为当时中国画坛的经典样式而受到众星捧月般的追模仿效,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国早期艺术家们(文人士大夫画家与画工)共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中国画构图形式问题进行着探索和表现,先后提出了“置陈布势”、“经营位置”、“悟对通神”、“自然之势”等理论观点并创造出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使我们得以领略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逸标举的绘画风貌,并且大量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遗存也为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本文将以这些绘画作品、画论著作等为研究资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构图形式从理论与作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进一步揭示绘画构图形式所体现出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
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 孙倩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考古文化   遗址类型   气候变化   生态坡   淮河流域  
描述: During the mid to late holocene, the human society experienced the alternation of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dynasty.
全文: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最后分析在全新世中晚期这一时间轴上,生态坡各区域内不同地貌类型的遗址点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最后用生态坡的理论对三类响应作出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气候剧烈波动是生态坡上
唐朝前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探析
作者: 刘珊珊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经济伦理   民为邦本   唐前期   公平   人与自然  
描述: Tang Dynast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period of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was known as the age of feudal society by the historian.
全文: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被史学家称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它上承汉魏下启宋元,有学者称其代表着中国“中世”期的终结和“近世”中国的开始。在唐代近30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以及思想、宗教和艺术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富强的帝国。尤其是前期的“贞观之治”更为后世所乐道。研究唐代的文章、专著屡见不鲜,主要涉及政治、法律、商品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研究,对唐前期更是以政治居多,从伦理学角度研究唐代前期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成果为数甚少,这就为本文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本文对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的考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部分着重于经济思想与伦理思想关系的辨析,弄清二者的关系是研究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的理论基础。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它直接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又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前提。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整个人类文明的大厦是建立在经济活动之上的。然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才能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因此,经济和伦理道德是属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提倡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伦理道德建设则是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和有力保障。唐前期统治者从隋末农民战争中清醒地认识到:不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就难以教化民众,社会秩序就难以稳定;不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农业经济发展就会因社会无序而受阻,因此经济发展与伦理教化必须相辅相成。 第二部分是对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的探析。首先,从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来看,唐统治者承继儒道学说,将其天道论与性善说引入到政治治国的理念之中。其次,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的价值取向是“民为邦本”,这也是农业生产的核心。唐统治集团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爱民、重民、惜民、富民的伦理观念,以求达到其“王道”的政治目标。再次,唐前期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有:富国教民的生产观;“盖均无贫”的经济公平原则;人类生产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伦理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唐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涉及到官员的选任、土地问题的解决、赋税征收、与自然的相处等等,这些措施大都具有特殊的伦理意蕴,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三部分是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唐前期的农业经济伦理思想是在唐朝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恢复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的。当前我国农村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因此,研究唐前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可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传统伦理文化方面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清后期四份嫁妆清单中的服饰研究
作者: 许悦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服饰面料   服饰款式   服饰颜色   清代后期   嫁妆清单  
描述: corded and bound in a standard form. In Qing Dynasty, people had one import and familiar kind of customer that they use the dowry list in marriage.
全文:嫁妆清单是基于嫁妆产生的一种清单,将嫁妆内容进行罗列,并以一定格式所书写装订的独立文件。在婚礼中使用嫁妆清单,是清代婚嫁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分别为:同治帝大婚阜后妆奁清单、同治帝大婚贵妃妆奁清单、同治帝大婚嫔妆奁清单、百福千祥总录四份包含大量包含服饰信息的嫁妆清单。另收入光绪帝大婚皇后妆奁清单及光绪十五年苏州地区一份妆奁清单,作为研究的参考。根据对清代嫁妆信息的各类史料记载的对应,本文收录的六份嫁妆清单涉及内容进行对照,六份清单中涉及纺织品、生活用器、家具、装饰品等均在相关史料中有所体现。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四份嫁妆清单中涉及的服饰,研究方法主要是先将关键词进行整理和分类,然后在针对关键词进行考察对照,关键词主要为服饰颜色、服饰款式、服饰面料,史料的对照主要采用文字史料或实物史料。颜色的对照主要是采用史料中颜色的染色方法、色彩描述的相关记载,款式对照主要结合清代后期各类类书、会典等记载以及民间的小说、游记、诗词等来对照,面料的对照主要结合一些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定义性的描述。在这三类对照中,同时列举一些此类关键词在其他清代史料或者实物资料中的范例。四份嫁妆清单,代表了不同的两个阶层——宫廷和民间,清代服装虽有定制,但是民间尤其是女性的服饰,还依然保留了明代的遗风。作为研究对象来说,本文选取的嫁妆清单数量较少,不足以支持全貌,但是能从四份嫁妆清单中体现出的一些差异,从一些方面反映宫廷和民间的服饰状况。 本文还结合了一些史料对于嫁妆清单的产生和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嫁妆清单的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嫁妆数量庞大。嫁妆的记载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当时政治婚姻非常广泛,陪嫁巨额嫁妆也是很经常发生的行为,所以嫁妆清单的产生时间比较难以推断。但从宋代开始,婚嫁中的奢嫁行为逐渐由巨额聘礼转向巨额嫁妆,且奢婚行为从能承担起巨额花费的家庭转向一种全民的行为,也明确出现记录嫁妆内容的“定贴”。所以嫁妆清单的流行,应该在在宋代或以后,而从清代广泛出现的各类关于嫁妆清单名称“奁目”、“奁簿”的记载,或者保存的实物史料,可以证明在清单,使用嫁妆清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婚嫁习俗。 嫁妆清单无论是其本身,还是其所记载的物品,对于清代的民俗研究,均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