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宁夏银南灌区采用控制排水减少农业氮流失的研究
作者: 王南江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volume   controlled   the   Ning   Xia   irrigating   of   Agricultural   drainage   Nan   region   Yin  
描述: 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外有关农田控制排水减少地表氮污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在宁夏银南灌区永宁县望远镇西位二队建立大田实验场地,主要观测项目有:地下水位的变化、排水沟排水量的变化、地下水中硝氮量的变化、地下水中氨氮量的变化、排水沟中硝氮量的变化、排水沟中氨氮量的变化。研究成果有: ① 银南灌
全文: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外有关农田控制排水减少地表氮污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在宁夏银南灌区永宁县望远镇西位二队建立大田实验场地,主要观测项目有:地下水位的变化、排水沟排水量的变化、地下水中硝氮量的变化、地下水中氨氮量的变化、排水沟中硝氮量的变化、排水沟中氨氮量的变化。研究成果有: ① 银南灌区实行控制排水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取得一定的节水及环境效益。 ② 在相同条件下(即沟长296m、排水面积35亩),实施控制排水的沟能够比非控制排水的沟平均少排34%的农田排水水量。在本实验中沟2、沟3是实施控制排水的两条沟,它们在一个典型的排水周期内的农田排水量分别为264.43m~3和433.39m~3,平均每亩的农田排水量分别为7.57m~3,12.38m~3,总的平均起来在控制排水情况下每亩的农田开排水量为9.98m~3。 ③ 地下水中(不同深度)硝氮浓度在5月、6月两个月的值均比较大,而7月份以后硝氮浓度值基本上保持在比较小的状态上。这种情况与排水沟也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在5、6月份当地农民的施肥量比较多,而6月20号以后基本上不再施肥,所以7月份以后不管是地下水还是排水沟中的硝氮值均比较小的原因。
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研究
作者: 赵晨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物遗存   关中地区   骨器   环境   旧石器时代   家畜   新石器时代  
描述: the faunal remains in this region, it
全文: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史前动物遗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详细阐述了关中地区史前各个时期的的自然环境面貌,进一步揭示自然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与人类文化进程的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旧石器时代不同地质时代蓝田和大荔地区典型遗址动物群的研究和比较,分别归纳出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整个旧石器时代的气候环境演变规律和这一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生活。通过对新石器时代11个典型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分析和研究,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的自然环境变化和期间的气候波动现象一一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新石器时代整体环境面貌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对不同时期农业、家畜饲养、狩猎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动物骨骼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区域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特殊的文化发展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推断,而最终的结论仍然需要对以后不断更新的动物骨骼资料进行收集和研究方可得到的更为充分的证据和补充。
榆中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
作者: 张俊红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综合指数   生态文化   生态经济   生态县  
描述: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Area is a region with benign recycle. It coordination 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全文:生态示范区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区域形态,它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强调传统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强调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社会优势,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它是一个文明、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复合生态系统,也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1996年,我国为了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1999年,又提出开展生态县、生态市和生态省的创建活动,将生态示范区建设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和区域。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国力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1995~2007年,全国已经开展了八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这些试点地区均编制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因此加快了我国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的进程。在生态示范区建实践发展的同时,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这些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分布地域性很强,主要特点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分布较多,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布较少;在国内还缺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验。本文以榆中为例,试图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为今后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榆中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西北干旱区,气侯干燥,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也比较落后。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榆中发展所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综述了生态示范区的概念、分类和研究进展,并客观的分析了生态示范区目前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在概述榆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等基础上,建立榆中生态县评价体系,对榆中生态县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得出榆中生态化水平的程度为一般;利用SWOT分析方法榆中建设生态县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榆中生态县建设的理论依据,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榆中建设思路及建设的重点领域,并从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建设三方面给出了榆中生态县建设的相应对策。
当代人类学视野下的“花儿”及其研究
作者: 马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学   花儿   文化遗产  
描述: , Ningxia provinces. It is a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the most unique regional charm and features with rich contents in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全文:我国民间歌曲中,有一类体裁的歌叫做“山歌”,山歌是人们在山间自由抒唱的一种抒情小歌。“花儿”便是这种抒情小歌,是甘、青、宁三省(区)相毗邻的一大片地区内所流行的山歌,更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和政县科托村的调查,把“花儿”这种民歌看作一种文化系统放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全面展现了1950年以来,“花儿”这一区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变迁、如何与社会结构产生互动的过程,以及与当前的政治、经济、商业、旅游以及全球化的关系的探讨。 全文分六个部分:一“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的贡献”:主要论述了人类学整体观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二“花儿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描述了河州花儿的历史、和政县松鸣岩的历史地理、以及田野点科托村的地理、历史与文化背景和作者进入田野的过程。三“1950年以来的‘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学者视野中的‘花儿'”是对1950年—2008年间“花儿”搜集和“花儿”研究历史的回顾,同时也描述了“花儿学”研究、“花儿”文本与国家政治形势、文化思潮之间如何发生互动的过程,并对以往“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进行了反思。四“当地人心目中的‘花儿'”:主要是对1950年—2008年间一个民间“花儿”歌手的生活史的研究。从生活历程、冲突事件、花儿艺术学校、他的学生、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将人物的事件与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起来,融合历史记忆与自我评价,表现了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联系。五“‘花儿会'的时代变迁”:(一)主要讲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历史起源及神话传说;(二)对1950—2008年间松鸣岩“花儿会”变迁过程的概貌性描述。(三)通过参与观察对2006年松鸣岩“花儿会”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活动进行了深度描述。(四)通过个案访谈讲述政府部门近几年对“花儿”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动向以及文化再生产领域的“花儿”的分析。六主要是对“原生态”概念的反思。 本文强调,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花儿”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也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本文认为,人类学的整体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生态”的理解有重要的启示。“花儿”的存在有着它们的载体,即“花儿”歌手及当地的民众,他们是“花儿”赖以存在的基础,离开源于心灵的声音(唱腔)、表情(传情于眉目)、动作(行为与追求)、大自然(高山、峡谷、草滩、森林)的庇护以及庙会的净化、虔诚寄托和保护、人头攒动的热烈氛围等等主体和客体的组成的文化环境,“花儿”的生存和传承的基础将不复存在;“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系统,它们与“花儿”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即活态的、多元的、群体性、口头表述性,构成了“花儿”这个区域文化的整体。
自主组织理论视角下地域农产品品牌问题研究——以甘肃省永登县“苦水玫瑰”为例
作者: 石晓东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主组织理论   地域农产品品牌   机会主义行为   专业合作组织  
描述: t carrier means,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rel如ng on local brand or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brand to develop the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choices.
全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实现途径,在产业化过程中,依靠地方品牌或地域品牌的优势来发展区域经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选择。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地域农产品品牌的优势已经凸现,对地方经济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在现阶段,既要维护和提升品牌,又要保证参与人利益共享却非易事。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处于散乱发展状态,真正的国内名牌和国际名牌为数极少,而且其面临的市场秩序混乱,原产地农民、参与开发的企业“各自为战”,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困扰着地域农产品品牌的开发与维护。这不仅导致品牌价值没有真正释放出来,而且使得本来极具优势的一些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悄然退出,而更多的优势农产品只是处于知名土特产品的尴尬地位。既要维护和提升地域农产品品牌,又要保证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原产地农民受益,就必须从制度入手,寻找规避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的最优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综述了以往不同的集体行动理论,以比较公共事物治理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苦水玫瑰”发展历程中起落不定的原因分析,借鉴了奥斯特罗姆倡导的自主组织理论,提出新的治理模式的可行性。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专业协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等不同的形式探索发展,不断寻求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可以肯定的是其在规避机会主义方面的制度优越性,随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不断成熟,它将是促进和维护地域农产品品牌的最佳主体。
当代人类学视野下的“花儿”及其研究
作者: 马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学   花儿   文化遗产  
描述: , Ningxia provinces. It is a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as the most unique regional charm and features with rich contents in northwestern region of China.
全文:我国民间歌曲中,有一类体裁的歌叫做“山歌”,山歌是人们在山间自由抒唱的一种抒情小歌。“花儿”便是这种抒情小歌,是甘、青、宁三省(区)相毗邻的一大片地区内所流行的山歌,更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内容最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和政县科托村的调查,把“花儿”这种民歌看作一种文化系统放在文化区域空间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全面展现了1950年以来,“花儿”这一区域文化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变迁、如何与社会结构产生互动的过程,以及与当前的政治、经济、商业、旅游以及全球化的关系的探讨。 全文分六个部分:一“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的贡献”:主要论述了人类学整体观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二“花儿区域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描述了河州花儿的历史、和政县松鸣岩的历史地理、以及田野点科托村的地理、历史与文化背景和作者进入田野的过程。三“1950年以来的‘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学者视野中的‘花儿'”是对1950年—2008年间“花儿”搜集和“花儿”研究历史的回顾,同时也描述了“花儿学”研究、“花儿”文本与国家政治形势、文化思潮之间如何发生互动的过程,并对以往“花儿”研究及“花儿”文本进行了反思。四“当地人心目中的‘花儿'”:主要是对1950年—2008年间一个民间“花儿”歌手的生活史的研究。从生活历程、冲突事件、花儿艺术学校、他的学生、国家级文化遗产传承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将人物的事件与思想观念变化结合起来,融合历史记忆与自我评价,表现了个人与文化群体、个人与社会变迁的联系。五“‘花儿会'的时代变迁”:(一)主要讲述松鸣岩“花儿会”的历史起源及神话传说;(二)对1950—2008年间松鸣岩“花儿会”变迁过程的概貌性描述。(三)通过参与观察对2006年松鸣岩“花儿会”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活动进行了深度描述。(四)通过个案访谈讲述政府部门近几年对“花儿”这种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动向以及文化再生产领域的“花儿”的分析。六主要是对“原生态”概念的反思。 本文强调,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花儿”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也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发生了变迁。本文认为,人类学的整体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生态”的理解有重要的启示。“花儿”的存在有着它们的载体,即“花儿”歌手及当地的民众,他们是“花儿”赖以存在的基础,离开源于心灵的声音(唱腔)、表情(传情于眉目)、动作(行为与追求)、大自然(高山、峡谷、草滩、森林)的庇护以及庙会的净化、虔诚寄托和保护、人头攒动的热烈氛围等等主体和客体的组成的文化环境,“花儿”的生存和传承的基础将不复存在;“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系统,它们与“花儿”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即活态的、多元的、群体性、口头表述性,构成了“花儿”这个区域文化的整体。
西迁背景下的锡伯族戏曲“汗都春”研究
作者: 肖学俊   来源: 中央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迁   锡伯族   多重认同   族群意识  
描述: This thesis is a special study on Handucun, traditional opera of Sibe ethnic community of Chabuchaer, Yili Zhou Autonomous Region of Xinjiang.
全文:本论文是对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群民间戏曲艺术汗都春所进行的专题研究。论文的写作是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本人较为深入的田野工作,对汗都春艺术及相关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采录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从历史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角度,力求对汗都春作出历史的梳理、艺术的分析和文化的解释。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是:锡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概说;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平调与越调艺术特征研究;汗都春与新疆小曲子的对比分析;对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有关锡伯族群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保护建议。 论文所呈现的创造性成果和新的学术见解主要包括:对汗都春的来源及各种称谓作了较为清晰的描述,首次找出汗都春(handucun)一词的源头并对其涵义作出注解:通过实证,明确了汗都春之平调声腔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移居新疆的汉、回艺人传入的曲艺和戏曲艺术,纠正了同时存在的平调“源于东北”之观点;较为详尽地描述了锡伯族群各个社区汗都春(平调和越调)传承的历史与现状,采录到了现有的曲牌和部分剧目,收集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音响和60余部剧本;首次将汗都春与同源剧种新疆小曲子作了全面比较,强调了汗都春作为新疆曲子剧的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分支的基本标志和特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笔者根据所获历史音响及本人所采访的录音,为汗都春90个曲牌中的84个作了重新记谱,自认为是比较客观和准确的;在论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即第五章“汗都春现象的文化解释”中,通过对锡伯族历史上在与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民族、汉族等强势民族以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周边民族的文化碰撞中所持有的多重文化认同,以及西迁新疆后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族群意识和文化自觉的观察和剖析,指出了汗都春现象背后的文化机理所在,即锡伯族群所具有的“兼容并蓄、不失本我”的文化品格。用锡伯族群这一族性特征来解释汗都春现象的产生,应该是本文所努力作出的学术探索并可望从中提出新的见解。
论河州“花儿”及其改编曲的语言特点
作者: 王金山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民歌   河州“花儿”  
描述: Language is that human being transfers information,spreading culture implement,nation and regionality is important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全文: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传播文化的工具,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客观上造成了我国复杂的语言情况。方言是指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区域里说着大同小异的话。民族因素和地理因素对方言的形成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并以口头流传为主要传播形式的音乐体裁。民歌演唱使用的大多是当地的方言,方言语言形式大大影响着民歌音乐旋律的走向和构成,也就形成了符合各个方言区民众的音乐审美的、地域性很强的地方民歌。 河州“花儿”是由生活在甘肃、青海等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使用河州方言演唱的、主要反映人们爱情生活的一种山歌。 河州“花儿”的演唱语言丰富、精炼、淳朴;“花儿”辞令中大量使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人们的爱情生活;特殊的语言习惯和结构特点使“花儿”曲带有独特的具有泥土味道的芳香;各种形式的衬词的使用更是大大增强了“花儿”的感染力……。传统“花儿”曲如此,新时期“花儿”改编曲的语言风格则抓住传统“花儿”语言的这些特色进行夸张的艺术加工,使歌曲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
考古资料所见汉代河洛地区的农业
作者: 江亚冰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业   汉代   河洛地区  
描述: Han Dynasties, this region w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for its special political status.
全文:河洛地区位居中原核心,自古以来是经济、文化中心。两汉时期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倍受关注,自西汉中后期,该地区农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农具广泛应用,粮食产量极高,“富冠海内”,是其农业发展的辉煌时期。从出土的农业考古资料看:自西汉中期起,铁农具及牛耕普遍使用,农耕技术先进,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发展,井灌与渠灌相辅相成,农作物品种丰富多样,形成了具有河洛区域特色的以麦、稻、粟三种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发展模式。大量且分布广泛的储粮明器、粮食加工工具的出土以及丰富的食品种类足以证明当时河洛地区的粮食产量极高,农业经济非常发达。遍及河洛地区的陶制家畜家禽以及圈舍模型的出土给我们展现了汉代该地区饲养业兴旺发展的景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农业经济的发达、繁荣。
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初步研究
作者: 何抚顺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环境考古研究   河套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 o study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between Longshan era and Yangshao era's archeology .Sought in the region of the
全文:本文以包括陕西北部及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约距今7000~4000年)为研究的时空范围,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演变过程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来探讨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依据历年来的考古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建立起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其次依据各典型遗址或样品采集地点地层的对应关系,建立可与考古学文化对比的环境考古地层堆积序列。最后,分析探讨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河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位置恰好在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过渡带上,因此生态系统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敏感。研究全新世以来环境气候的变迁,是我们深刻理解这一区域新石器时代乃至以后的历史时期人类文化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是仰韶时代河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受大暖期黄河中游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大扩张影响。其中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出现与大暖期仰韶文化的北进和后岗一期文化向西北迁徙密切相关;仰韶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发展也与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文化一次次的北进导致的文化交流与影响有关。 三是龙山时代的降温事件,导致河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变化与空间分布格局的改变。陕北地区龙山时代遗址数的激增和河套地区石城聚落的出现均与降温事件造成不同地区人类文化的迁徙、文化的冲突有关。此外,石城带空间分布的变化与气候的变化而导致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的移动密切相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