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陇南山区干旱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灾害风险区划
作者: 肖志强   赵彦锋   吴巧娟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干旱   灾害风险区划   陇南山区  
描述: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标准(GB/T20481-2006),统计分析陇南市8县1区九个气象站1971—2010年年平均各类干旱频率得出:近40年陇南市平均出现干旱的年频率为60.3%,其中,春旱39.3
《农言著实》的农户经营管理思想
作者: 刘吴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户   杨秀元   《农言著实》   经营管理  
描述: 《农言著实》是清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农书。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该书独树一帜,对微观的农户经营管理作了专门的阐述,因此在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书对杆子钐麦得失的分析,对锄谷
十六国时期农业汉化问题研究
作者: 熊帝兵   惠富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化   十六国   农业   民族融合   农本  
描述: 制度,设禁令保证农业生产,开园囿和山林之禁增加农民耕地,有的政权还发给或贷给贫困农民耕牛、种子、农具等,并设农官专门管理农业。同时,诸政权还积极吸取中原农业技术精华,修水利、作区田、尽地力、引种桑柘和普及牛耕。综观这一时期的农业,上承秦汉魏晋,下为北魏统一中原,孝文帝农业改革奠定了思想和物质基础。
试论宋代农业信仰
作者: 陈伟庆   来源: 古今农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农业   信仰   乡村社会  
描述: 在宋代,农业信仰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贯穿在整个农业生产之中,在乡村社会里非常盛行。宋代农业信仰在调节民众心理、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周燕国农业探研
作者: 李爱玲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燕国   西周时期  
描述: 燕地农业历史悠久,自然条件适宜农业生产。西周燕国农具以石制工具和青铜工具为主,特别是青铜工具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便于深耕。其粮食作物种类齐全、产量充足,其发达的农业为燕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厚盾。
试论农业的美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作者: 姚晔   来源: 商场现代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意义   美学特征   农业  
描述: "美"字源于农业农业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农业产品的美,农业劳作的美,农村生活及田园景观的美,总称为农业景观。研究农业美学的意义在于弘扬农业科学精神,进一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容,对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提供重要的启示。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计量分析
作者: 钟守华   来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农业   中国古代   计量  
描述: 根据现有资料,对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行计量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呈现为一个马鞍形。农业Ⅰ部类(耕作农业)和农业Ⅱ部类(非耕作农业)的科技结构关系为(5:5),农具和耕作栽培的科技成果最为发达。
从《补农书》看农业的伦理意义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补农书》   伦理  
描述: 明末清初的农学杰作《补农书》表明,农业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学资源。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农业具有最为基础的价值。它是长远之计,有助于磨练人们的意志,敦风厚俗。特别是稻、麦、桑、蚕之类生产活动,具体展现出广大
从《补农书》看农业的伦理意义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补农书》   伦理  
描述: 明末清初的农学杰作《补农书》表明,农业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学资源。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农业具有最为基础的价值。它是长远之计,有助于磨练人们的意志,敦风厚俗。特别是稻、麦、桑、蚕之类生产活动,具体展现出广大
从《补农书》看农业与环境问题
作者: 周邦君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   江南   《补农书》   环境  
描述: 明末清初的农学杰作《补农书》显示,农业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具体而深刻的联系。农民从事农业活动,要适应和利用天时,并依据一定的地理环境,与自然界形成有效的物能循环。他们修浚沟渠,修筑圩岸,进行水利建设
< 1 2 ... 36 37 38
Rss订阅